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相
摘 要:小學時期是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小學生作為國家的未來和希望,肩負著民族命運的發展方向,所以小學生的德育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小學生由于年齡偏小,思想單純,其辨別是非的能力相對薄弱,對事物的判斷力尚且不夠明確堅定,使小學生極易受到不良思想和行為的影響,所以作為育人的學校就應該擔負起對小學生德育的責任。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德育的重要性絕對不亞于教授文化知識,品學兼優的學生才是現代教育的成功典范,才是能為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的人才。
關鍵詞:小學;德育;必要性;途徑
在新時代,新教學理念的倡導下,教育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在傳統的教育中,學生的學習成績往往是排在第一位的,這似乎也無可厚非,作為學生,學習好是應該的,而學生的德育常常被放在次要地位,或者處于被忽視狀態。一段時期以來,由于德育被忽視,我們的學生學習成績是優秀的,但是人格、品格卻是分數不高甚至是不及格的,隨之而來的社會問題也逐漸增多,許多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拈輕怕重,自私自利,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不良心態,這樣的學生即使上了大學,讀了研究生直到博士畢業其人格也是不完整的,不符合時代和社會需要的,偏離了主流道德觀和人生觀。所以德育要從小抓起,在小學階段就要向學生灌輸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小就要知榮辱,尊長輩、愛幼小,要培養學生善良、純凈的內心世界,學校和家庭應該聯合起來,為小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氛圍,將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相結合,兼容并包,并且積極發揮少先隊組織和團組織的影響力、號召力、感染力,使學生主動投身其中,成為一個身心都健康的人。
一、小學德育的必要性
小學生是國家寶貴的財富,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肩負著建設國家和促進社會進步的重任。小學時期是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怎樣處理好個人與集體、學習與實踐的關系,以及將來要做“怎樣的人”,怎樣的生活才有意義,這些問題都需要在小學教育中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和解答。小學德育就是要從初級階段為小學生樹立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識,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提高小學生的自身修養,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小學生進入小學,告別了孩提時代,邁進校園,人生歷程翻開了新的一頁,人生道路跨入了新的階段。莘莘學子和家長都滿懷憧憬和希望,小學生步入了知識的海洋,但是在新的時代,學習好已經不是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思想健康、身體強健、全面發展的學生才是未來對社會有益的人才。小學生對新世界、新生活充滿了好奇和興奮,極易受到各種誘惑和不良因素的影響而偏離正確的道路,因此小學德育就要針對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傳播正能量,給予學生更多自我保護的意識,有效抵制不良的社會現象對小學生的影響。此外,在學習和生活中,小學生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惑,學生之間的友誼可能陷入危機,因為學習成績不好而苦惱等。面對小學生出現的生理和心理問題,教育者不能視而不見,在德育中,應該開設專題,對小學生進行積極、高效的心理疏導,解決小學生的精神困惑,以避免小學生的心理出現問題,影響今后的人生。小學是學生新生活的開始,小學生應該在恰當的德育中,開拓眼界,看到五彩的新世界,德育是學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
二、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
學校是小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之一,學校教育對小學生的影響十分重要。小學生的學習態度主要在學校養成。在傳統的教育中,學校教育更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校的升學率,但是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全面發展的人才往往更有前途,更有需求。小學生在學校不僅僅要學習文化課,還要學習與人相處,鍛煉身體和意志。學校的德育不僅僅要在課堂上進行,還要深入到小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在與人相處時,教師應該讓學生樹立寬厚的性格,要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家庭教育在德育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視。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彼栽诘掠矫?,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也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勤勞善良的父母會用自己的言傳身教感染孩子,使孩子從小就有潛在的意識,向父母學習,也會樹立勤勞善良的品質。父母做事嚴謹、認真,也會教育孩子細心、仔細地做事、做人,使孩子樹立一絲不茍、認真負責的人生態度。學生在家庭中受到的影響也會作用于學習當中,認真負責的態度在學習中自然會少馬虎,成績自然會有所保障。反之,生活毫無規律,暴力打罵孩子的父母,其對孩子的心理影響是極為惡劣的。
父母應該與學校一同努力為孩子營造和諧的氣氛,在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的條件下,使小學生的德育更上一層樓,使小學生在小學德育中受益終生。
三、發揮少先隊、團組織的感染力
學校德育的優勢之一就是有少先隊和團組織的引導、領導。小學生年紀雖小,但是思想活躍,性格活潑,對文化課之外的各項活動的參與性相對比較高,并且小學生不同于成年人的最大特點就是不知疲憊,生命力極其旺盛。小學生雖然生理條件不具優勢,但是其內心卻很強大,特別是生長于現代社會的小學生,其心理年齡往往超過了生理年齡,對事物的認知、思考能力也很深入,情商和智商都處于比較高的位置。學校的德育應該充分考慮到現代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對小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德育。小學生往往懷有好奇和好勝的心理,加入少先隊便是對小學生的最好激勵法之一。加入少先隊既是對小學生學習能力和高尚品質的一種肯定,也對小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在少先隊和團組織的指導下,小學生的愛國情感將會得到更大更強的激發,促進小學生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加熱愛祖國,努力進取。在少先隊和團組織開展的各項活動中,小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也會不斷增強,在合作中獲得共贏,促進學生之間的友誼。
中國的少先隊、團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帶有對少年兒童一種激勵和關愛性質的組織。在新的時代,少先隊和團組織依然要銘記傳統,與時俱進,將少先隊和團組織的先鋒帶頭作用發揮出來,在德育中作為重要的輔助,為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起到引航的作用,使小學生在少先隊和團組織的感染、號召下,建立起熱愛祖國的崇高思想和甘于為國奉獻的偉大精神。
小學生的德育在現代物質世界豐富的今天是不可或缺的。在學校和家庭的協力教育和引導之下,小學生才能逐漸獲得抵御各種不良社會風氣影響的能力。隨著世界聯通的便捷和快速,各種負面的因素也開始滲透到校園,學校教育者和家長應該及時溝通,為小學生創造潔凈的校園環境和生活環境,使小學生保持一顆純潔的心靈,與此同時,學校和社會也應該加強對小學生的德育,使小學生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避免負面因素的侵蝕,成為出淤泥而不染的時代新人。
參考文獻:
[1]嚴青.生態理念視角下學校德育發展觀轉變之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2(37).
[2]王呈祥.淺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及學校德育建設[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0).
[3]曾艷.中學社會實踐活動德育效應問題研究:以華中師大一附中為例[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S2).
[4]郝慧穎,裴秀芳.小學生艱苦奮斗精神現狀的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30).
[5]王天江.小學生家庭教育問題及對策[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1(05).
(作者單位 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上戍小學)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