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高校固定資產呈現出規模大、數量多、分別廣的新特征,但是我國高校普遍存在思想觀念落后、產權不明晰、資源配置不合理、管理手段落后等問題,為加強固定資產的管理,提高固定資產使用效益,本文從管理模式創新的角度提出了觀念創新、制度創新、體制創新、方法創新等內容,以期構建高校固定資產新的管理模式,應對當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高校 固定資產管理 管理模式 創新
高校的固定資產是高校教學、科研發展的物質基礎,是衡量高校辦學規模的重要指標之一,同時高校的固定資產使用效益又是衡量高校辦學質量的重要指標。然而,目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長期存在監管不善、管理不規范、使用效益低、資產價值失真等諸多問題。隨著形勢的發展,高校必須在觀念上、制度上、體制上等方面創新管理模式,提高資產的管理水平,促進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
一、高校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固定資產管理意識淡薄
由于我國大部分高校資產是由國家財政投資建設、無償使用的體制,形成了高校對固定資產“重投入輕管理”的理念。同時,高校的主要職能是教學和科研,高校領導層往往將大量精力集中于教學與科研上,而忽視對學校資產的管理。在實際資產管理工作中,高校往往存在重購置輕管理,重使用輕維護,重配置輕實用等問題,資產管理者與資產使用者缺乏資產管理意識。
(二)管理體制不健全,資源配置不合理
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涉及資產管理處、財務、審計、教務、科研以及各使用部門,許多高校仍采用傳統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實行多個部門分頭管理的模式,沒有建立起一套針對當前高校多來源、多種類的固定資產管理體制,造成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權力分散、職責不清、管理失控等問題。由于沒有建立統一的固定資產管理協調機構,未能有效共享資源信息,資產的維修和改良、報廢處理以及日常維護等缺乏統一調度安排以及配備完善的制度,以致高校固定資產管理不到位,造成資源的浪費和管理的低下。
(三)資產管理手段落后
信息技術的發展,許多高校都引入了信息化管理,但許多資產管理軟件所用的功能仍停留在統計功能和數據化處理上,沒有業務流程管理和財務核算功能,同其他部門參與互動也比較少。同時,許多資產管理軟件缺乏公用系統,各個單位獨立運行,沒有實現信息流通和共享,不能隨時查詢和獲得學校固定資產動態信息,很難對資產進行實時監控,嚴重影響了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效率。
(四)資產管理缺乏專業素質人員
許多高校目前雖然設立了固定資產管理部門,但缺乏專業的資產管理人才。有的高校資產管理人員是由其他部門調劑而來,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培訓、學習,難以適應資產管理新要求。由于許多高校資產管理還未得到足夠的重視,資產管理人員在職稱評定、職務晉升等方面存在諸多困難,影響其工作的積極性和業務學習的積極性,影響了優秀人才的引進,不利于高校資產管理。
二、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模式創新
(一)觀念創新,樹立成本意識和績效意識
高校領導層必須高度重視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進一步提高管理意識,切實加強監督,把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作為考核高校領導干部和每一位管理人員能力的重要方面。高校領導要更新觀念,要樹立績效意識、管理意識和責任意識。另外,固定資產管理人員自身也要樹立好成本意識和績效意識,自覺認識到固定資產成本管理與績效管理對完善高校管理特別是資產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要做好成本管理、績效管理的宣傳工作,加強對固定資產法規和政策的宣傳、培訓,發動全校師生共同參與到固定資產管理中來,做到人人關心,人人有責。
(二)制度創新,規范固定資產日產管理活動
高校應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建設,完善資產的購置、使用、調配、報廢等各環節的管理制度和程序建設。同時要明確責任,建立相應的懲罰和激勵措施,以促進各項制度的貫徹落實。首先,高校應建立固定資產的購置預算與審批制度,建立固定資產配置管理制度,完善固定資產使用的管理制度。其次,要建立定期清理盤點和資產核銷制度,規范固定資產的報廢和處置制度。最后,高校應有一個科學的管理機制來保障固定資產運行質量,建立健全各種管理責任,落實管理責任和經濟責任。
(三)體制創新,完善管理體制,實現資源整合
要解決高校資產管理中出現的多頭管理和責任主體缺失的問題,建立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堅持管理體制創新。例如,高校可以采取“校院兩級管理模式”,也可采取“高校資產管理部門-資產歸口院系-資產具體使用部門”三級管理模式,以保證資產層層有管理,層層有責任,相互協作,相互制約,保證資產有效使用,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四)管理方法創新,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提高管理水平
信息化管理能優化資產管理的業務流程,保障內部信息傳輸流暢,實現資源的共享。同時,能將資產管理由靜態管理變為動態管理,由事后監督變成事前監督、實時監督。高校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優勢,完善固定資產系統和相關流程,在全校范圍內實現信息共享、資源共用,以便更好地為高校的教學、科研工作服務。
三、總結
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涉及面廣,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而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模式的創新探索才剛剛起步,應該說任重而道遠。高校必須堅持不斷探索和研究,努力加強固定資產的管理,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益,保障固定資產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促進高校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薛會英.用企業思維談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創新模式研究[J].企業導報,2014年第01期.
[2]朱麗霞.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模式創新探討-基于績效視角[J].現代商貿工業,2012年第19期.
作者簡介:金慧霞(1980-),女,湖南株洲人,會計師職稱,所在單位: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研究方向:高校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