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之
威信是一種主客觀統一的,為別人所信服的力量。校長的威信高低直接關系到學校各項工作能否取得顯著成效。校長的威信不能只建立在職位和資歷上,而要建立在才能、品德、學識上。一個沒有權力和欲望、只有事業追求的校長,它的威信才能形成,而且他的影響的“效力”才能充分發揮。校長的威信越高,與師生的心理距離就越短,自身的影響力、號召力也越強,從而就能夠有效地調動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他們能更加自覺地、努力地工作、學習。在學校,人們常常把校長的成信視為“無言的號召,無聲的命令”,因此一個有威信的校長才能帶出一個好的行政班子,才能帶出一群好教師,更能培養出一批好學生。
威信要有才
樂學善思的人,才能成為教育學者,才能成為教育專家。當今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腳步不斷促使“校長”這個身份實現高度的專業化。要逐步實現學者辦學、專家辦學的目標,校長博學就成了一個基本要求。相應地,要落實博學就得潛心,每天要有學習時間的保證。錢鐘書說:“名利地位都不要去追逐,年輕人需要的是充實思想。”作為校長,應追求寧靜淡泊,但不可無才。成功不是偶然的,只有厚積才能薄發。校長應該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花在自身的學習提高上,成為一個學習型和學者型的教育工作管理者。
書是最好的老師。讀書,是造就專家教師的必由之路,更是校長成長的必由之路。校長應該把讀書、思考、寫作當成生命中高雅的生活方式。同時,校長還應以謙虛的態度,多和身邊的人交流,真心地和每個人交朋友,向身邊一切可以學習的人學習,讓他們幫助自己改正缺點,讓自己擁有廣博的知識。
追求淡泊,但不是沒有理想、少有追求,而是“明志”和“致遠”,是積極進取,是一種豁達和坦然。
一個有威信的校長需要學習用于管理的內層知識,包括管理學、教育學、心理學等。這些領域的知識能有效提高團隊的工作績效,是學校直接的需要。除此之外,由于學校日常管理中還會涉及部分經濟問題和法律問題,因此,哲學、倫理學、法律學等外圍知識也必不可少。
威信要有德
古語云:智,謀之本也;德,廉之據也。德是做人之本,為政之本,德高才能望重,厚德才能載物。許多調查表明,教職工對校長最不能容忍的問題之一,就是校長的品行不端。品行不端就名不正,名不正則威不立,威不立則令不止。一個有威信的校長就要做到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做到以辦好學校為己任,任勞任怨、謙虛勤勉、公正無私、襟懷坦蕩、以德服人。
在學校管理中,校長應光明磊落,襟懷坦蕩。對上級敢于講真話,有喜報喜,有憂報憂,客觀反映情況,做到表里如一;在對待他人的態度上,要一視同仁,不存壞心眼;對自己工作的失誤敢于承擔責任。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一名有威信的校長就要忠誠于事業,忠誠于崗位,以教育事業為己任,以學校利益為重,努力克服個人主義和小團體主義。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就要求校長做到勤政廉潔,克己奉公,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句真誠的問候、一項親民的措施,就像一把火,溫暖了全體教職工的心,更點燃了他們工作的熱情,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團結進取爭上游,你追我趕比貢獻”蔚成風氣。
威信要有法
首先,校長工作要依靠法律。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為我國治國的基本方略,已被莊嚴地寫進了我國的憲法。民主法制是現代社會的重要特征,而教育法制則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校長要積極推動學校的依法治校工作,依法執教。
依法治國、依法治教的全面推進,對教師的法律素質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為此,校長要認真學習教育法制的基本知識,不斷增強教育法制觀念,切實提高依法執教的能力和對學生的法制教育水平,積極推進學校的依法治校工作。此外,教師也要認真學習國家有關教育的法律法規,學習國家頒布的課程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教學標準。要通過學習,不斷增強教育法制觀念,進一步明確學校、教師、學生的權利和義務,從而依法保護自身權益和自覺履行義務,不斷增強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的意識和能力,提高教育教學工作水平。
其次,校長工作要有方法。這里主要是講校長要有以人為本的服務意識。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就曾多次指出,一名卓越的校長必須跟自己的教師保持良好的合作。作為學校的管理者,校長要發自內心、設身處地地為老師考慮,站在老師的角度上想問題。同時,也要積極為老師的學習、進修、培訓提供盡可能的便利,以滿足老師們精神上的需要。僅有感情上的投資只是第一步,還需要從物質上,盡可能改善老師正常教學的軟硬件環境,需要在管理措施上下大力氣投資,讓老師有安全感。為此,有威信的校長就要時時處處為老師著想,為學生著想。
學校的中心工作是圍繞人來進行的。有威信的校長要創造適應人性的學校氛圍,尊重和理解是管理的先決條件和關鍵。有威信的校長更會注意教師情感上的細微變化,實施恰當的感情誘導,精心培植教師情感,積極滿足情感需求,努力增強學校親和力。學校每一項制度的制定都做到由下而上充分考慮老師們的意見,尊重每一名教職工,讓每一名教師都有自豪感和幸福感,從而熱愛集體、熱愛這個團隊,真正地樹立起主人翁意識。這樣校長在教師中的威信是不容置疑的。
總之,校長的形象是教育的脊梁,校長的職業是責任的擔當,校長的工作是奉獻的播種,校長的精神是開拓的創新。校長要少用權力,多用威信力,這樣管理起學校來往往能事半功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為一名校長,我相信只要不懈努力,那么威信就將隨你我而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