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毅 柯志偉
基層電力企業財務風險整合管控模式研究
●曾毅 柯志偉
風險管理是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不變的課題,一個業務規模高速延展、盈利水平迅速提升的公司,只有具備與公司規模匹配的業務風險管控能力,其的發展和盈利的基礎才是夯實并且可續的。本研究從現階段基層電力企業(即“作業執行層”)財務控制的現狀出發,在對集約化環境下相關財務風險事項進行深入識別與分析的基礎上,依據基層單位對具體風險的把控程度,針對性地提出了具體的財務風險應對措施。
基層電力 財務風險 風險因素
風險管理是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不變的課題。電力企業作為一家基礎性能源企業,其的安全穩定是我國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基石。在當前新技術條件下,我國的電網發展進入了特高壓、智能化、國際化發展的新紀元,電網發展方式的轉變,客觀上要求公司迅速建立一套與之配套并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有效防控公司發展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風險。
財務風險整合管控是對企業中的財務風險進行集中管理,發揮集約化、規模化的優勢,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利潤目標的執行效果發生偏差的可能性,減輕和消除財務風險的影響,以最低的成本、資金資本的有效配置達到有效保障企業財務目標實現的滿意效果。
2004年COSO組織在《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中為我們構建了一個基于風險管理目標、風險管理層次以及風險管理措施三維的風險應對框架,其希望借助這樣一種框架使得企業內部的風險管理活動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本文以COSO組織的風險管理框架為基礎,結合當前國網公司財務集約化、財務業務一體化的需要,構建了一個適合于基層電力企業實踐需要的財務風險整合管控模型(如圖1)。

圖1 基層電力企業財務風險整合管控模型
本文認為上述財務風險集成管控模型可以進一步通過如下數學函數予以闡述:

公式中:
(1)f(x)表示實施有效的財務風險整合管理預期實現的目標。2004年美國COSO組織在《風險管理—整合框架》中將風險管控目標界定為運營、財務、合規以及戰略四項。本文認為作為公司戰略的執行層,基層電力企業財務風險集約管控的目標應具有體系化的特點,對上受公司財務戰略引導并與之融合,對下與業務執行相對接、具有項目風險管理的典型特征。其一級目標的構成與COSO組織對風險管控的目標界定相同;而在對二級目標體系進行設置時,我們應充分考慮到基層單位業務的執行具有的項目化特點,執行過程中成本、進度、質量三個目標相互關聯,并且最終在企業價值活動中體現,而運營風險管控目標的本質是成本、進度、質量三者平衡的結果。
(2)xi表示財務風險管理要素(自變量)的集合,從行為的共性特征角度包括事件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控制活動、信息交流、監督六項管理要素;從現場管理的角度包括人的因素、機器因素和材料因素、方法(規則)因素(4M)四項動因要素。由于上述財務風險現場管理過程具有程序化、可重復的特點,集約化環境下我們實施財務風險管控工作,可以采取整合、集中、統一管控的方式以提升具體財務風險防控工作的效率和可靠性。
(3)E表示財務風險管理要素的公共屬性——集約化的內部環境,是統籌管理各個自變量實現風險管控目標的約束條件。
(一)財務風險的識別
1.財務戰略風險的識別。
一是政治環境風險——電價政策風險識別。電力資源作為現代社會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其的定價策略除了直接對商品交換的供求關系做出反映之外,還是國家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而政府的宏觀調控行為的目標在于實現社會的公平公正和整體和諧發展,其調控的結果將在電力企業的產權結構以及經營成果中體現,并可能對公司的持續投資和經營能力產生不利的影響。
二是經濟環境風險——現金流量風險的識別。根據國研網發布的《2012中國行業年度報告系列之電力》的預測,預計到2015年,電網投資對國家投資的資金需求約為340億~350億元,對國內銀行貸款和企業債券等債務融資的需求為5500億~5580億元左右,而對自籌及其他來源的資金需求為1210億~1320億元左右,公司的負債規模將達到股東權益規模的四倍。該投融資模式是通過大規模的對外借款的方式來為大規模的固定資產投資提供資金支持,在借助財務杠桿和經營杠桿提升資產回報水平的同時,也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現金流償債風險。
三是其他風險——關聯方交易風險的識別。當前基層電力企業的業務范圍由主業與多經集體企業兩部分構成,主業從事電能的調峰調頻以及客戶服務工作,而多經則較多地涉足電力產業鏈的發電、設備制造、工程設計、工程施工以及物資采購等多個上游環節。從宏觀制度層面看,目前國內對于關聯交易政策制度還是側重于對關聯方以及它們之間交易行為的規范,而對于該類交易的具體操作標準則缺乏政府層面的統一指引。
2.財務流程風險的識別。當前電力企業ERP系統的會計核算屬于前端推動模式,前端業務部門對ERP系統會計核算規則的把握程度及其自身業務行為的合規性直接決定了會計核算的最終結果。因此在當前ERP模式下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的關鍵風險點在前端業務環節。
可以說上述兩個風險是當前基層電力企業面臨的主要風險,從財務風險過程管控路徑的角度上述風險屬于財務執行和管控兩個環節的風險,因此本文進一步把這兩個風險統稱為“財務管控(執行)能力弱化風險”,是當前基層電力企業面臨的主要風險。
(二)財務風險的成因分析
我們有必要針對“財務管控(執行)能力弱化風險”的發生原因、相關的風險因素進一步深入地分析,找到問題的癥結,針對性地改進原有的管理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防止該類風險的發生。
1.識別所有可能導致發生財務管控能力弱化風險的風險因素。
一是人的因素:原有的一些財務老員工,由于年齡偏大、存在著知識結構老化,工作僅僅滿足于簡單的會計核算的問題。而現實工作中,財務失控風險的產生往往涉及多個業務部門,具有操作手法隱蔽、政策性強的特點,要發現該類風險需要審核者站在全局、系統的高度,結合相關政策和自身的經驗做出判斷。
二是機器的因素:ERP外掛系統間信息標準不一致,信息不能及時、充分共享,信息系統無法對業務變化做出快速適應,從而給企業帶來財務失控的風險。
三是材料的因素:在推進財務集約化工作后,為保證核算的效率,對基層供電單位提供的結算資料,常常采用遠程視屏審核的形式對其原始資料進行審核,這種核算確認與紙質材料無法同步完成的情況,客觀上給前端業務部門偽造相關材料、弄虛作假提供了方便,給企業帶來的費用結算失控的風險。
四是方法(規則)因素:ERP系統的上線和財務集約化工作的開展,客觀上要求對原有的財務風險預警規則進行完善,建立一套適應信息化環境要求的、在線實時財務風險指標預警體系。
五是外部環境因素:國網公司高層近年來提出的“三集五大”的戰略理念,其經營哲學和思路的變化,客觀上要求基層單位對原有的業務流程進行再造和重組,以適應新的管理模式。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在當前這樣一個新舊模式交替、磨合的階段,公司內部必然存在管理控制的盲區,都將給企業財務帶來一定的失控風險。
2.財務風險因素影響程度評價。從上述導致財務失控風險的“人、機、料、法、環”五個方面風險因素的明細構成來看,人和方法(規則)兩因素對于基層電力企業而言相對可控而且存在的問題較多,應作為當前基層電力企業解決財務執行(管控)能力弱化風險問題的關鍵。
(一)以標準化建設為基礎,實現風險的事前防控
一是推進核算與稽核規則體系建設。完善財務在線稽核規則,全面實現財務風險在線監控。針對性地開展ERP系統下財務在線稽核規則的研究,并將稽核規則有效地融入各項具體業務循環的核算控制程序,借助核算手段及時發現和糾正財務目標執行過程中的偏差風險。
二是建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實現風險在線可控。通過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設置指標預警閥值,可以實現定期從財務相關報表中抽取實際業務數據和預算數據,自動計算預警指標值,并根據預警閥值動態標識指標狀態,通過對本級及下級組織預警指標的監控,從整體上掌握風險監控狀態,幫助管理層發現需要重點關注的風險。
(二)以卓越團隊建設為手段,提升整體抗風險能力
一是通過財務共享實現財務核算業務的集中化。通過采取會計核算、監督與財務管理分離的方式,將財務核算與稽核規則的制定、稽核檢查、財務團隊建設等職責歸由地市級供電公司財務部門負責;將具體的會計核算、資金支付和財務管控流程執行監督“集中”給核算中心;而前端財務部門工作重心下沉到公司的事前財務協調部署、屬地稅務管理、事后財務業務聯動分析等細化、深入上。通過區域核算集中有效提升了財務專業對經營結果進行指標籌劃的能力,借助核算規則的標準化實現了對前端業務活動規范性的過程監督,有效防范企業經營活動的事中執行風險和事后考核風險。
二是從工作流程而言,要統一明確會計核算、預算管理、資金管理、風險監控等財務管理流程,并在信息系統中固化,形成縱橫有序、管理規范、運轉高效的財務工作流程。
三是從職能定位而言。市縣公司作為基層執行單元,應進一步強化其對生產經營前端業務的財務控制和監督職能。通過制定統一的《內部作業手冊》、《財務風險質量控制卡》的形式,使涉及財務風險事項的各部門員工都能充分理解并掌握自身在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中的職責分工及工作要點,提升公司價值管理目標對前端業務流程的引領力。
[1]Miller,Kent.D.A Framework for Intergrated Risk Management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Jour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Washiongton,Second? Quarter?1992,V01.23,Iss.
[2]普拉卡什A.希馬皮.整合公司風險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3]宋明哲.風險管理[M].香港:中華企業管理發行中心,1984
[4]郭仲偉.風險分析與決策[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7
[5]孫運珍.企業財務風險成因及防范淺析[J].中國農業會計,2010.01:P18-19
[6]常永軍.淺議民營企業的財務風險成因及防范對策[J].價值工程,2011.05:P104
[7]譚忠富,侯建朝,曹福成,葛旭波.發電企業業務流程分析的價值鏈模型[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2006.04:P413-417
[8]張榮乾,譚忠富,王成文,侯勇.電力企業風險指標體系及多級風險評估模型[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2006.02:P123-142
[9]柏慧,張明文,譚忠富.電力企業安全指標體系與評價模型[J].華東電力,2009.05:P181-185
(責編:若佳)
F208
A
1004-4914(2014)09-113-02
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社科項目(JB13725S)]
曾毅,三明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三明市多家小企業財務管理顧問,研究方向為財務成本管理、財務與會計、高職教育等;柯志偉,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三明供電公司高級會計師,研究方向為內部風險控制、財務管控模式、工程供應鏈成本管理等福建三明3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