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芝芳
如何防范和降低企業經營發展中的法律風險
●馬芝芳
企業經營的法律風險無處不在,要保證企業的有序高效運營必須建立完備的風險控制體系,就必須建立良性有效的保障體制。文章探討了企業經營發展中的法律風險,指出健全的法律防控制度是企業有序運營和發展的保障。
企業 經營發展 法律風險
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而利潤的獲取,必然伴隨著風險,海爾集團董事長張瑞敏在辦公室懸就掛著這樣一幅字:“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由此可見企業的存續是與企業所面臨的危機或存在的風險直接相關的。市場經濟在體制上的發展和完善,讓企業的經濟行為在法律的規范和約束下健康運行,經濟活動形式的復雜化發展趨勢,加速了市場競爭的日趨尖銳化,企業生存所面臨的市場環境也隨之發生著變化,因此與企業發展相對應的法律風險也就越來突出。
企業法律風險存在于企業生產經營每個環節和各個業務活動中,從法律風險的發生來源上看,企業法律風險有內外之分。企業的外部法律風險是指企業所處的環境,如社會的、法律的以及國家政策方面等不可控制的因素引發的風險,具體表現為立法的不健全,執法的不透明、公正,合同相對人的失信、違約、欺詐等,這些都是企業只能被動接受而不能杜絕的法律風險。企業的內部法律風險是指從經營中的決策確定以及執行中的內部管控或經營行為等因素在運作過程中帶來的法律風險,突出表現在企業管理人員的法律意識淡薄和法律風險防范機制設置的是否完備上,而在經營決策運作過程中對法律因素的重視程度和工作流程的嚴謹程度可以直接導致經營的違反法律行為。
因此,企業法律風險防范中問題存在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在于企業的全面風險管理模式。企業的法律風險是可以預測和評估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企業自身是能夠掌握或控制部分法律風險的發生,如何防范風險是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一個重點。
1.在合同管理上的法律風險。現在的企業無論是從人的管理上還是在生產經營中都離不開合同的存在,在合同的訂立、生效、履行以及變更和轉讓、終止整個過程中,合同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利益損害或損失隨時會發生,市場經濟的契約形式決定了合同雙方中的任意一方無論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因素只要最終導致了合同發生變化,并且這種變化涉及到一方當事人的利益時,就會產生一定的風險。所以,合同是實現合同當事人利益的手段或工具,具有顯著的動態性,全過程地參與和跟蹤是企業法務工作者防范合同法律風險發生的重中之重。
2.在知識產權上的法律風險。現代企業的經營發展都離不開精細的管理模式和先進的技術知識或成果,這些無形的資產都有其明顯的特征和特性,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具備專一性和獨到性,所以就企業而言將其歸納起來就是自有的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具備創造力,是一種特殊財產,現有的法律已經給予了特別規定。從目前狀況看,國內多數企業的管理者沒有意識到或沒有投入關注知識產權的全面保護,近幾年國際上關于知識產權的糾紛已經發生,因此知識產權的法律風險將會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凸顯。
3.關于人力資源管理的法律風險。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主要體現在員工的招聘、錄用、簽訂勞動合同以及員工的待遇、離職等一系列管理流程中,各個環節會受到有相關的勞動法律法規的約束,企業一旦發生違背相關法律的行為都有可能給企業造成勞資上的糾紛,如果問題處置不慎還會引發相應的社會矛盾,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不良影響。
1.人,是企業的根基和心臟,是企業管理中的重心和中心。企業的生產經營工作是由每一個人來完成的,每個人在一定的職責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責任,所以每個人或每項工作在實施過程中都會遇到類型不一的法律風險。現代化的企業每一個工作環節都是密切相連的,因此防范法律風險的發生是每位員工的責任。強化企業各級員工職務行為的法律風險預控意識是第一要務,特別是作為企業員工核心構成的決策層和管理層。因此要注重企業法律風險分心防控體系建設,嚴格工作流程,努力降低或避免因某個管理體系枝節上的缺陷是法務工作的必須,任何一個人或一個環節的問題都可能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財產損失。
2.健全的法律防控制度是企業有序運營和發展的保障。企業經營的法律風險無處不在,要保證企業的有序高效運營必須建立完備的風險控制體系,就必須建立良性有效的保障機制,定期梳理或指定專人負責從工作流程的全過程運作中去發現并修正管理體系的缺陷。比如,在企業經營決策前對項目的的法律風險評估,可以有效地減少其盲目性;對企業制度、合同的合法性、合規性合程序的審核與控制,可以從源頭上杜絕或減少漏洞的出現;對法律糾紛的及時、合理的處置和解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或追回企業的損失等。在企業管理流程的科學、有效的設計和執行中,應該把風險控制作為內部管控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只有形成一個閉環控制的良性運轉機制,才能保證企業的健康優質運行。
3.完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體系。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法律風險,關鍵是體現在人的素質差異和管理制度的風險監控方面,突出表現在外來務工人員的行為上。作為企業的內部員工,企業制度的約束性和法定性相對突出,外來務工人員因受其工作特定性的影響,在用人的標準無論是技術的還是整體的素質上與企業的員工不同,企業制度的嚴肅性有所淡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無法實現管理素質優化而保障企業的良性運營,在一定的范圍內導致了人力資源管理體系與法務控制的銜接不緊密產生的。所以建立良性的企業用人機制,在企業內部完善員工的晉升、評價、考核機制,完善輔助崗位的考核、評價、激勵機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避免人事上的法律風險的發生。
4.建立與完善企業知識產權的管理機制。知識產權在企業的經營發展中的作用已經日益凸顯,在經營中具備特色的先進的管理模式和對現有生產設備或技術的改良和創新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的法寶。因此,建立完備知識產權管理制度體系(包括自身的資源和同行業的他人資源庫),既可以最大限度地禁止企業自身的知識產權系統信息不被非法披露、使用、轉讓,同時還可以規避本企業對他人知識產權的侵犯,減少因此而引發的經濟糾紛。
5.合理優化地處理法律糾紛。企業作為經濟組織,其經營行為的本質表現就是謀利行為,在形式上是特定的法律行為,因此也都會帶來相對應的法律后果。企業對其潛在的法律風險可以從其可能會對企業產生的影響進行風險的評估,制定風險防范預案,以及時化解或合理控制將要發生的風險。對于已經產生的法律糾紛,企業可以從解決狀況和解決的方法是否有誤來進行逆向的評估,而最終由其法律風險或后果來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減少給企業造成的損失。
總之,現代的市場經濟是法治約束下的經濟,市場經濟的健康良性發展離不開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激烈的市場競爭給企業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增大了風險的產生。但是法律風險并不可怕,只要在企業的運營中管理者遵循其運行規則,就可以有效地預防和控制風險的發生。因此,建立和健全企業法律風險防范體系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企業發展壯大和可持續發展之基礎保證;而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備也必將推動企業依法決策、依法經營和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提高,進而對構建和諧社會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1] 馮耀華.論法律風險防范體系的建立.東方企業文化,2007(7)
[2] 李鵬越,張敬亞,王春寶.淺議如何構建企業法律風險防范體制.法制與社會,2007(1)
(作者單位:三門峽華陽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河南三門峽 472143)
(責編:若佳)
F270.7,D 923.6
A
1004-4914(2014)03-2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