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峰
摘要:查閱國外相關的文獻資料,對文化選擇在球員跨國流動中的作用機制進行充分解析。研究認為:精英球員已經從成熟的本地球員變成了有成就的遷徙球員,以及一些本土球員。軟實力的目標使得國家需要在國家排名上以及體育產業中保持競爭力。
關鍵詞:體育社會學運動員跨國流動
1、以亞冠聯賽比賽為分析案例
針對首爾FC防守存在的難題,恒大應以對手相對薄弱的右路為主要突破口,盡力向對手施壓。當然恒大的殺手锏遠遠不止犀利的穆里奇這么簡單。不過即使后防的陣容齊備,原本首爾在防守端也是存在著不少的漏洞的,譬如中后衛與邊后衛之間兩肋的防守能力和補位意識明顯不足,而球隊在右路的防守相對左路更為薄弱。加上5號車杜里停賽,頂替車位置的是早已失去主力位置前韓國國腳崔孝鎮,在首爾對陣蔚山現代一戰中,崔的體能和發揮并不理想。比賽過程中可能更需要右前衛的21號高堯韓不時退回后場參與協防才行,這種狀況就大大減少了高在前場的威脅力,也是首爾FC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包攬亞冠總射手榜前兩位(穆里奇13球、孔卡8球)、近六輪比賽于射手榜前三位(穆里奇7球、孔卡6球、艾爾克森4球)、淘汰賽階段6戰全勝進19球失3球等等一大堆的數據,足以證明今年亞冠的恒大已經全面爆發。其實如今的廣州恒大與去年參加亞冠時相比在綜合能力上大有提高,有俱樂部先進的管理模式,有世界水平的教練團隊,有球隊磨合的進一步完善,有堅強的后勤保障,有熱情支持的球迷等等因素,使恒大在多線作賽中均有良好表現。
2、文化選擇在球員跨國流動中的作用機制
在某個社會體育的發展同樣依賴該社會在具體體育項目國際排名中的排名。欠發達的非洲國家在全球體育重組中人才的利用上會遜色于較發達的國家。在研究精英運動員遷徙對外交政策的影響中,有必要討論體育產業。在討論外交政策的形成與實施過程中,以及理解國家在全球化世界中角色的轉變中,可以使用“現實政治”到更加“基于倫理”的研究方法。我們首先考慮體育產業,然后考慮外交政策是怎么形成的。考慮到國際體育比賽中的國家名聲,我們就不會驚訝體育的國際排名了。雖然這可能是個重要的問題,但它并不適合哲學文章,因此我只強調這方面在哲學層面上的問題。在我的論述過程中,我的重點是新加坡的例子。但這并不是把這個國家單獨拿出來說事兒,而是仔細研究一個國家采用的方法的本質和采用這種方法的理由。新加坡的例子提供了一個完整的背景,借此我的討論才得以具體化,研究這個事例對一個國家不同方面的影響。
今日,NBA已經確定英國、亞洲的籃球市場作為其擴展業務的新增長點。這種改變帶來了沖突,一方面新的俱樂部雇主以及他們的附屬人員美國運動遷徙者要求為觀眾提供商業產品“展示”給觀眾,另一方面英國籃球協會(EBBA)期望為英國籃球長期的勝利奠定基礎。隨著比賽越來越屈服于經濟目標,球賽的成功同市場價值相聯系。這就是為什么俱樂部的生存能力越來越依賴于來自觀眾、贊助商以及媒體的收入。在過去的30年間,英國籃球發生了重大變化。精英球員已經從成熟的本地球員變成了有成就的遷徙球員,以及一些本土球員。他們希望這種“娛樂形式”可以比贊助、媒體報道、出席嘉賓人數增加,以及球隊競爭力提供獲得的利益還要多。體育產業包括多個方面,即結構的、機構的、意識形態的以及文化的,由幾個主要群體組成,包括國家機構、跨國公司、非政府組織以及體育協會。體育產業的組織結構至少涉及到4個元素,即體育醫療、體育科學、支持體育科學的項目,以及優秀的地區和國家發展中心。
例如新西蘭通過打造“帆船之都”來擴大奧克蘭的影響力,以及在2011年舉辦世界杯橄欖球比賽來擴大新西蘭橄欖球協會的影響力。在同新西蘭競爭舉辦權中,日本聲稱比賽就是一種“世界大團結”。事實上,取得舉辦權不僅依賴于國家地位,還依賴于國家在體育、獎牌數量、體育明星以及體育人才引進上所做的投資。新西蘭需要考慮主要俱樂部的投資、三國賽的發展以及12強俱樂部的發展,舉辦城市不僅要成為旅游目的地,還要吸收“本地球員”和外來球員。如果使用“現實政治”的方法來應對這些比賽和外教政策也還是可理解的。
但是軟實力的目標使得國家需要在國家排名上以及體育產業中保持競爭力,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使得體育作為一種社會粘合劑將各個國家聯系在一起。將國家和民族聯系在一起成為了國家政策不言而喻的標準,在英聯邦運動會上新西蘭和澳洲之間長期的競爭關系充分體現了這一點。解決這種下滑趨勢的方法可以依照卡塔爾采用的方式雇傭非洲運動員,一個真正的“全部都是黑人”的運動隊伍。這種舉措又讓人想起了左拉·巴德以及她在有爭議的情形下獲得了英國護照。這種方法可以避免敏感問題比如說國籍、公民身份標準、內部政治身份以及同他人的外部關系,新西蘭通過建立不同的關系接納不同的人。但是這種方法同橄欖球聯合會已經采用的方法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參考文獻:
[1]黃璐,郭超,蘭健.應理性看待新世紀新階段中國體育“海外兵團”現象[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10).
[2]黃璐,蘭健. 中國體育“海外兵團”開發的戰略意義[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5,24(5).
[3]黃璐.世界足球主要聯賽球員國際流動特征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1,28(5).
[4]李濤.第14屆歐洲足球錦標賽決賽階段進球特征分析[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2,(5).
[5]黃璐.足球運動員國際流動問題的爭論焦點和兩難困境[J].浙江體育科學,2013,35(5).
[6]黃璐.運動員跨國流動的文化邊界問題——李娜澳網奪冠的身份政治釋義[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4,30(1).
[7]丁青.2012年歐洲足球錦標賽4強球隊攻防特征比較[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