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愷
重慶市重點產業現狀及銀行信貸投向策略分析
●劉愷
重慶市經過10多年的產業結構調整,目前已基本形成筆電、汽車兩大產業“雙輪驅動”的發展格局。文章從銀行信貸投向的角度對兩大產業進行分析,旨在為本地銀行授信策略提供依據。
重慶工業 筆電產業 汽車產業 銀行信貸
據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重慶市全口徑工業產值1.83萬億元,同比增長14%;全口徑工業實現增加值5250億元,同比增長13%,工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53%,排名全國第2位,西部第1位,增速全國第1位。從產業結構來看,筆記本電腦(以下簡稱:筆電)產業產值比重達到24%,成為第一大支柱產業;汽車產業占比18%排第二;呈現出筆電、汽車兩大產業“雙輪驅動”的發展格局。
1.總量和全球地位。2013年,重慶的六大筆電代工巨頭(富士康、廣達、仁寶、緯創、英業達、和碩)制造了全球93%的筆電產品,生產筆電5471萬臺,增長36%,相當于全球每4臺電腦就有1臺是重慶造;顯示器995萬臺,增長23%;打印機產量1944萬臺,增長1.2倍;手機3546萬臺。在2013年重慶前10強出口企業中,筆電企業占據6席,累計出口筆電4868萬臺,增長37%,出口值198億美元,增長58%。
2.產業鏈條基本完善。重慶的筆電產業是從原材料——零部件——整機一體化的垂直整合,形成“品牌+整機代工+零部件企業”環環相扣的產業集群。在不到5年的時間里形成了“5+6+800”筆電產業集群,匯集了惠普、宏基、華碩、東芝、索尼5大品牌;富士康、廣達、仁寶、緯創、英業達、和碩全球前6大代工企業;華科、群光、新普、展運等817家配套生產企業。
3.本地核心代工企業的所屬集團是寡頭競爭的全球數碼產品代工巨頭。落戶重慶的六大筆電代工巨頭從最初單一的筆電產品代工,目前正逐步發展為打印機、顯示器、路由器、交換機、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全球3C(計算機、通信、消費性電子)綜合代工企業集團,形成以筆電為核心、全產業鏈迅速擴展的產業發展格局。此外,“軟件+硬件”、“整機+配套”、“生產+研發”、“加工基地+結算中心”的多產業鏈整合,為重慶的筆電產業集群注入了不竭動力。
4.筆電產業布局——主要分布在主城和渝西,西永筆電產業園是龍頭。重慶筆電產業布局以西永微電子產業園為核心,以“一小時經濟圈”的多個工業園區為支撐,帶動筆電產業集群快速發展。
截至2013年末,璧山工業園落戶配套企業達到200家,永川工業園落戶配套企業超過100家,江津、銅梁、合川、高新區等六個配套園區落戶企業達658家,占已落戶企業總量的80%,產業聚集效應日益凸顯。
1.汽車產業概況——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基地。2013年重慶市汽車工業總產值突破3000億元,總產量躍上200萬輛,全行業實現利潤244億元,同比增幅高達88%,使重慶繼續成為繼上海之后的全國第二大汽車生產基地。
從主體結構看,重慶汽車產業形成以長安為龍頭的核心地位;從產業鏈看,汽車零部件配套體系不斷完善,80%的零部件實現了本地化;從產品結構看,形成了家用轎車為主,客車、載貨汽車、改裝汽車、新能源汽車等完整的產品格局;從政策環境看,重慶推出五大功能區等新的區域發展規劃,專門出臺規劃支持行業發展,限行、限牌可能性較低,市場空間潛力較大,市場前景向好。

筆電企業分布主要工業園區
2.核心企業集團——長安系。長安汽車作為重慶汽車產業的代表,在2013年國內自主品牌車企乘用車產銷量排名中位居全國第五位,產銷量突破40萬輛,在國內自主品牌乘用車第一集團中占據一席之地(前五名之后的車企,產銷量普遍在20萬輛左右及以下,與第一集團形成明顯的差距)。長安的自主研發能力一直在全國汽車行業自主品牌中排名第一,其CS35在2013年產銷近8萬輛,同比增長10倍;逸動轎車全年產銷超過8萬輛,同比增長高達85%。
2013年長安旗下的主要合資品牌——長安福特業績增長尤為迅猛。福特汽車在中國區銷售合計94萬輛,同比增幅高達49%,成為增速最高的外資車企之一,而長安福特汽車在2013年銷量高達68萬輛,占福特汽車中國區總銷量的72%,同比增長62%,成為合資品牌中同比增速最快的品牌之一。
2013年,長安馬自達得到了快速發展,扭轉了前兩年發展緩慢的頹勢,銷量持續環比向上,在2013年12月單月銷量突破萬輛。2014年長安馬自達即將推出全新馬自達3,其銷量有望突破16萬輛,將在今后幾年中為長安汽車的業績增長“添磚加瓦”。
3.汽車產業布局——集中于主城和渝西,1個千億、8個百億。2013年受益于長安系企業的高速增長,重慶的汽車制造業呈現出“1+8”的產業布局分布,即渝北區汽車制造業產值達1170億元,首次實現千億大關的突破,大足、北碚、江北、九龍坡、璧山、巴南、江津、沙坪壩8個區縣的汽車制造業產值均突破百億。
1.筆電行業。重慶的筆電行業由于具有典型的“核心+配套”即“6+N”供應鏈模式,銀行應采取分層次、分步驟的營銷策略。
第一階段,嘗試通過與6家核心代工企業的合作,將這6家核心企業進行橫向對比,全面、細致地掌握企業在采購、生產、結算各環節的差距,上游品牌企業對代工企業的差別待遇,以及代工企業對配套企業的差別待遇,進而調整對6家代工企業的直接授信額度,爭取與6家核心代工企業建立緊密業務合作關系。
第二階段,通過與6大代工企業在直接授信環節建立的良好信任度、合作關系、信息互通渠道,以供應鏈金融的方式進一步向800家筆電配套企業開展業務合作。

汽車產業主要分布
2.汽車行業。業務開展重點應圍繞長安系的三個乘用車領域開展,具體實施擬以“長安合資公司”為主要核心企業,向上尋找為其進行配套的一級配套商、二級配套商,以及為該部分配套商提供各類原材料、服務的周邊企業進行業務的拓展和營銷。
對于長安系三大龍頭企業,由于企業自身體量龐大,一般傳統授信業務難以滿足該類核心企業的資金需求,對于核心企業主體自身的融資方案,傾向以投行、債務融資的方式介入,同時結合銀行供應鏈金融的優勢,積極拓展依托核心企業的經銷商供應鏈金融業務。
對于配套商,優先選擇介入以供應核心產品的高附加值配套企業,結合“區域包干+批量營銷”的方式,以直接授信方式介入,擔保方式采取抵押或強擔保的方式,爭取成為企業在授信份額和結算領域的雙主辦。
對于一般配套企業,依托與核心企業的真實貿易背景,擬采用以供應鏈金融模式介入。
[1]孫黎明,張凱.發力“車輪經濟”9縣區汽車產值超百億.重慶商報,2014.2.27
[2]重慶市統計局.重慶統計年鑒,2013
[3]銀聯信授信政策咨詢團隊.行業授信政策要點,2013
(作者單位:重慶農村商業銀行 重慶 400020)
(責編:若佳)
F830.5
A
1004-4914(2014)07-1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