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平
隨著陽光體育活動的普遍開展以及“健康第一”的理念不斷深入人心,傳統的學校運動會也悄然發生改變,以前重競技、重運動能力的運動會向著普及性、大眾化的趣味運動會方向發展,趣味運動能推動學校體育教學的多樣性、特色性和全面性,調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體育運動當中,切實增強學生體質,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趣味運動項目的特點及意義
傳統運動會的項目設置出現競技性濃、趣味性差、少數體育精英在“表演”、其他學生做“看客”的場面。顯然,這背離了舉辦運動會的初衷。趣味運動會則是適合任何人群參加的一項健康運動,其特點主要有:
新穎樂趣 通過多種特制新穎器材,令參與團體感覺新鮮,為視覺、聽覺都帶來更多享受,讓參加項目者更為投入。運動項目簡單有趣,刺激好玩,通過項目概念講解及簡單演示,便可明白項目游戲規則及如何參與,大部分項目與游戲形式結合,趣味性極高。
門檻低,學生參與性強 與傳統運動會相比,趣味運動會更凸顯團體的共同參與,幾十人甚至上千人均可在一場趣味運動上共同參與。脫離傳統運動會只能“多人觀看,少人參與”的不足之處。這些都彌補了傳統運動會上只拼力量、速度的不足,趣味運動項目對體能的要求不高,不論老少、男女均共同參與體會。
氣氛活躍 因趣味運動項目區域要求不高,只需要不大的面積便可進行,觀眾與參賽者的距離很近,場里場外像打成一片。開場、比賽、頒獎整個環節的氣氛都特顯活躍、熱鬧。
可控性強 因為有出色的裁判團體,加以細致的項目規則和有條不絮、環環相扣的項目分數統計規則,讓活動能順利進行。
項目眾多 項目每日都有更新,每日都有創造,使興趣得到充分延續,從而達到鍛煉身體以及團結合作的目的。
項目設置應注意的問題
項目設置應體現科學性原則 各個項目的設置要相互協調,在場地、時間等方面應相互補充,不能沖突。有些項目可能是第一次設置,在此之前可以先測試再定標準,不能憑自己的經驗或感覺,隨便定標準。如筆者所在學校在設置項目時,有教師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集體趣味項目“運球接力”,剛開始憑自己的感覺設置5分鐘、距離30米應該可以。在組織幾個人測試完之后,才發現在時間、距離等方面考慮不充分,而且5分鐘里隊員在不停地傳接球,體力、專注程度上有一定的要求。為了增強項目的趣味性、科學性,后將距離設置為15米、時間為3分鐘,以成功運球最多的隊為勝。改過之后的比賽,趣味性更濃,效果更明顯。
項目設置應注意安全 和傳統的以競技為主的運動會相比,趣味運動項目要求簡單易學,不需要經過專門的訓練,比賽過程中的趣味運動會器材大部分是充氣類、布質類、木質類等器材,降低危險,并且對選手的專業技能也不能有特別要求,比賽規則制定簡單易懂,比賽籌備的時候再充分考慮組織安全問題,以確保每個參賽者的安全。大多數趣味運動項目具有一定的競爭性,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同學們極易淡化安全防范意識。所以,“安全第一”的思想一定要在開賽前對學生講解或強調,對違反規則的行為要處罰,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周密而嚴謹的考慮到各種項目的危險性和誘發因素,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
項目設置要面向全體學生 組織趣味運動會的目的就是以趣味為中心,把參與者對運動快樂的體驗作為首要的理念,在設置項目時要充分考慮到如何讓更多的學生參與,讓更多的學生想參與。
項目設置要有一定的目的性 趣味運動項目選項時要有目的性,趣味運動會項目不僅要注重項目自身的趣味性、吸引性和較高的參與性,還要看重對學生體質和技術、技能的培養和鍛煉,以提高學生的運動水平。選擇時側重運動技能、或身體健康、或對合作精神的培養等。如20個人20個編織袋,在規定地點將袋子連接好形成履帶式“車輪”,再用做好的車輪完成行走20米的距離,看哪隊用的時間最短,比賽的趣味在于團隊合作先完成制作,然后要合作走,這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車輪損毀要修、行走不協調等一系列的問題。學生間相互幫助、相互配合,團隊合作意識定有增強,比賽的趣味性始終貫穿其中。
項目設置可以與親子游戲結合 趣味運動會重在一個“趣”字,如果能和親子游戲結合在一起,其意義必然不同凡響。通過游戲,讓家長、孩子體驗運動的快樂,更加深了家校情、師生情、親子情。學校在元旦時也做了嘗試,分成6個年級組,一年級至三年級設置親子游戲春種秋收、運球投準,四年級至六年級設置滾鐵環、三人四足。游戲結束后,在家長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許多家長體會到不僅要關心孩子的成績,更要關注孩子的健康。
結束語
開展學校趣味運動會,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健康素質,是檢閱陽光體育工程質量的好方法。趣味運動會以人人參與,為團隊出力、添光、爭彩為活動樂趣,為終身體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作為體育教師,一定要積極學習、借鑒、組織、積累趣味運動會的知識。抓住趣味運動會項目“人人參與”、活動“趣味性”強、組織“簡易”、多場地“同進行”等特點,在符合“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導下,讓所有學生在學校運動會的賽場上,展示自我的風采,體驗運動的快樂。
(作者單位:江蘇省儀征市陳集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