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英
摘 要:高二學生處于青春期和生理成熟期之間,是成年與未成年的臨界點。這一階段的學生求知欲望更強,既期待自我思想上的成熟,又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和恐懼,矛盾心理極其突出。而吸煙雖然百害而無一利,但煙草中的尼古丁卻能緩解人的壓力,因此,很容易吸引高中學生的注意力。并且,很多高中生將吸煙作為成年人的標志,所以,越來越多的學生在進入高中后染上了吸煙的不良嗜好,并有一部分學生造成煙癮,貽害終生。針對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各種手段,將德育工作做到深入細致,幫助高中生遠離煙草,健康成長。
關鍵詞:高中生;學生吸煙;預防;控制;德育
高中生吸煙早已成為高中教師的心病,也是學校的一個毒瘤,吸煙不僅危害吸煙者的健康,更加使被動吸煙的人受害,并且煙草具有傳染功能和成癮特性,對高中教育教學以及學生的健康成長都帶來了極大的威脅。
一、對學生吸煙狀況的排查
1.嗅覺判斷
學生吸煙會在身上殘留濃重的煙草味,通過嗅覺可以判斷出學生是否吸煙。對吸煙的學生要倍加關注,通過課后找其談話,留其批改作業等方式減少其課間外出,控制其吸煙的頻率。
2.查寢觀察
在查寢時,要對學生的鋪位進行檢查,看床下、柜角等隱蔽部位是否有煙頭、煙灰等,發現煙頭、煙灰即能證實學生有吸煙的不良嗜好,對吸煙的學生要以教育為主,盡量保護學生的自尊,不要引發學生的抵觸心理。
3.收集證據
僅靠嗅覺和觀察雖然能初步判斷學生吸煙,但在調查時學生會拖托抵賴,在學生不承認吸煙的情況下要相信學生,因為學生有推脫意識即是對吸煙問題有抵制的信心,應該保護好學生的積極性,通過日常的提醒和介紹,引導學生遠離香煙,健康成長。但對屢教不改的學生要抓住現形,通過到其吸煙的場所抽查,讓學生認識到錯誤。
4.樹立權威
對于不能充分認識到自身錯誤的學生,班主任要向校方匯報,由學校依據規章制度辦理,并用鋼性的約束來控制學生的吸煙行為。
二、對學生吸煙現象的控制
1.廣泛宣傳,讓學生認清吸煙的危害,在思想上抵制吸煙
每周要對吸煙的危害進行一次宣傳,通過引鑒典型的科學數據和案例來提醒學生吸煙的危害,并通過被動吸煙的危害宣傳,讓學生之間發揮監督互控的作用,不給吸煙的學生留有空間,以控制學生吸煙問題。
2.樹立正氣,讓校園成為健康成長的場所,用文化氛圍熏陶
從教師做起,實行不吸煙校園管理,教師也不允許在校內吸煙,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來教化學生遠離香煙,抵制吸煙,保持健康。在校園板報內要開辟警鐘臺,以及不吸煙校園的宣傳板塊,通過對吸煙的危害進行宣傳介紹等方式引起學生對吸煙問題的關注,群策群力保證校園凈肅,形成抵制吸煙的氛圍。
3.家長互動,讓學生家長配合學校控制吸煙現象的滋長
對于校方屢次說教作用不明顯的學生要將情況通報家長,由家長與校方一起對學生吸煙問題的緣由和程度進行分析和控制,并重點從心理做起,通過談心,家訪等方式走進學生的心里,并從思想疏導入手,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和學生始終站在一起,共同面對困難,迎接挑戰。
4.懲教結合,讓學生自我疏導思想,控制行為
對于吸煙的學生要以說服教育為先,懲罰為輔,通過勞動懲罰、背誦課文、做義工等方式教育學生抵制吸煙,遠離煙草,并延長教師與學生的接觸時間,指派班干部進行監督等方式對學生進行監控,從多方面控制學生吸煙。
學生吸煙不僅僅有悖社會倫理,更有悖學校教學宗旨以及學生的個人素質和形象,與和諧社會提倡戒煙的要求也不統一。吸煙屬于百害而無一利的公眾行為,雖然損傷的是自己的健康,消耗的是個人的金錢,但對社會的公害也是相當大的。因此,在校園內控制學生吸煙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更有利校園文化的形成。但在教育和控制上,要得法、得當,不能因為說服教育傷害了學生的自尊自愛,使學生產生抵觸心理。發揮德育功能,讓學生自覺抵制吸煙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廖桂香,孫夢霞,付建民.護理路徑在吸煙學生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10(10C).
[2]劉玉榮,楊新峰,王建平.新疆兵團大中學生吸煙現狀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0(9).
(作者單位 湖北省咸豐縣第一中學化學組)
?誗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