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愛文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人師表”是教師最崇高的榮譽,也是教師的神圣天職。中小學教師擔負著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特別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責任?!敖逃呦仁芙逃?,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才能勝任人民教師的歷史使命,無愧于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我區從2000年以來對教師招聘形成了一套較嚴格的制度,對新任教師的培訓也有一整套規范的模式,對管理和模式也在不斷創新,我在對新任教師的培訓和管理中也發現了不少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不斷改進我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大多數新任教師在校已經學過師德修養方面的理論知識,但如何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把道德理論創新作為重點,以求師德教育與時俱進,開創師德教育的新篇章成為新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特別是大量非師范類畢業生從事教育后更需要補充學習這方面的理論知識。
中國歷來把人才的標準定為“德才兼備”,當德與才有些差異之后,在人的心目中評價的標準多偏向于“德”。作為培養人的人——“教師”德的要求更應放在首位。大文學家韓愈就指出教師的責任“傳道授業解惑”。可見,教師的德行在教育中是占首位的。教師應是有教養的典范,應身體力行地幫助學生養成品德甚至于美德。因而,教師個人的學識魅力以及人格魅力是師德建設的重中之重。
教師職業道德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過程中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內心信念、職業要求和思想感化的力量調整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家長、教師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比較穩定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培養新教師自覺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也是師德規范的首要要求。結合現實把理論放到實際的事例當中,讓他們能體會到學習法律的重要性和具體可操作性,特別是新任教師培訓中,組織嚴密并逐步加入新的培訓內容“讓每位新任教師走進學校,實地參觀學習”。新任教師置身于學校,通過聽示范課、評課研討、討論交流,與學生面對面,親歷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感受學校教學的各個環節,體現與時俱進的科學內涵。
一、培養新任教師對教育事業執著的追求和獻身的精神是師德建設的思想基礎
從執教起,對教師這一職業就有充分的認識。那種只求穩定職業,旱澇保收的想法,甚至是“拜金主義”“仕爵主義”觀念,是不能把教育當成事業來做的。更不會像陶行知先生那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因此,新任教師要時刻樹立“投身教育事業,終身無悔”的思想。學校也必須倡導執著追求和獻身精神?!笆裁礃拥慕處熅蜁惺裁礃拥膶W生”也許這句話并不全面,卻能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要想教育好學生,首先應該嚴于律己,以良好的形象、文明的言行為學生做榜樣,用行動去教育學生。
二、培養新任教師關愛學生是師德建設的基本要求
教育工作不同于其他,是關系國家未來發展的工作。中小學教育工作是發展建設的基礎,是需要用愛鑄就的大廈。只有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使教育發揮最大的作用。愛學生是師德的根本。教師愛學生體現在“嚴”“慈”上。常言道:“嚴師出高徒”。面對獨生子女成群、單親家庭孩子越來越多的現狀,不嚴格要求訓練,難以培養出可靠的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設者。對學生不嚴不行,嚴要有度,要剛柔并濟,度的關鍵是“慈”,是對學生要關心、愛護、寬容、尊重。充分尊重學生,使他們充滿自信,真正關心學生的學習、成長、進步,使他們全面發展。
三、培養新任教師率先垂范是師德的核心
教師的行為無時無刻不在感染著學生。教師要遵守社會公德,言語規范健康,衣著得體,作風正派,處處以身作則,身教勝于言教。把學生當成活生生的社會中的一員,必然會帶來學生的敬佩聲,隨之而來的是學生用自己遵守紀律的行動回報教師。“教育無小事,處處見人心”,凡要求學生做的自己必先做到做好。要求學生講文明懂禮貌,教師自己言談舉止切不可魯莽;要求學生遵守行為規范,教師應自覺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特別是《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教師抵制有償家教。很多教師在課堂上不好好教,利用職務之便強迫學生到家中補課,借機向學生收費。要求學生,而自己又不身體力行,反而胡作非為,學生就認為這樣的老師言行不一,出爾反爾不可信賴??鬃诱f:“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正說明這個道理。
四、培養新任教師教好書育好人是師德建設的關鍵
一個學識淵博、業務精湛、教學效果好的優秀教師一定會受到學生的尊敬和信任,學生就會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沒有過硬的業務技術,那么為人師表就沒有基礎,教書育人也將成為空話。在知識的海洋里教師如同一葉扁舟,長年累月的航行其中,將一批批渴望成才的求職者送達理想的彼岸,無怨無悔。浪頭上行舟,難免驚心動魄,但也有欣慰與歡暢。我們無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個濫竽充數的教師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暮光聚焦的神圣講壇。所以,教師要有進行教育所需的扎實而寬厚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要透徹地懂得所教學科。僅熟悉教學大綱和本學科內容是不夠的,教師的知識應比這寬廣得多。
“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自己不單單是為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應是教育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五、培養新任教師終生學習的理念是師德建設的方向
作為傳授知識的教師不能固守自己原有的知識,應主動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為教育教學注入新鮮血液。具備這一點必須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不僅利用好學校提供的機會,還要自己擠時間學習,讓自己跟上時代的步伐。
21世紀要求創新型人才。教師思維僵化呆板,培養出的學生創新意識相對淡泊,這要求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不斷學習,教師不斷接受新的知識,才能使自己思維活躍,教學方式不斷改變。改變教學方式不只是改變教學方法和教育觀,要改變教師對人生的看法。教師的人生態度正確,教學中才能發揮自己的個性,教學的思維模式才會變化,才會在工作中培養出與時代合拍的創造性人才。
新任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的培養必須從建立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做起,要建立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教育行政部門、學校以及社會共同的努力。更需要通過培訓、規范及學校長期積淀下來的優良的人文氛圍的熏陶。只有這樣扎扎實實從上到下、從思想到實踐不斷完善和發展才能使新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得到最大的提高。
(作者單位 太原市小店區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