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華
支招
長期以來,各級部門層層往下交任務,導致基層“千針一線”,疲于應付,難以集中精力服務群眾。因此,清理減負,是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的前提。
從去年9月開始,由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牽頭,在全市開始了為期三個月的集中清理工作,從源頭上對136個市級部門延伸到村(社區)的各類事項進行了全面清理,逐一摸清事項內容、政策依據和工作量。同時,組織38個區縣從終端上對一萬多個村(社區)承擔的上級交辦事項進行反向清理。
從清理的結果來看,目前全市村(社區)負擔普遍減少40%以上。成效雖然顯著,但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減負只是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的前提,而不是最終目的,減負最終要達到的效果是增強黨組織的服務能力。因此,如何減負增能,各基層黨組織必須要處理好三種關系。
一是協調好基層黨組織服務供給與轄區民眾實際需求之間的關系。對于基層黨組織而言,首先要弄清楚服務什么以及如何服務的問題,我們不能夠根據自己的想法羅列服務清單,也不能簡單地把創建基層服務型黨組織與社區志愿活動或黨員義工等載體掛鉤,以活動代替服務。認識清楚服務內容是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的一個突破口,其首要環節是了解轄區居民或服務對象的現實需求,制訂一般性的服務和特殊群眾的服務內容,這樣的服務方式才更接地氣,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群眾的滿意度才會更高。
二是協調好地區行業差異與基層黨組織服務內容選擇之間的關系。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涉及村社、機關、學校、企業、社會組織、科研院所等部門和單位,地域上也涵蓋了城市和農村、經濟發達地區與貧困山區等地方,切忌一刀切或者籠而統之地提要求、訂目標,最好不要對服務內容和方式作出過細的硬性規定,而應該依據不同地區和部門的情況,分門別類地對基層黨組織進行指導。讓熟悉基層情況的黨組織自身制訂合理管用的方案和實施計劃,自主選擇聯系服務群眾的方式。唯有如此,基層服務型黨組織才更具有活力和生命力,其效果也才能獲得群眾的認可。
三是協調好基層黨組織各項管理職能與服務角色轉變之間的關系。黨章規定,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我們黨對于基層組織的定位很明確,即領導好本地區工作,支持和保證行政組織、經濟組織和群眾自治組織充分行使職權。對于基層黨組織而言,要利用建設服務型黨組織的契機,探索新形勢下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的創新模式,只有將服務群眾的方式方法嵌入到基層黨組織建設過程中,把服務群眾與宣傳執行黨的方針政策、教育管理黨員等諸多工作結合起來,才能找到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著力點,穩固黨在基層執政的根基。
(作者單位:中共重慶市委黨校黨建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