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旗
摘 要:無論是從學生的健康成長,還是從民族的利益、前途和國家的發展需要出發,思想品德課都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見,思想品德課在教育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應該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盡管如此,思想品德課的教學現狀卻不容樂觀,還普遍存在著教師難教、學生厭學的現象。
關鍵詞:學生主體;教學模式;積極性
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發散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教學的趣味性
新課程標準突出強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由被動接受學習到主動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大力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求教師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為學生提供環境和氛圍,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使學生依靠自身的自主性、能動性得到提高和發展。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教師必須了解學生,從學生的知識、能力、興趣、情感等實際出發,尊重科學的認知規律,激發學生觀察、分析、思考、探索的興趣,使學生由被動接受式學習轉變為主動積極學習,調動學生的內在動力,促使其全面發展。教師要在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努力改變傳統的落后的教學模式,開創思想品德課教育教學的新局面
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是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達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師生共同參與、平等對話、互相合作、自由表達,彼此交流情感、體驗、觀念,共同發展的目的。教師要摒棄“師道尊嚴”的舊思想觀念,放下架子,走到學生中間,和學生平等相處,和學生建立一種平等的朋友似的關系,使學生體驗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寬容,以此來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探索求知的愿望、開拓進取的人生態度。要改變過去的以教師講為主、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的落后的教學方法,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實施教育現代化管理,師生互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之,教師要樹立新的教學理念,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早日成為國家建設的合格的接班人。
(作者單位 吉林省梨樹縣教師進修學校)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