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犁
大學生作為青年代表能否在理想信念上與中國共產黨保持一致性,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黨校教育責無旁貸,無論組織上入黨還是思想上入黨,都需要在常態化的教育過程中實現,黨校教育常態化實施需要制度建設作保證。制度建設是自上而下多方面的系統工程。
制度建設高職院校黨校教育常態化“一個有遠見的民族,總是把關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個有遠見的政黨,總是把青年看作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前進的重要力量。”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面向未來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續奮斗。引導廣大青年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永遠熱愛自己偉大的祖國、人民和民族,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提高入黨積極分子對黨的認識,幫助他們在思想上認識黨,在行動上接近和加入黨,自覺改造世界觀,樹立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增強對社會主義的信念,是高職院校黨校教育的神圣使命。從小的方面看關系到學生成長、成才;從大的方面看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加強高職院校黨校教育常態化的制度化建設是面對新形勢、應對新挑戰的需要,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建設學習型政黨,特別是提高黨建科學化水平的需要,高職院校黨校教育常態化建設,既有益于高校黨建工作的開展,也有益于學校的教育任務的完成,更有益于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推進黨的純潔性建設。
中央組織部發布過數據,2010年全國發展黨員307.5萬名,其中大學生黨員123.6萬名,占40.2%;35歲以下黨員251.6萬名,占81.8%。而之前,教育部對全國140所高校2.5萬余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近八成大學生有入黨意愿。兩組數據都說明,在當代青年心目中,入黨是一個重大的人生選擇。高職院校黨校教育的常態化會建設,有助于高職生理想信念的構建,有助于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助于引導大學生把自己的理想融入到民族復興的大業中,把自己的夢與中國夢融為一體。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是中國青年運動的時代主題,黨校教育常態化建設是切入點和結合點,中國共產黨已有90多年的歷史,這種選擇背后,是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也是對當前中國國家和社會的認同。正如胡錦濤總書記講話中所說,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始終代表廣大青年、贏得廣大青年、依靠廣大青年。我們必須站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戰略高度,根據高職院校的實際和高職生的特點,盡快解決現實中在大學生黨員發展管理和黨員積極培養工作中存在和忽視的問題,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高職院校黨校教育常態化建設是非常必要的,制度建設是高職院校黨校黨校教育常態化的保證。
高職院校的黨校教育在實際工作中“業余”性特點非常突出,主要表現臨時性、階段性、突擊性。組織上入黨是一時的,而思想入黨是一世的,解決一世的問題通過臨時突擊性工作是不可能做到的,黨校教育的神圣嚴肅性會大打折扣,也會給學生帶來投機等不良心理,黨校教育的實效難以達到。高職院校黨校教育常態化建設需要制度保證,制度問題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是各項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黨校教育常態化建設就意味著不能朝令夕改,應付差事,制度保障建設對黨校教育常態化起保證作用。“常太化”是經常,是習慣,是要求,就是要建立有效的常態化運行機制,按照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人檢查、凡事違章必究的原則。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高職院校黨校教育常態化制度建設主要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解決高職院校黨校教育常態化組織建設問題,組織既是一個名詞又是一個動詞,作為名詞它是由多數相關的人員構成的集合體,團結就是力量這是常識。作為動詞就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如何調動集合體的力量,使之產生更大的效益。黨校教育常態化是關系到一群人一生的問題,需要群策群力的工作機制,解決高職院校黨校教育常態化建設的師資管理隊伍規模與結構的關系。組織機構建設對黨校教育常態化起到保障性作用。
其次,解決高職院校黨校教育常態化建設的時間保障和協調機制問題。時間是物質運動的存在形式,黨校教育常態化就是把這種教育納入到經常的生活中,不能走形式一陣風掠過,教育需要漸進的過程,必須結合高職院校的實際,充分合理的安排時間,教育的實效性才能落實。時間保障和協調建設對黨校教育常態化起到基礎性作用。
再次,解決高職院校黨校教育常態化建設內容設置的規范性、時代性、實用性和特定性。不同的人才是通過不同的教育內容的教育實現的,教育任務是通過教育內容的落實得以實現的,高職院校黨校教育對象和教育任務決定了常態化教育內容的特定性和豐富性,必須有效地把黨的基本理論知識,以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于教學的過程中,幫助教育對象構建堅定理想信念的理論體系。內容設置建設對黨校教育常態化起到決定作用。
最后,解決高職院校黨校教育常態化建設中的方法靈活性與多樣性的關系問題,解決把傳統教學與現代教學相結合,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不斷增強教學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活躍課堂氛圍,保證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年輕人的特點決定了教育的途徑直觀性和多樣性,手段途徑設置建設對黨校教育常態化起到重要性作用。
另外,需要解決高職院校教育的經緯度問題,拓寬高職院校黨校教育的維度,把黨校教育與學院的教育功能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使大學生在學技能、學做人的基礎上,提升做人做事的高度和境界,在了解世情、國情、黨情的過程,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拓展高職院校黨校教育的經度,把學生的成長過程與人生的追求結合起來,讓年輕的大學生在求知的成長的過程中,繼承先烈遺志,把自己的夢想融入到民族復興的中國夢之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用崇高的理想信念導引人生。
制度建設是高職院校黨校教育常態化的根本保證,制度建設應該是一項系統的頂層設計,高職院校黨委必須要從實際出發高度重視,從國家民族黨的利益高度出發,建設完善好保證黨校教育常態化需要的制度保證,使高職院校的黨校成為黨的力量儲備基地,成為黨的事業接班人的培養基地,使廣大青年學生在黨校常態化教育的過程中堅定理想信念,永遠跟黨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