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遠固
支招
渝中區打造“一統二分三級”政務服務體系,渝北區利用“群眾工作網”聯動解決群眾訴求……這些探索為各級黨組織建設三級服務體系提供了有益借鑒。
但放眼當下,真正建立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服務體系的區縣還并不多,在建立基層服務型黨組織三級服務體系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普遍問題。
硬件設施問題。構建基層黨組織三級服務體系必須硬件先行,但一些地方辦公陣地陳舊、功能不完善,經費投入明顯不足,導致推進乏力、進展遲緩,一些建好的服務機構無運轉經費保障,服務難持久。
機構設置問題。基層黨組織三級服務體系作為一種全新服務模式,各級服務體系的機構規格、人員編制等問題都還沒有詳細的解決方案,尤其是鄉鎮(街道)公共服務中心的機構設置、人員編制、資金來源等問題,成為一大瓶頸。
資源整合問題。基層黨組織三級服務體系是一個上下聯動的服務實體,目前,層級體系之間權責劃分、層級之間的功能傳遞都還不夠清晰。
基于這些問題的存在,要真正建立上下聯系、聯通、聯動的三級服務機制,還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強化經費保障。各區縣、鄉鎮(街道)應按創建方案制定規劃,落實構建基層黨組織三級服務體系及日常運轉的經費。比如,部門幫扶、城鄉黨組織結對、社會贊助等。
落實辦公陣地。區縣行政服務中心應設在位置居中、交通便利的地方,場地面積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人口規模相適應;鄉鎮(街道)公共服務中心應依托鄉鎮(街道)現有場所建設,設立“一站式”辦事大廳,有條件的鄉鎮(街道)可在群眾居住相對集中的位置設立公共服務分中心;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盡可能依托現有陣地建設,村(社區)干部辦公室要簡約實用,把主要場所用于建設便民服務中心。
強化服務功能。按照“下放管理權限、減少中間環節、簡化審批程序、限定服務時限”的原則,積極打破條塊管理、服務資源分割的格局,將區縣、鄉鎮(街道)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逐一梳理分類,形成“簡易可行、便于管理”的服務項目,豐富到區縣、鄉鎮(街道)兩級服務機構中。比如,可逐步將金融、郵政、供水、供電、燃氣、閉路、通訊等企業提供的便民服務,通過增設服務渠道或服務點的形式納入行政服務中心辦理。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要針對群眾的實際需要,整合社會服務資源,豐富服務項目,拓寬服務領域。
優化服務流程。三級服務中心應實行“一個窗口受理、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一個窗口收費”,大力優化服務流程。如在行政服務中心,應授予窗口工作人員相應的審核、批準權限,可對涉及兩個以上單位辦理的事項,實行聯合審查、聯合勘察、聯合年檢、聯合發證,最大程度減少辦事環節;在鄉鎮(街道)公共服務中心和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應建立完善的接辦流程,如按咨詢、受理、承辦、反饋、督辦、考評等程序辦理群眾反映事項,事項辦結后,統一由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采取電話、上門等方式向群眾反饋結果。
(作者單位:中共重慶市委黨校黨建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