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影
試論如何加強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工作
●宋影
為進一步規范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提高內部控制管理水平,財政部制定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已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文章對如何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等法律法規,規范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做好廉政風險防控進行了分析探討,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行政事業單位 內部控制規范 廉政風險防控機制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深化改革,近年來活躍在我國各條戰線上的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以及各項經濟活動的合法合規性,在一定程度上都得到了較大的提升,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一些行政事業單位還存在著實際執行不到位、管理制度設計不合理等問題。筆者長期在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從事財務管理工作,在本文中擬對全面落實財政部頒發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條例,如何進一步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進行探討,旨在拋磚引玉。
1.行政經費支出比較混亂,欠缺有效的財務控制。近年來,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雖然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一些單位,還存在著行政經費支出混亂的問題。比如,在會議費、辦公費、水電費以及招待費支出等方面,難以實行有效的管理。一些單位甚至連經費支出制度都沒有建立,還是白紙一張,全憑一把手的臨時好惡決定。大部分單位都是一把手簽字后即可以報銷。財務人員只能是照辦,這樣就給一些不法分子留下了可趁之機。
2.固定資產無法得到有效的控制,管理人員職責不明確。政府集中采購制度實施以來,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購置中的腐敗現象,但是一些單位在購入固定資產之后使用、保管、維護以及跟蹤管理等方面還存在著很大的漏洞。購進后,到底應該由哪一個部門具體負責保管,哪一位員工負責登記、出借、檢查、監督,等等,都沒有具體的規定,實行起來自然就會出現“用時都搶著用,管時都躲得快,壞時都推卸責任”的狀況。一些單位連起碼的財產檢查、盤點制度都沒有,缺少必須的固定資產明細賬目和實物卡片以及出借、歸還手續,極易導致國有資產流失。
3.領導重視不夠,財務管理弱化,無法有效地執行內部控制制度。許多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理念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的管理模式上,認為只要記好賬、算好賬、報好賬就可以了,與當今瞬息萬變的知識經濟時代的財務理念完全脫節。單位的領導也沒有認識到讓財務管理人員積極參與單位重要事務的決策,有效管控各項工作的實施過程與結果的重要性,也不鼓勵財務人員嚴格按照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從而造成一些單位或部門缺乏有效的財務管理與監督,票據管理漏洞百出,收入不及時入賬,虛構業務,挪用公款,私設“小金庫”,白條滿天飛等不該發生的問題,一些單位還發生了違規處置國有固定資產,出借銀行賬戶等重大失誤。
4.一人多崗,兼職嚴重,財務人員崗位設置不合理。由于種種原因,有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部門混崗嚴重,有的財務人員既是會計又是出納,既是采購又是保管,不相容的崗位兼職嚴重,一人多崗現象比比皆是。經濟決策人員與具體承辦人員沒有很好地分離,極易導致管理漏洞。例如一些單位財務人員利用虛假發票或掩蓋不合規支出,或套取資金,有的甚至挪用公款買彩票或炒股,發生重大問題后才被發現。
5.預算管理薄弱,管理制度不合理。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對預算管理不夠重視,管理制度也不合理。缺乏必要的科學性、計劃性。無法對具體實施的項目逐一進行核定,預算編制相當簡陋、粗糙。一般都是對上年的收支、財政情況與自己單位的業務范圍簡單做一平衡、核定后就上報為新的預算方案。難以有效地控制資金的使用,使預算的約束力受到嚴重削弱。
為了更好地解決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中存在的問題,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各項工作進一步健康發展,財政部指出,必須通過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才能堵塞漏洞,消除隱患,從而切實“防患于未然”,預防行政事業單位重大經濟活動風險的發生。筆者認為,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強化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規范工作。
1.各行政事業單位特別是單位的領導班子必須對這項工作給予高度的重視。“打鐵必須本身硬”,單位領導干部一方面要從我做起,增強風險管控意識,帶頭執行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符合規定的事堅決不做,違規違紀的行為堅決制止,“不越雷池一步”,為單位全體員工做好執行內部控制制度的典范;另一方面,一把手要主動將財務審批工作交給其他分管領導去處理,從而使自己能夠從繁忙的具體事務性工作中騰出時間與精力來抓好單位的宏觀發展與戰略調控,以全新的發展思維促進和規范單位的內部控制。另外,根據財政部的相關建議,各行政事業單位還可以按照自己單位的具體情況設置合適的內部控制職能部門與崗位,對單位日常工作與內部控制進行組織協調。
2.嚴格執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條例,建立健全本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對所有支出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全面杜絕行政經費支出“跑冒滴漏”的現象。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關鍵崗位由以下部分構成:資金管理、印章管理、票據管理、預決算編制、績效評價、物資管理、固定資產管理、債務管理、經濟合同管理、建設項目管理、內部監督等。單位領導班子要對這些崗位分工負責,明確每一崗位的責權利,保證其互不兼容相互分離,從而避免重大事故的發生。一是要對財務管理人員設崗放權,給他們參與單位重大事項決策、跟蹤、管控的權利,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讓他們在實施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控制度中發揮應有的作用,為單位健康發展出力獻策。二是要重點解決財務人員“一人多崗”、職責不明的問題,做到有效監督、定期或不定期檢查,避免因崗位設置不合理而導致財務風險的發生。三是要提高財務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要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的多種方式,切實提高財務人員的財務、預算、計劃、管理、計算機、法律等方面的水平,使其能夠對領導的決策提出有效的建議。
3.重點治理“小金庫”、白條報銷現象,有效地遏制腐敗。要將打擊發票違法犯罪和治理“小金庫”提高到廉政建設的高度來認識,只有切實治理“小金庫”,杜絕白條報銷現象,才能防止國家財政收入與國有資產流失。各單位要將預算、收支、資產管理、經濟合同、內外部監督、基本建設等各項工作,都納入統一的管控體制中,一方面確保財政的使用安全,另一方面便于單位內部各部門之間能夠形成有效的聯動機制,充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資金,為防止腐敗提供制度性保障。
4.專人負責,加強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要從固定資產的購入、登記、保管、出借、使用、維修、檢查、報廢等各個環節做起,建立健全固定資產明細賬目和實物卡片以及出借、歸還手續,設立專人負責保管、檢查制度,明確職責,有獎有罰。同時,對調離本單位的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及時清點其使用單位固定資產情況,不可“人走物無”。涉及金額巨大的固定資產,要及時上報單位領導,提出解決方案,盡可能避免國有資產流失。另外,各單位要建立領導班子集體研究、專家論證與技術咨詢有機結合的重大項目決策機制,對單位重大項目決策(包括:大額資金使用、大型設備購置、基本建設項目投資等),都要由單位領導班子與財務主管人員共同參與研究后決定。在有條件的單位應該采取內部控制關鍵崗位業務人員以及部門負責人定期輪崗制度;不具備這一條件的單位也應該利用專項審計、部門互審等方式,進行必要的監督、檢查。
5.強化管理,做好單位的預算工作?!耙荒曛嬆鐦涔取?。單位領導要高度重視預算管理工作,每到年頭歲尾,要及時組織精干力量對上一年度的收支、財政情況進行認真研究和科學分析,對下一年度將要開展、具體實施的項目逐一進行核定,盡可能使預算編制具有科學性、計劃性、可行性,從而有效地控制資金的使用,使預算進一步落到實處。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的財力是不斷增加了,但決不能大手大腳糟蹋浪費!要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堅決反對講排場比闊氣,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各級領導干部要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想想困難群眾,多想想貧困地區,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少做些錦上添花、花上壘花的虛偽。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決不能發生舊社會那種‘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現象?!?/p>
總書記的講話為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內部控制規范工作,提高內部管控水平指明了方向。我們只有嚴格按照財政部頒發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條例,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等法律法規,遵循全面性原則、重要性原則、制衡性原則、適應性原則,切實保證單位經濟活動合規合法、資產安全與使用有效。財務信息真實完整,才能有效地防范舞弊和預防腐敗,切實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公共服務的水平與效率。
[1] 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的講話(2013.1.22)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重要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6
[2] 汪盛玉.“人民本位”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內容.銅陵學院學報,2004(6)
(作者單位:安徽省阜南縣國庫支付中心 安徽阜南 236300)
(責編:若佳)
F235
A
1004-4914(2014)03-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