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
扁鵲之名,冠絕天下;倉公剛正,緹縈救父。歷代以來,扁鵲、淳于意之后,山東名醫輩出。千百年來,他們以各自的方式,對中醫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扁鵲的濟南足跡:長于長清,葬于鵲山
不僅在山東,在中國歷史上,扁鵲應該算是第一個神醫。
我們今天所說的扁鵲,其實不是扁鵲。扁鵲是姬姓,秦氏,名越人。因為扁鵲的家鄉就在古盧國,也就是現在的長清區境內,所以,扁鵲又稱盧醫。由于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中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
扁鵲會變通。在邯鄲聽說當地尊重婦女,便做了帶下醫(婦科醫生)。在洛陽,因為那里很尊重老人,他就做了專治老年病的醫生。秦國人最愛兒童,他又在那里做了兒科大夫,不論在哪里,都是聲名大振。秦太醫李醯術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殺之。
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相傳中醫典籍《難經》為扁鵲所著。“望聞問切”四診法由扁鵲發明,當時稱為“望色、聽聲、寫影及切脈”。“四診法”(望、聞、問、切)是中醫診病的基本方法。
扁鵲流傳最廣的故事是“扁鵲見蔡桓公”。一個關于疾病與預防的故事,凸顯了扁鵲卓越的洞察力。
扁鵲在濟南留下了諸多痕跡與傳說。
鵲山是濟南“齊煙九點”之一,因元代趙孟頫所繪《鵲華秋色圖》而名聞天下。鵲山之名,來自扁鵲。據說,扁鵲曾在山上煉制丹藥,死后就葬在了此山腳下,因此山以人顯,遂改為了鵲山。至今,鵲山仍是濟南的地標性建筑,每行至此,人們往往能憶起扁鵲的諸多事跡。
扁鵲葬于鵲山的傳說事過兩千多年,口耳相傳。既然傳說他是長清人,家鄉人自然就希望能葉落歸根,魂歸故里。墓旁有1995年立的“扁鵲墓”石碑。墓為一土丘,封土有一米多高,上面被松軟的黃土覆蓋著,墓底座用水泥砌了一圈加以保護。墓前有扁鵲塑像。
慈眉善目的扁鵲腰間掛著一個藥葫蘆,一手拄拐一手背在身后,腳步輕盈地走著,顯得氣定神閑。石像的基座有一米高,前面是小篆體寫的“神醫扁鵲”四個字,后面則陰刻著扁鵲診治病人和炮制草藥時的場景。
從淳于意到黃元御,齊魯名醫的世家傳承
扁鵲廣收弟子,弟子各有專長:子陽長于制作石針,子同長于制作藥物,子豹善于熨帖技術,子明學針灸,子游學按摩,子儀學養神怡氣,子越學接骨推拿。這些弟子后來皆成名醫,從各個方面發展了傳統醫學。
扁鵲死后105年,山東又出現了一位神醫。
淳于意,西漢初臨淄人。淳于意號“倉公”,因得到扁鵲真傳而幾乎與扁鵲齊名。他在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拜師同鄉陽慶,得“黃帝、扁鵲之脈書,五色診病,知人生死,決嫌疑,定可治,及藥論書,甚精”。陽慶傳給倉公的醫術,具體說包括“脈書上下經、五色診、奇咳術、揆度陰陽外變、藥論、石神、接陰陽禁書”等。那時陽慶70多歲,系戰國晚期出生,當為扁鵲再傳弟子或扁鵲弟子之再傳弟子。《史記》記載了淳于意的25例醫案,稱為“診籍”,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病史記錄。
現在,淳于意最廣為人知的故事是——緹縈救父。有一次,淳于意得罪了齊王府的丞相,于是禍從天降,被安上貪污瀆職的罪名,予以逮捕,解往長安接受審判。其女緹縈上書文帝,愿以身代,得免。
司馬遷在《史記》中,將淳于意和扁鵲合寫,作《扁鵲倉公列傳》,可見此人地位之高。
司馬遷對二人評價道,“扁鵲以其伎見殃,倉公乃匿跡自隱而當刑”。緹縈上書皇帝,父親才得免罪。所以老子說“美好的東西都是不吉祥之物”,哪里說的是扁鵲?“若倉公者,可謂近之矣”。扁鵲和淳于意,代表了古代醫者品德的兩種至高境界,被后世奉為楷模。
二人之后,山東歷代名醫輩出。遍看歷代,較有影響的醫學家有以下幾位:
“脈象”研究應該起源于山東,是齊魯文化的精髓之一。扁鵲是歷史上有記載的研究脈診的第一人,第一部有關脈象書《脈經》的作者王叔和是山東鄒縣一帶人。王叔和曾任曹操隨軍醫生,《脈經》之外,還整理《傷寒論》。
近日,山東剛剛成立的脈象學會又是全國首家……足見自古以來,山東都引領脈象學之風潮。
宋代,兒科專家錢乙、最早注釋《傷寒論》的成無己皆對醫學貢獻極大。
清代,昌邑人黃元御,尊經派的代表人物,他繼承和發展醫學理論,對后世醫家影響深遠,被譽為“一代宗師”。諸城人臧應詹,精通岐黃之術,被譽為“華佗再世,思邈復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