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守勇
摘 要:新課程改革以江澤民同志的“三個代表”和鄧小平同志的“三個面向”為指導理念,要求全面加強學生的素質建設和思想道德建設。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該構建優質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堂,采取與學科內容和學生心理相適應的教學模式,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在知識學習、價值觀、情感培養等方面不斷發展。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構建;教學
對于優質高效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在不斷的探索下建立完整的體系。在時間的積累下,對其不斷地豐富和完善,進而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雖然在新課程改革后思想政治教學得到了很大的突破,但仍然有很多的不足和缺點。這就要求教師深入分析思想政治教學中存有的各類問題,力求優化教學模式,構建高效優質的課堂。
一、確立豐富生動的教學模式
高中生的整體年齡處于青春期,所以對外界事物不像小學生和初中生那樣充滿好奇心。而現在的教學模式以考試為主,導致學生整天沉浸在巨大的學習壓力之中,這對學生a的思維造成了極大的限制,最終導致單調乏味的課堂無法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就需要教師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情景,把高中課堂由靜態轉向動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當中。例如,在教學《創新意識與社會進步》一課時,可以給學生播放一段李玉剛的《新貴妃醉酒》,引入“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這一概念,讓學生分析該首歌是從哪個角度進行了文化創新,這樣的創新有什么意義。這類生動的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思想政治的熱情,也能使課堂變得豐富多彩。
二、將信息教學技術與課堂融合
思想政治這門學科由于其固有的理論性和抽象性,給學生的學習和理解過程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模擬教學內容,將抽象的理論變成具體的情景,用視頻、聲音、錄像、動畫等多種手段將文字轉化為場景,拓展學生的思路,解決學生對于枯燥知識的疑惑。例如,在教學《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一課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段《舌尖上的中國》,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樣性。
三、在教學中恰當地激勵學生
在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及時而恰當地鼓勵學生,就會讓學生的內心得到滿足,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效率。為了構建優秀高效的思想政治課堂,讓學生在學習中保持積極性,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優點加以關注,提出表揚。綜合全體學生的自身條件,制訂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讓每個學生都能增強學習興趣。同時,教師不應以成績論英雄,更不能單純因為學生學習不好就提出批評施加壓力,要主動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對學生微小的進步提出表揚,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的目的。
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師應該明確素質教育這一目標,努力優化教學模式,構建高效的思想政治課堂。通過確立豐富生動的教學模式、將信息教學技術與課堂融合、在教學中恰當激勵學生等多種手段,創建豐富多彩的教學課堂,讓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在學習路上的引導者,張揚學生的個性,凸顯學生的價值,重視學生的地位,最終使學生都能發展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薛駟,劉春花.從關注“教”到關注“學”:關于“五環三步高效課堂”教學研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江蘇教育研究,2011(22).
[2]張禮.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課生活化教學理念初探[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0(09).
[3]陳雪珍.關于高中政治教學改革中激發學生主體性問題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1(23).
(作者單位 青海省西寧市大通七中)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