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英 周平
近年來,各地職業院校實訓中心(或實訓基地)的硬件條件建設力度較大,為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加強硬件實訓條件建設的同時,如何在軟條件上加強實訓中心建設,更好地服務于人才培養。以機械類實訓中心為載體,總結與探討多年來實訓中心規范化管理內涵建設方面的內容。
實訓中心規范化管理實訓教學技能一、規范化管理意義
使廣大教職工在思想上,重視實訓中心各項資源的管理與使用,使教職工成為規范化管理的先行者,引導學生培養與練就職業基本素質。
使廣大學生在實訓中心學習過程中,接受與企業相似的職業素養教育與訓練,為就業打下基礎,提升自身的社會能力與方法能力。
通過合理使用與配置資源、集約化管理,使學校資產保值,甚至增值,能耗最小化。
打造實訓中心職場環境,樹立實訓中心良好的校內外形象,促進校企、校際之間的交流。
探索實訓教學過程中的實訓中心文化建設內涵與機制,把實訓中心文化建設作為一項展示職業教育的內容。
二、實訓中心現有的基礎及管理模式內涵
從實訓中心隸屬形式分類,目前各校實訓中心有隸屬于學校直接管理、隸屬于各教學單位管理兩種形式。本文探討實訓中心隸屬于教學單位管理的形式,把實訓中心下設的實訓室分類,第一類是實驗實訓型實訓室(或區),第二類是技能熟練型實訓室(或區),第三類是第一、第二類實訓室公共配套部分(如下料室、砂輪房、庫房、空壓機房等)。根據實訓室分類及實訓室的使用特點,配套相關的管理及使用隊伍,內容如下:
對實驗實訓型實訓室(如氣液控制實訓室、數控機床電氣控制實訓室、模具拆裝實訓室),該類實訓室實驗實訓工作量較少。以專職實驗實訓管理人員為主,以專任教師兼職管理為輔。專職實驗實訓管理人員負責實訓室日常使用、維護及管理,同時配備勤工儉學生參與管理。兼職的專任教師負責某一實訓室專業儀器設備管理及該實訓室服務專業的課程建設等工作。
對技能熟練型實訓室(如車床實訓室、銑床實訓室、鉗工實訓室),該類實訓室實訓教學工作量較大,一般是定人、定設備管理與使用設備,以專任的實訓指導教師管理為主。該教師除負責該室的技能實訓教學之外,還負責該實訓室及儀器設備的日常教學管理。
對實訓室公共配套部分,采取校外兼職與專職管理結合管理模式。如空壓機房,主要配套數控車、加工中心實訓室使用,則可指定任一實訓室的實訓指導教師兼職管理空壓機房。下料室可由聘任的校外專業人員專職,業務歸口實訓中心管理。
在三類實訓室及配套的管理隊伍基礎上,形成實訓中心運行的管理規章制度。除學校規定之外,還配套了結合專業特點的相關規定及管理辦法。
三、實訓中心運行過程中需要規范的問題
從秩序及安全角度看,實訓中心在運行過程中需要著重規范如下相關問題:
1.配套儀器設備的物品或小型儀器設備擺放雜亂,主要表現在有用的、沒用的物品放置無序,沒有統一的位置標準或層次標準,可視化性不好。
2.場地衛生狀況有待改善,主要表現在地面的雜物多與灰塵多、設備上的灰塵多及污跡多、設備或場地困難部位(如帶欄桿的玻璃窗、設備下面及邊緣、設備頂端、設備頂部、工具柜里面等)衛生更差。
3.節約管理意識不強,主要表現在實訓原材料二次利用率不高、設備及工器具缺少必要的保養、部分低值耐用品使用過度、部分人員崗位工作紀律性不強、部分設備閑置時間較長、水電氣不使用時常開狀態時常發生。
4.安全意識有待提高,師生的安全有時自我教育與教育他人程度不夠(如著裝、設備操作規程、影響人身安全的重要部位等)、物的安全自我教育與教育他人程度與企業要求要差距(如產品的質量安全及產品本身屬性對人身的安全、設備及工器具的安全、公共設施的安全等)、環境安全意識基本為零(如設備本身特點對人身安全和健康帶來危害的、產品附屬物〈塵、音及污物〉對人造成的危害)。
上述這些問題是實訓中心運行過程中天天存在問題,主要原因是自我管理沒有跟上,客觀原因是實訓條件系統化建設過程中有相關環節障礙。
四、規范化管理的主要思路
組織架構與責任上:由部門負責人、實訓中心具體負責人等,組織成立實訓中心組織管理機構,量化責任分工與明確標準。實訓中心各實訓室的建業建設工作歸口各專業室;實訓室的使用管理由該實訓室的直接使用者、責任人和管理者負責;實訓中心各實訓室專業層面的宏觀規劃、設計及管理歸口實訓中心的隸屬部門,對學校負責。
制度上:形成一套保障實訓中心日常運行、管理的系統規定,做到行動有規范、建設有效果??傮w原則是各結合專業特點,細化學校規定、補充空白。
建設三支管理階段:專職實驗實訓管理人員與兼任的專業教師相結合管理隊伍;專任實訓指導教師定區域的管理隊伍;勤工助學學生、課外活動小組輔助管理的隊伍。
獎懲機制上:結合部門實際情況,除了給管理者一定的教學工作量之外,還把實訓中心規范化管理內容納入教職工年度考核標準,進行適當鼓勵。
五、實訓中心規范化管理具體實施方案
1.劃分區域,落實責任
做到有實訓室的地方及圍繞實訓室配套的輔助部分有責任人,有制度,有管理。
2.制度建設部分,分為兩級體系
一級體系為面向實訓中心整體公共制度規范部分,從宏觀上規定教師、學生在實訓室活動前、活動中及活動后的行為規范,主要規范包括:實訓守則、實訓室(或區)日常行為規范、實訓指導教師崗位職責、實訓中心實訓管理人員崗位職責、儀器設備使用及維護保養總則、儀器設備及維修保養管理制度、實訓中心安全管理制度、關于低值易耗品的使用規定、關于勞動保護用品的使用規定及實訓過程禮儀規范手冊等部分,并配套若干個表格。
二級體系為實訓中心下設的實訓室(或區)具體制度規定部分。主要包括:儀器設備安全操作規程,儀器設備維護保養規定、該實訓室儀器設備功能簡介等。
3.具體實施辦法
主要分為責任區域、貫徹與落實兩部分。貫徹與落實部分,將相關規定量化。組織學生學習、接受教育,強化三級教育體系建設(一是學校級的新生入學教育,二是學院級的實訓前安全教育,三是具體指導教師的專業教育);把規范或規定做成每個學生都能目視到的展牌、配合相關彩圖;將規范化管理規定做成冊,每位教職工一冊;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實訓的學生每人一冊。目的是使實訓室的使用與管理者,理解與消化一級文件體系相關規定,掌握二級文件系中對應部分的規定。通過這樣的一些措施,使全體在實訓中心上課的教職工,在專業教學過程中,融入職業素質教育,學生技能水平提升的同時伴隨著職業素養的養成。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關于“推進社會事業改革創新”中指出,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通過對實訓中心規范化管理內涵建設,為保證實訓中心產教結合、校企合作深入開展創造條件;通過實訓中心規范管理建設,為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奠定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