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廣權
【摘要】為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我國邁出了試點創建民營銀行的重要步伐。本文通過對民營銀行的特征、發展的必要性與發展路線等方面進行深入闡述,以探究適合我國民營銀行發展的新路徑。
【關鍵詞】民營銀行 發展 必要性 路徑
近年來,政府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相繼出臺。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深化改革決定”更是進一步明確,允許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2014年3月,銀監會宣布首批5家民營銀行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廣東開展試點,市場翹首以盼的民營銀行試點終于“破冰”。隨著金融市場改革的深化,積極推動民營銀行的發展壯大成為一種大趨勢。
一、民營銀行的特征
民營銀行,這是從產權結構方面來給予區分界定的。傳統的國有銀行是由政府部門出資控股運營的,而民營銀行則是由民間資本控股,自負盈虧,自擔風險,可允許國有資本參股,但是經營活動不受政府控制干預。另外,民營銀行又區別于私人錢莊,其必須具備健全的市場化經營機制和公司治理結構,同時應自覺的接受監管部門的嚴格監管,按照現代商業銀行法和公司法組建法人組織[1]。
此外,民營銀行有著先天性的優點,主要體現三個方面:一是產權明晰,其所有權與經營權互相分離,以實現盈利的最大化為目的;二是信息成本優勢,民營銀行對當地中小企業的狀況了解更透徹,可更好的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三是服務理念更靈活,民營銀行與政府分離,可減少許多束縛,靈活的根據客戶的需求改變經營方式,滿足客戶的服務需求[2]。
二、發展民營銀行的必要性
民營銀行具有經營機制靈活、針對性強、效率高等優點,是我國銀行金融體系的重要補充,積極鼓勵民營銀行的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有利于加強競爭、激發市場活力,提高國內金融的整體實力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組織形式主要以國有銀行為主。國有銀行雖有資本技術人才的優勢,但也有機構臃腫、效率低下的不足。民營銀行自身靈活性的特點有助于其搶占空白市場,與國有銀行形成優勢互補,打破銀行業的高度壟斷現象。創建民營銀行帶來的“鲇魚效應”,通過利率市場實現金融資源的市場化配置,而利率市場化將促進銀行業的市場競爭,促進國有銀行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進而提高我國金融業的整體競爭力[3]。
(二)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更好的服務實體小企業
我國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發展潛力和不規范等原因,滿足不了傳統銀行設立的信貸門檻,致使融資需求一直得不到滿足,極大地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壯大。民營銀行的設立,能激活市場資本,降低融資成本,更好的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困境。
(三)更好地吸收民間資本,規范民間金融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民間資金的存量越來越大,但目前投資選擇渠道有限,致使各種缺乏規范監管的民間集資、地下錢莊泛濫滋長。這些民間金融行為普遍利率水平偏高,風險偏大,一旦出現信用危機,對社會影響極大。民營銀行的發展,可利用其自身的優勢吸收民間資本,讓剩余的民間資本通過銀行中介進入實體企業,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另外,民間資本進入民營銀行,更有利于政府部門的監管,促進民間金融活動的健康運行,防范金融風險擴散,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
三、民營銀行的發展路線
與傳統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相比,民營銀行在資本規模、抗風險能力和居民信任度等方面都處于相對劣勢。如何在充滿競爭的銀行業市場中利用自身優勢搶占空白市場,與國有銀行實現優勢互補,是民營銀行發展的關鍵。
(一)結合本地資源優勢,實行區域化發展戰略
民營銀行大部分的資金來源于本地區,資金的運作具有明顯的地區化特征。根據“金融空間結構”效率理論,民營銀行可先立足于本地區,實行地區化發展戰略,這樣可以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目前許多城市信用社和城市商業銀行正在探索這樣的發展道路,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4]。
(二)堅持走差異化路線,專注服務中小微企業
借鑒美國的社區銀行模式,在目前以國有銀行占絕大市場份額的態勢下,民營銀行要想市場競爭中占到一席之地,必須與大型銀行錯開發展,盡量避免同業競爭,補足真空市場。由于各種原因,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居民一直得不到大型國有銀行的重點關注,民營銀行則可根據自身的特點,填補這一塊真空區域。以浙江溫州為例,目前溫州有超過40萬家的民營企業,其中絕大多數為小微企業,這些企業普遍存在融資難問題。區域性民營銀行的設立,若能定位服務小微企業,可幫助其解決融資難問題,又可實現銀行本身的快速發展。所以,走差異化的商業路線,在業務上進行創新,是民營銀行快速做強的關鍵。
(三)依托互聯網金融,加強向網絡信貸的合作轉型
網絡信貸具有無擔保無抵押,公開透明,門檻低,人人都可參與的特點。其創新的發展方式可以滿足中小企業和個人的小額借貸需求,與民營銀行的發展定位很相近。民營銀行通過與網絡信貸的合作和業務創新,利用平臺優勢引入信貸資金的同時,還可將網絡資金逐步引入監管的范圍,避免平臺出現非法吸存與違規行為,這樣既能豐富民營銀行的經營方式,又能規范網絡借貸的金融活動,實現雙方互利共贏。
民營銀行作為我國金融改革的一步重要舉措,意義深遠。我們要根據各地區的特點,差異化的發展本地區的民營銀行,在借鑒已有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大膽地在業務上進行創新,這樣才在充滿競爭的市場中走出一條新路,為國內銀行市場注入新鮮的血液,這也是我們金融改革的初衷。
參考文獻
[1]高楊.對中國民營銀行發展的思考[J].管理觀察,2014(6):62-64.
[2]李文穎.中國民營銀行發展淺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4(7):50-51.
[3]蘇均和,周新輝.中國民營銀行發展的多重思考[J].探索與爭鳴,2014(1):64-69.
[4]盧福財,張榮鑫.中國民營銀行的設立:現實意義、政策選擇與風險防范研究[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4(4):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