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裕霞
高校財務精細化預算研究
●郭裕霞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高校經費來源多樣化,經費總量的快速增長,如何做好這龐大經費的管理,財務預算的精細化管理顯得相當重要。文章針對目前高校財務普遍存在的問題,闡述預算精細化的意義,并提出建議。
高校 精細化 預算
近十多年來,我國高校不斷改革,高校經費已經從以往財政撥款為主過渡到學生交費上學與財政撥款相結合,學校經費來源呈現多樣化,且數額巨大,一般高校每年的經費超過億元,重點高校已經超過十個億甚至幾十個億。高校財務管理的水平直接影響這龐大經費的使用效益,管理不善甚至會滋生腐敗,如何做好財務預算的管理顯得非常必要。
1.預算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高校的性質屬于非營利性事業單位,目前在預算上,沒有統一的預算辦法。高校中普遍使用的是增量預算法或者基數比例分割的辦法。由于增量預算法只是簡單地在上年基礎上做加減,方法過于簡單,缺乏合理性、長遠性、科學性,無法真正反映經費分配和使用的效益,有些往年不合理的費用和開支得以繼續,高校有限資源得不到合理的分配和利用,大大降低了經費使用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造成資金的浪費。這主要是由于很多高校為了平衡關系,害怕得罪人或者難以找到可采用的評價體系。
2.預算制度形同虛設。大部分高校各部門為了爭取更多的經費,不斷向學校財務和領導申請,形成預算就是向學校爭取經費理念,經費爭取多少甚至成為一個部門領導水平高低的標志。不少學校的預算由校領導確定,而不是多方論證和會議討論決定,在高校中經常出現“會哭孩子有奶喝”的狀況,學校的預算程序形同擺設。
3.科目設置不合理,實際開支與預算不符。由于學校的部門多,經費使用范圍廣,不同部門和項目在經費使用上區別較大。經費使用部門更多考慮自己的實際使用需要,財務人員更多關心科目設置的合法性,兩者之間缺乏很好的溝通,或者財務人員根本不管實際使用的需要,自作主張規定了經費的使用范疇,從而導致財務預算與財務支出難以匹配。使用部門在實際開支的費用無法報銷時,時常出現使用其他發票報銷的情況。如某高校出現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的教學業務費不能購買布料的規定,這明顯是不合實際的。
4.經費使用監管不嚴,預算流于形式。高校預算中,目前更多是資源的分配,由于預算過程是基數加減,很多單位只求經費總量,不管錢的使用和效益。很多高校財務在經費報賬時只管經費的總數,不管經費使用的細分,形成了各部門在做預算中,只是簡單將經費數字分解,沒有做好真正的工作計劃和經費使用預算。經費使用過程中缺乏監管,經費被挪作他用的現象經常發生。
5.預算不實,經費使用效率低。由于預算的監管和執行不強,各單位對預算不重視,容易造成一些項目不斷增加經費,但不少項目有了經費工作不開展,經費空閑無用的情況。學校也經常由于沒有精細化的預算出現財務赤字,學校沒錢無法報賬情況,影響正常的教學工作。
6.責權不清,缺乏問責。高校的財務管理責權不清問題比較普遍,沒有對經費使用的效益審計,缺乏問責機制和獎勵機制,很多領導干部敢于向學校要錢,但不善于用好錢,甚至產生腐敗。
7.預算編制時間滯后。目前高校中普遍在年底才開始做下一年度的預算,經過二上二下后,5月份預算沒出來。學校上半年的工作很多時候是在沒有預算情況運行,同時經常出現高校年底突擊花錢的情況。
精細化預算就是預算管理和執行的精細化,包括預算過程的精細化、賬目設置和監督管理精細化、績效評估精細化等,盡可能增加預算管理的科學性。做好財務精細化預算對高校的管理和發展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1.精細化預算能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切實有效維護高校各項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2.維護精細化剛性預算,是確保高校財務安全的重要保證。只有詳細的預算,并得到很好執行,學校各項活動才能按照預期開展,防范財務風險和領導干部腐敗風險。
3.精細化預算能充分調動全體教師的積極參與。由于實行剛性預算,各部門在做預算時要詳細做好自己的工作計劃和詳細規劃。對工作每個環節要做好精細的測算,對計劃中可能發生的情況要做好研判,充分論證項目實施的可行性,增加費用使用的效益,避免中途增資的問題,從而推動學校和各部門年度工作計劃的實施。
4.精細化預算有助于高校財務改革,緩解高校債務的壓力,優化資源的配置,建設節約型校園。
高校預算的精細化主要圍繞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分析反饋、績效考核等環節開展。
1.領導重視,全員參與。要做好預算精細化開展與執行,首先要領導重視,一切預算工作按照既定的方案執行,通過制度制定和管理預算,杜絕領導隨意改變預算,在全校形成精細化管理的氛圍。
2.改進預算辦法,做到預算編制與執行精細化。目前高校中普遍使用的基數增加預算或者比例分割的辦法都是根據往年的經費使用數量或者比例進行經費分割,未能根據學校每年發展情況和長期目標,按照學校工作的輕重緩急來安排經費。要敢于打破傳統的人情關系和不愿意得罪人的觀念,逐漸使用零基預算的編制辦法,加大預算工作的前期調研和論證,樹立“錢隨事走”的理念,強化經費歸口管理,專款專用,除了預留少數防止突發事件的機動經費外,確保年度預算一次性分配。
3.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和服務意識,管理專業化。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和服務意識,將是學校能否實施精細化管理的重要因素。目前很多高校的財務從業人員并非科班出身,甚至一些領導也是輪崗上任,缺乏財務專業知識,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加強財務與實際使用部門的溝通,是精細化預算開展的必要保證。
4.加快信息平臺的建設,過程管理監督的精細化。高校經費數額大,部門和項目多,靠傳統人力無法實施,加大高校財務的信息平臺建設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在預算過程中將有關科目、經費額度等全部細化,通過系統動態監管,凡不符合原來既定目標的,實時預警,提高監管的力度,實現過程管理監督的精細化。
5.合理設置財務科目,嚴格執行預算管理。根據不同部門和項目的開支的差異,財務人員要和各部門緊密合作,按照經費使用實際需要和財務管理原則相結合,合理設置財會科目和管理規定,嚴格執行預算管理,避免預算與支出不匹配
6.建立績效考核,實施獎懲,推進精細化管理。通過對經費使用的績效考核,制定相應的獎懲辦法,將考核情況與今后費用申報掛鉤等辦法,鼓勵效益好的部門多用。各部門在做預算時會更加考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各項事業的向前發展。
[1]趙善慶.高校財務預算精細化研究綜述.財會通訊,2013(8)
[2]張燕.高校科研經費財務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4)
[3]何健偉.高等學校財務預算研究.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4(1)
[4]劉立軍,于海汛.淺談加強高等學校會計服務.中國總會計師,2012(5)
[5]吳新宇.高等學校財務預算問題與績效管理研究.西南大學,2011.9
(作者單位: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廣州 510520)
F234.4
A
1004-4914(2014)07-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