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
【摘要】我市的農村土地使用產權制度改革,其動因源自破解“三農”發展資金、土地使用效率等瓶頸難題的迫切需要。自2008年5月份開始,市政府組織開展了對農村土地流轉、農業規模經營等一系列“三農”問題的“百日大調研”活動。通過調研發現,土地、資金問題是農業農村發展的基本問題和主要制約瓶頸。于是,盤活現有資源,解決農地財產化、物權化以用來融資,便提到了重要議程。
【關鍵詞】金融 農村土地 使用產權制度
在土地所有權、農民承包權、農地性質“三不變”和保障持證農民對土地的轉讓、收益、抵押權“三保障”的原則下,推行了以發放農地使用產權證、成立農地使用產權交易所、發展土地合作社等“三位一體”為核心的農村土地使用產權制度改革,賦予農村土地使用權財產化權能,并允許其抵押貸款融資,盤活農村土地資本,解決農業規模經營的資金瓶頸難題。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入和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如何改造傳統農業,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是新時期各級推進“三農”工作必須解決的重大課題。為此,2008年我市在全國率先開展了農村土地使用產權制度改革探索,成立了第一家農村土地流轉合作社-山亭徐莊土地合作社,得到中央、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并被列為國家農村改革試驗區,這為全面提高我市“三農”工作水平,加快現代農業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步伐必將發揮重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社會主義新農村和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離不開資金投入,而在資金投入上不可能完全依靠政府資金,金融資金乃至社會資金應該成為支持“三農”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主要資金來源。2012年4月12日市委書記在全市國家農村土地改革試驗區建設暨農村工作會議上,要求各級政府要設立改革專項資金,研究成立專門為“三農”服務的融資擔保公司,為銀行解決后顧之憂,緩解“三農”發展的資金瓶頸制約。正值此景,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高屋建瓴,決定成立棗莊市金土地融資擔保有限公司。金土地公司的成立必將有效緩解全市“三農”貸款和擔保的難題,對于推進和完善農村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具有重大的作用。
一、公司概況和職責
棗莊市金土地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原則進行組建和運營,由市政府法人資格的魯南(棗莊)經濟開發投資有限公司作為投資主體,同時積極邀請和吸納區(市)政府進行參股。注冊資本10000萬元人民幣,其中各區(市)合計出資600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60%;市級出資400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40%。
棗莊市金土地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主要是為農村土地使用產權制度改革、國家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提供法律、法規和政策允許的信貸、融資、租賃、票據貼現等相關的擔保服務。2012年11月1日,市金土地公司成立。公司設有董事會、監事會和綜合部、業務部、風險部三部,現有專職工作人員15人,市公司9人,市中區辦事處1人,嶧城區辦事處1人,山亭區辦事處1人,臺兒莊區辦事處1人,薛城區辦事處1人,滕州市辦事處1人。另外,五區一市各明確一名執行董事。市政府要求“金土地融資擔保公司要不斷壯大自身實力,為破解三農貸款難的問題作出積極努力”。
公司成立后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站在統領城鄉發展、建設幸福棗莊的高度,當好銀企合作的橋梁和紐帶,努力擴大擔保規模,切實解決全市“三農”貸款難和擔保難的問題。在具體工作中,著重做了以下工作:一是以融資擔保為手段,以安全性、合法性、效益性為基本原則,以誠信經營、服務改革、穩步發展、創新高效為經營理念,以堅持市場化運作、資金保值運營、防范風險、平等自愿為原則,積極與各金融機構及擔保業務對象建立了相互信任、互惠互利的關系,大力支持全市農村土地流轉改革和新農村建設。讓土地活起來,讓農民富起來。二是加強了制度建設,規范擔保業務程序。認真按《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的相關規定,加強制度建設,完善擔保業務管理辦法,做到依法依規、謹慎擔保、誠信擔保。不斷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最大限度地規避擔保業務風險,充分發揮擔保公司的產業引導作用和規模效應作用;三是引導農村加快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公司積極營造“誠信為本”的信譽氛圍,通過大力宣傳、積極推動涉農信用環境建設,提高涉農信用意識,促進擔保機構和擔保業務的信用健康發展。
二、2013年擔保貸款業務開展情況
(一)擔保貸款業務操作規程和形成的文本資料
1.操作規程。棗莊市境內的農村土地流轉合作社,以土地使用權屬證和地面財產物權作抵押,向銀行提出貸款申請并同意受理后需要擔保的業務,金土地公司受理并告知擔保貸款事項。
貸款銀行和金土地公司受理后,聯合農經局一同到申貸合作社實地考察,形成書面考察材料(包括實地拍照)。考察材料需載明以下內容:
(1)申貸合作社理事長個人相關信息,申貸金額、期限、用途;
(2)實地考察后的意見,是否給予貸款和貸款金額、期限,考察人員簽字、蓋章;
(3)反擔保單位相關資料。
金土地公司召開擔保審查委員會會議,聽取駐區(市)工作人員對申貸合作社實地考察情況的匯報,對申貸金額、期限作出決定,同意后審查人員在相關材料簽字,然后通知銀行發放貸款。
(二)擔保貸款業務操作規程完成后形成的文本資料
1.申貸合作社與銀行之間。主要內容有:(1)流動資金借款合同(主合同):貸款金額、期限、用途、利率、還款來源等;(2)抵押合同,以土地流轉使用權屬證或以財產物權作抵押的相關資料。
2.金土地公司與銀行之間。主要內容有:(1)簽訂《擔保承諾函》,是否擔保,擔保金額、期限等;(2)簽訂《保證合同》,風險連帶責任共負,經協議后按8:2比例各負。
3.金土地公司與申貸合作社之間。主要內容有:(1)簽訂《保證合同》,合作社繳納保證金(貸款金額的10%)和擔保費(根據擔保期限而定);(2)簽訂《信用反擔保合同》,審核反擔保單位相關手續。
(三)擔保貸款業務進度
1.總量。從公司成立至2014年6月30日,公司已為全市111戶農村土地流轉合作社累計擔保貸款金額為16125萬元。
2.分類。1.種植(糧食、蔬菜、木耳、香菇、馬鈴薯、果木)合作社101戶,擔保貸款13505萬元;2.養殖(畜禽、魚類)合作社9戶,擔保貸款1620萬元;3.農家樂土地流轉觀光合作社1戶,擔保貸款1000萬元。
3.區(市)情況。市中區12戶,擔保貸款2270萬元;嶧城區16戶,擔保貸款2360萬元;山亭區16戶,擔保貸款2690萬元;臺兒莊區24戶,擔保貸款2675萬元;薛城區22戶,擔保貸款2470萬元;滕州市21戶,擔保貸款3660萬元。
由此,我市在全國率先探索開展的以土地使用權資本化為特征,以“一證一所一社”為核心的“三位一體”的農村土地使用產權制度改革,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2461家,以土地為紐帶的合作社達到843家,規模經營土地44萬畝,累計利用農地抵押貸款3.7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