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世新
摘 要:在對學生進行小學品德與社會課中的情感教育時,應當注意要靈活應用教學手段。小學品德與社會課是針對于認知、激情、明理、導行這四個方面所開設的課程,目的是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學習掌握道德知識。
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課;重要性;教育方法
一、小學品德與社會課中情感教學的重要性
現今社會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二十年的前人們根本想象不到今天的生活。在這樣一個物欲橫流的社會大環境中,人們的生活方式和他們所接受的傳統教育在遇到“信息爆炸”的科技社會時,價值觀會受到極大的沖擊。未成年犯罪率的升高,未成年人的暴力行為在世界上普遍發生,所以這引起了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要加強未成年的思想道德建設,尤其是在培養正常價值取向的小學教育階段,要在小學課堂中多開展一些道德教育活動。
二、情感教育的方法
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小學品德與社會課中的情感教育時,我們應當注意靈活應用教學手段。不可生硬地只照著書來講。這里有3種情感教育的方法,它們分為是“榜樣力量”“擴大信息”“升華情感”。第一種方法“榜樣力量”,就是教師在日常授課時要注意宣傳著名的革命領袖和英雄人物。還要讓學生記住這些革命領袖和英雄人物的光輝事跡和一些感人的生活細節。還要讓學生們從革命領袖和英雄的的故事中學習,不僅僅要去學習他們的精神,還要使他們在故事中,對革命領袖和英雄產生熱愛的情感。讓學生從小就對黨、對國家產生強烈的正義感。第二種方法“擴大信息”,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去動員學生根據下節課所講的課本知識來提前收集一些資料?;蛘咴谝还澱n結束之后,教師還可以進行課后的延伸。開闊學生的視野,這樣可以幫助增加學生的知識量,幫助他們正確地去了解社會,認識世界,從而增強他們的情感體驗。第三種方法則是“升華情感”,小學的品德與社會課中的情感教育應當與各個活動聯系起來,比如,班級教學、校內運動會、課外活動等。這樣在活動中將教育與科學結合到一起,就是讓學生積極地參與活動,目的就是要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辱感、責任、價值觀。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督促他們全面發展,不只是在學習上進步,更要使他們樹立誠信的價值觀,讓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發揮真正的作用。
參考文獻:
劉玉珍.小學思想品德課中的情感教學簡論[J].青年文學家,2009(14).
(作者單位 重慶市武隆縣鴨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