胡海麗
高中地理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高中生存在個體差異性、知識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因此高中地理教師應采取分層教學模式,因材施教,提升高中生地理知識的應用能力。結合教學實際,對高中地理分層教學進行了有益探索,以供廣大同仁參考。高中地理分層教學因材施教高中地理教學要基于全體學生實施教學,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生全面發展。當前,隨著高中入學規模的不斷擴大,高中學生學習能力參差不齊。為此,高中地理教師應該結合高中生實際,實施分層教學。近年來,我對高中地理實施分層教學策略進行了探索,收獲良多。在實施分層教學過程中,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狠下功夫,從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學效果。
一、課堂互動分層策略
課堂是高中地理教學的主陣地。如何在課堂互動環節實施分層教學呢?我的經驗做法是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組內展開互幫互助,相互探討,從而推動課堂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對課堂教學目標實施分層。可將高中生分為A(好)、B(中)、C(差)等3個層次。在傳授知識點的時候,結合高中地理新課程的相關標準,對上述3個層次的學生制定出相應的教學目標。對于在教同一內容時根據新課程標準,對不同層次制定出相應目標。對于C層次的學生則要求學生能夠將基礎知識點掌握好,重點是記憶及模仿;對于A層次的學生則重點培養地理知識綜合運用能力,以及逐漸培養他們地理自主學習的能力。
第二,對課堂訓練實施分層。教師在安排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優先考慮C層次的高中生。比如,高中地理教材上有一些比較簡單的讀圖內容,則可以鼓勵這個層次的學生大膽回答。對于A層次的高中生,則可以提出更高的訓練要求,引導他們進行深層次學習。教師在對高中地理知識點進行分析與介紹的時候,應該準確把握好授課節奏,可運用板書、有條件的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讓學生可以輕松愉悅地在課堂上消化高中地理基礎知識。對于那些拓寬與延伸的知識點,教師則應該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層教學,從而促進不同層次學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那么,該如何實施教學呢?我的分層教學經驗是:對于A層次的高中生應該要求其達到“掌握”與“理解”的程度,對于B層次的學生則要求其掌握主要的讀圖與識圖的能力,而對于C層次的學生則要求其學會或知道如何讀圖與識圖。另外,在讀圖課堂訓練中,我的分層策略是:對于C層次的高中生則要求其以“找”圖為主,換句話說是要求其學會讀懂每一幅地理圖中一些最基本的知識點。比如,“在我國1月平均氣溫圖中找出0℃等溫線穿過的地區”等。對于B層次的高中生則以“析”為主,要求學生在讀地理圖的過程中學會分析、去解釋說明這些地理現象所產生的根本原因。比如,“在我國為何東南降水多、而西北降水少?”“為何在冬季我國南方與北方的溫差比較大呢?”等等。對于A層次的高中生則以“探”圖為主,引導學生從讀圖過程中去延伸知識點或拓寬知識點,不斷探索及發現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各類地理現象,并要求其深刻分析、不斷總結與提高。
二、教學反饋分層策略
練習與作業是高中課堂教學不可少的環節,也是教學反饋的一種主要形式。按照分層次教學相關要求,我對高中地理這門課程的練習根據A、B、C等3個層次設計出來難度為高(綜合題)、中(提高題)、低(基礎題)等3個層次。對于C層次的學生,只要學生能夠根據相關教學內容,將基礎知識記住,會做基礎題目。對于B層次的學生,則讓其聯系提高題,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并能夠將大部分的基礎知識運用在具體實踐中,從而提高自己的應用技能及學習水平。對于A層次的學生,則要求學會做些綜合題,培養其創新思維及綜合應用能力。比如,在傳授工業區位因素及工業地域聯系這個知識點時,我就在課堂上向學生提供了一個化肥廠的招投標相關材料,將學生分層若干組,分別代表不同的鄉鎮代表來進行投標,并要求其提出自己所承辦這個項目之獨特優勢,同時明確自身的缺點,客觀地指出對方之不足的地方。在這節課堂上,學生參與度很高,都分別討論了各自鄉鎮的地理位置、交通情況、人力資源等多種優勢,切實提高了自己的知識運用能力。
三、課外輔導分層策略
高中地理課外輔導,其實是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一種延續。但是在課外輔導中不能額外地增加題量,讓學生搞題海戰術,應該按照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比如,對于C層次的學生,應該指導其學會找出自身的學習障礙,然后引導其不斷充電,彌補不足及漏洞。尤其在新知識點的學習方面,更要督促其加強學習。對于A層次的學生,則要重點培養其自學能力,輔導其閱讀與課本相關的、有益的課外書籍,從而拓展其地理知識視野,不斷提升地理綜合應用水平。
四、測評分層策略
高中地理教師應對各個層次的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各種表現、所獲得的成績以及所反映出來的學習態度與學習方法等多個方面,給予客觀而準確的評價,從而幫助他們可以有效地調控好自身的學習過程,讓他們獲得更大的成就感與學習自信心。與此同時,高中地理教師應該注意適當評價量化過程的正面激勵功能。高中地理教師要按照評價結果跟學生加強溝通與交流,肯定學生的成績并幫助學生總結與提高。
總之,將分層教學運用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可以解決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差異性,在因材施教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張揚個性,鼓勵其不斷創新,從而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微,高超.分層教學在地理教學中的探索和思考[J]. 課程教育研究,2013,(07).
[2]陳明生.實施分層教學落實因材施教——中職地理分層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科技信息,2012,(17) .
[3]蘇少敏,江金如,鄭群娣,李麗誠.農村高中地理課程分層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時代教育,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