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常勇

聚集服務功能
——加大基層事務清理規范力度,編制村(社區)承擔公共事務目錄,嚴格落實基層公共事務準入制度,真正使基層黨組織“減負定則”、回歸服務本位
“景苑,三戶被偷。”
“泰苑,一戶被偷。”
“楓葉金島,兩戶被偷。”
2013年9月2日,聽著匯報,開縣云楓街道寶華社區黨委書記張萍臉色青了。
“前天是衛生問題,昨天是電費問題,今天安全問題又來了。”張萍嘆氣。
“你們怎么不下來好好管管?”居民抱怨。
“社區常住人口24000多人,工作人員只有7個。醫保、社保、考核、評比……事情太多了,走不開啊!”張萍很委屈。
張萍不知道,一場減負大行動即將展開。
“三個摸底”理清事務
2013年9月26日,吃完早飯,陳世術直奔豐樂街道黃陵村。
作為縣委組織部干部,他要去完成一項特殊任務。
一周前,開縣縣委常委會召開專題會議,成立了清理規范村(社區)事務工作領導小組,“減負”大行動就此推開。
“我來摸底,看你們承擔了多少事務。”陳世術說。
話音一落,黃陵村“兩委”工作人員就打起了“機關槍”。
“光蓋章一項,就有50多小項。”
“殘疾證明,死亡證明,有無犯罪記錄證明……”
“曉不曉得都要蓋,懂與不懂都要蓋。”
“社區每月上報的報表,厚度都以尺論。”
“同一個數據,這個部門要求統計,那個部門也要求統計。”
“傳了電子版,還要我們送紙質的。”
…………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陳世術說,“一統計,黃陵村‘兩委竟承擔了130多項事務。”
為全面摸清村、社區承擔事務的情況,開縣推出三大行動。
一是全面普查。“組建多個工作組,走村訪社,對村、社區承擔的事務進行全面普查。”開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潘文峰說。
二是部門自查。“縣級部門進行自查,把下達或延伸至村、社區的事務全部清理出來。”潘文峰說。
三是逆向核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結合全面普查掌握的情況,對部門進行逆向核查,漏統的補統,瞞報的重報。”潘文峰說。
三大行動,全面理清了村(社區)承擔的事務。
“共有285項。”潘文峰說。
“三輪審查”精簡事務
285項事務匯總到領導小組辦公室, “三輪審查”立即啟動。
第一輪審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初審。
“流動人口婚育證明,流動人口管理,流動人口證明——縣計生委下放的這三項事務很類似。”
“嗯,可以合并成一項。”
初審第一道程序就是將同一部門下放的相似事務進行合并。
“縣農委要求上報種糧直補,縣財政局也要求上報種糧直補。”
“這兩項可以合并為一項。”
初審第二道程序就是將不同部門下放的相似事務進行合并。
一初審,285項事務精簡為146項。
146項事務迅速上報——第二輪審查“領導小組復審”啟動。
“由組織部牽頭,匯集紀檢監察、民政、統計、政法、計生等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人,進行集中審核。”潘文峰說。
該取消的一律取消,能精簡的一律精簡,可整合的一律整合。
“按照這三個原則,146項事務又精簡為93項。”潘文峰說。
93項事務再次上報——第三輪審查“縣委常委會審定”啟動。
“逐項甄別,沒有政策依據的一律取消。”開縣縣委書記李應蘭說。
這一審,93項事務精簡為88項。
“具體到每個村、社區,一般只有40多項。”潘文峰說。
“三個機制”確保長效
2014年2月18日,開縣民政局。
干部陳厚華打開網絡系統,瀏覽起來。
“以前,為了解低保戶家庭收支變化狀況,我們要求村、社區每月都要上報情況。”陳厚華說。
除了民政部門,還有四個部門也要求上報。
“類似情況太多了。”陳厚華說。
于是,為確保減負到位,開縣建立了部門信息共享機制。
“運用網絡信息手段,將人口信息、困難對象等基礎信息輸入系統,實現一次建檔、動態維護、多部門共享。”陳厚華說。
低保戶家庭收支有大的變化時,村、社區干部就將信息輸入系統。
“誰家買了摩托,誰家又創業了……打開系統,各部門都可看到此信息,村、社區干部不用再月月上報情況了。”陳厚華說。
重復統計、多頭統計問題迎刃而解。
接著,開縣又建立了村、社區事務準入機制。“要增加88項之外的事務,部門、鄉鎮就得提出申請,經縣紀委、縣委組織部、縣民政局聯合審批同意后方可實施。”潘文峰說。
部門、鄉鎮擅自向村、社區增加事務的問題就此打住。
隨后,開縣又建立了費隨事轉落實機制。“部門確需村、社區協助開展工作,要按照責權利相一致的原則,將經費劃撥給村、社區。”潘文峰說。
這樣一來,就減輕了村、社區額外支出負擔。
“三管齊下”,事務精簡成果得以鞏固。
網格管理增強服務
2013年12月23日,寶華社區楓葉金島小區。
“叮咚!”薛凱家門鈴響了。
打開門,薛凱就看見了社區干部黃柔菲的笑臉。
“稀客喲!”薛凱驚嘆。
“就是抱歉喲,以前下社區太少了。”黃柔菲說。
“現在啷個有空下來?”
“縣里給我們減了負,我們沒那么忙了。”
寶華社區干部將轄區劃成18個單元,實施網格化管理,每名干部包幾個單元,推行“2+3”精細化服務。“兩天在辦公室處理事務,三天在所包單元走訪服務。”張萍說。
楓葉金島,就是黃柔菲包片的單元。
薛凱下肢雙殘,無法就業,生活非常困難。“為此,我以前經常上訪。”薛凱說。
“這下,我終于可以騰出手幫助薛凱了。”黃柔菲說。
在黃柔菲張羅下,薛凱很快獲得了第一個驚喜——擁有了輪椅。
“這下,出入就方便了。”薛凱說。
不久,薛凱又獲得了第二個驚喜——當起了交通勸導員。
“有了工作,我就挺直了腰桿。”薛凱說,“再也不會上訪了。”
跟黃柔菲一樣,社區干部們都沉下了社區。
“我們小區終于有了業主委員會。”
“我們小區終于有了志愿者服務隊。”
…………
在居民的聲聲贊嘆中,寶華社區偷盜多、糾紛多、臟亂差三大頑疾逐漸消解。
“減了負,村、社區干部終于回歸服務群眾的本位了。”潘文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