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奧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的當下,各種生產要素在世界范圍內流動,順應時代的發展,跨國公司林立。而在這其中不少跨國公司憑借其強大的資本,在某方面的技術優勢,占據的市場份額,在一個產業或者市場上形成壟斷。這時國家政府或國際組織會頒布《反壟斷法》對企業壟斷行為的干預措施。我國在2008年8月才正式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2014年我國的反壟斷執法正處在6年以來的高峰期,多個行業開展反壟斷調查。
【關鍵詞】外貿 反壟斷 市場競爭
一、引言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給予了企業更多機會和空間,但與此同時激烈的競爭中,大企業往往憑借自己在經濟上的優勢,不斷排擠和吞并中小企業,使生產資料、勞動力和勞動產品的生產日益集中于自己手中。這部分的少數企業可以直接控制和影響行業市場,形成壟斷。這種壟斷會改變原有的市場競爭,阻礙經濟發展。各國會相應采取嚴厲的立法,來干預市場結構和企業行為。
二、我國的貿易現狀
據統計2013年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高達4.1603萬億美元,同比增加7.6%。這也是中國首次突破貿易總額4萬億美元這一歷史大關。截止2012年底,目前世界500強公司中已有約490家在中國投資,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的研發中心,地區總部等功能性機構已經達到1600余家,跨國公司與中國企業的合作也逐漸從最初的加工裝備,發展到設計研發,從東南沿海延伸到中西部地區。
三、為什么開展反壟斷調查
在早期,為了招商引資,以優惠的政策吸引跨國公司,我國對反壟斷沒有采取措施。但是其中是存在著各種壟斷的現象的。近些年,我國在開始關注,2007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次年我國正式施行《反壟斷法》,到今年為止才開展了8個年頭。相比于我國的貿易總額、跨國公司的規模、經濟發展速度,我國反壟斷的進程才剛剛起步,并且迫切的需求發展、完善。
在看看我國在國際貿易上的遭遇:成為了貿易大國的中國,已連續十數年成為世界上遭遇反傾銷,反補貼,反壟斷最多的國家。據WTO統計,年上半年,中國遭到32起新發起反傾銷調查,比位居第二的美國和中國臺北(6起)多4.3倍,比同期(23起)增加了9起,增幅高達39%。為了壓制中國商品由于在價格優勢在市場上占據的份額,歐洲和美國發起反傾銷調查限制中國產品出口的數量,罰款迫使企業提高產品價格,以此來減少中國商品在其市場上的競爭力,為本國企業提供了便利。
四、反壟斷大事件
2013年8月合生元等6家乳粉企業因違反反壟斷法,限制競爭行為共被罰約6.7億元,成為我國當時反壟斷史上開出的最大罰單。惠氏、貝因美、明治等3家企業因配合調查、提供重要證據,并積極主動整改被免除處罰。
2014年8月份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日宣布,對日本住友等八家零部件企業價格壟斷行為依法處罰約8.3億元,對日本精工等四家軸承企業價格壟斷行為依法處罰約4億元,合計罰款約12.4億元。
2014年5月底,發改委網站公布的《部分眼鏡鏡片生產企業維持轉售價格行為被依法查處》消息顯示,接到群眾舉報,查實了一些生產企業存在限制下游經營者轉售價格的排除競爭行為,近期責成北京、上海、廣東三個地方價格主管部門依據反壟斷法進行了處罰,共計罰款1900多萬元。
可以看出我國近些年在反壟斷的進程上開始大刀闊斧的實行,在進口汽車產業和進口奶粉上進行反壟斷調查和處罰。我國的反壟斷事業正在慢慢走向成熟。
五、企業應該如何看待反壟斷
在中國,超過一半的進出口額是由外資企業實現的,但是反壟斷法并不是只針對于外資企業。同時,也是為了限制具有市場壟斷地位的國有大企業和通過協議制定商品價格的中小型企業。應該平等且廣泛地進行適用。反壟斷法的適用范圍不能單一的以資金的來源作為評判的標準,而應當在反壟斷法下進行非歧視地適用。但在華的外資企業更要要注意防止產生反壟斷違法的風險,因為各國市場有不同的規定,比如因其占據的市場地位和某些商業習慣而產生的反壟斷法律風險的問題。
國有企業由于國家政策的扶持,同樣也面臨反壟斷調查的風險問題。不論是境內的、還是境外,國有企業都只有認真理解反壟斷法的基本原則和規則的基礎上才能更有效地發展。國有企業的目標不只是要在國內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更大的志向是走出國門,走向國際,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力。如果單純依賴產業政策的優惠之助來發展自身,成為跨國性大企業的目標是難以實現的。同時,在進入國際市場后會更多地參與到國際競爭,國有企業也要遵守各國和國際組織制定的反壟斷法律制度。
而中小民營企業因為規模小,迫切需求發展,應當利用競爭法保護自己,通過技術創新和競爭來壯大自己。如在《反壟斷法》框架內來解決不公平高價的問題、上游的供應商、下游的銷售的排斥和剝削問題。在面對外資企業和國有企業的競爭中,學會保全自我,逐漸發展。
六、結論
反壟斷法通過規范壟斷和限制競爭行為來調整經營者相互競爭關系,預防和制止壟斷行為,保護市場公平競爭,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維護消費者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經濟健康發展。我國身為一個貿易大國,反壟斷的進程應當與我國的外貿規模相符合,市場競爭才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跨國公司來華建廠,外資進入中國市場,在鼓勵競爭的同時也要保護國內的中小型企業的發展。
在面對國際大公司,國內行業應該通過并購、合資等形式進行整合,鼓勵企業通過創新提升競爭力,畢竟,避免被搶占市場份額形成壟斷企業的最佳方式是通過技術、經營和管理理念的進步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王方,全偉.《國際貿易發展趨勢與我國企業的策略》.2009年.《國際經貿探索》第一期.
[2]黎國英.《進出口貿易》.中國物資出版社.2008年.
[3]黃勇.《反壟斷法實施對中國外貿影響幾何》.《國際商報》.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