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服務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加快服務業發展對于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因此,本文分析在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過程中,服務業發展及金融支持的基本情況和存在的問題,通過分析并結合實際情況,對在經濟轉型時期,如何根據經濟發展的特點和要求,不斷完善金融體系,充分發揮出金融支持服務業的支撐作用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詞】金融支持 服務業 政策 研究
服務業一般是指生產和銷售服務商品的生產部門和企業的集合,是服務產品生產和經營的行業,即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除第一、二產業以外的全部第三產業和第一產業中農林牧漁業服務業,由于農林牧漁業服務業所占比重較小,一般情況下服務業即指第三產業。服務業是隨著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發展,繼商業之后產生的一個行業,它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2013年,我國服務業占GDP比重及其對增長的貢獻均超過第二產業,成為經濟運行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和新的增長動力。同時,在城鎮化水平提高、居民消費升級、制造業轉型發展的背景下,生產和生活性服務需求擴張潛力巨大,服務業仍將保持快速發展態勢,這對經濟增長、經濟運行以及對外經貿合作模式等方面將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一、保山市服務業發展現狀
近幾年來,隨著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保山市服務業邁入快速發展期,針對服務業發展現狀,保山市及時出臺了《關于加快轉型升級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意見》,提出了著力擴大消費需求、加大對外貿易進出口獎勵和金融支持力度,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等政策措施,有效提升了服務業發展水平,初步形成了“以商貿流通為基礎、金融房地產為支撐、旅游休閑為亮點”的產業架構,已成為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全市服務業呈現出健康穩健發展的態勢。據統計:2014年上半年,保山市實現生產總值(GDP)204.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5%。其中:服務業增加值達85.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1%,增速位居全省第2位,比一季度提高5.7個百分點,比全省高出2.4個百分點,對GDP的貢獻率為44.5%,拉動經濟增長4.7個百分點。
(一)傳統服務業保持平穩發展態勢
近幾年來,保山市通過加快培育和完善市場體系建設步伐,有效提升了服務業的檔次與品位。全市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商貿、餐飲和住宿等傳統服務業持續保持增長,建材、家具、五金等市場載體均實現規?;洜I、品牌代理、名品專賣,集約化經營逐漸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傳統服務業正在向經營多元化、服務標準化、檔次品牌化方向發展。同時,隨著全市經濟的快速發展,住宿餐飲業異軍突起,集住宿、餐飲、娛樂等服務方式為一體,極大豐富了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據統計:2014年上半年,保山市完成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2.2億元,同比增長13.1%,占服務業比重達14.3%;完成批發零售業增加值18.1億元,同比增長8.8%,占服務業比重達21.1%;完成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9億元,增長6.5%,占服務業比重達10.6%。
(二)新興服務業逐步壯大
近幾年來,保山市積極推進旅游與文化、城鎮、生態、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旅游業轉型升級和國際化進程,大力發展生態及鄉村旅游,扶持一批特色旅游村、旅游農莊,規范提升“農家樂”經營服務水平。騰沖旅游標準化全國試點縣建設通過驗收,火山熱海5A級景區創建通過省級專家初評,跨境旅游異地辦證獲得國家批準。騰沖瑪御谷悅椿溫泉村、云峰山養生度假村、龍陵珠寶城等一批旅游重大建設項目建成運營,有力促進了金融、房地產、文化娛樂、旅游等新興服務業的發展。據統計:2014年上半年,保山市完成金融業增加值6億元,同比增長18.1%,占服務業比重達7.1%;完成房地產業增加值5.6億元,同比增長7%,占服務業比重達6.5%;完成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12.8億元,同比增長23.8%,占服務業比重達14.9%;完成非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21.7億元,同比增長2.7%,占服務業比重達25.4%。
(三)社會消費品市場持續活躍
近幾年來,保山市切實加快現代市場體系建設步伐,認真落實國家促進消費的政策措施,不斷提高城鄉居民消費預期,增強社會消費能力和意愿。努力促進餐飲、住宿、購物等服務性消費增長,著力培育住房、教育、文化、醫療等消費熱點,大力發展社區商業、物業、家政、養老等便民服務,加快形成一批拉動力強的消費增長點。據統計:2014年上半年,保山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3億元,同比增長12.8%,較一季度回升0.5個百分點。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6.3億元,同比增長12.6%;鄉村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6.8億元,同比增長13.2%。2014年上半年,保山市完成服務業投資24億元,同比增長1.4%,占全市投資總額的13.4%。
(四)服務業項目投資穩步增長
近幾年來,保山市不斷加大對交通、電力、能源、房地產開發、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投入,積極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不斷優化綜合超市、農貿市場、批發市場等商業網點布局,加快培育金融保險、信息服務、物流快遞、電子商務等產業,著力打造滇西現代物流中心,服務業投資呈現穩步增長態勢。據統計:2014年上半年,保山市完成服務業投資24億元,同比增長1.4%,占全市投資總額的比重達13.4%;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33.72億元,同比增長27.3%,占全市投資總額的比重達18.78%;完成交通運輸業投資16.49億元,同比增長31.5%,占全市投資總額的比重達9.18%;完成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26.3億元,同比增長49.4%,占全市投資總額的比重達14.65%。
二、保山市金融支持服務業發展現狀
(一)服務業信貸支持力度逐步加大
近幾年來,保山市各級金融機構按照突出發展現代服務業,壯大發展新興服務業,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開拓服務業發展新領域的總體要求,在認真貫徹落實貨幣政策調控的基礎上,根據地方經濟發展實際,結合各自的業務特點,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完善金融服務功能,構筑與服務業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化金融服務體系,為發展全市服務業提供強有力的金融保障和信貸支持。據統計:2014年7月末,保山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418.36億元,比年初增加49.58億元,增長13.45%;同比增加70.35億元,增長20.21%。其中:服務行業貸款余額達124.16億元,比年初增加15.11億元,增長13.86%;同比增加47.07億元,增長61.06%。服務業貸款占各項貸款余額的比重達29.68%,占比較上年同期提高了7.53個百分點。
(二)服務業信貸支持重點突出
近幾年來,保山市各級金融機構積極轉變經營理念,結合自身業務特點,發揮各自業務優勢,找準金融支持服務業發展的切入點,在支持服務業發展的過程中,積極調整和優化信貸結構,突出信貸支持重點,切實加強對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等服務支柱產業的信貸支持,積極培育地方經濟支柱產業,為全市服務業支柱產業的發展充分發揮出信貸支持和金融保障作用。據統計:2014年7月末,保山市租賃和商務服務業貸款余額達36.67億元,比年初增加4.42億元,增長13.72%,占服務業貸款的比重達29.53%;批發和零售業貸款余額達36.18億元,比年初增加3.31億元,增長10.07%,占服務業貸款的比重達29.14%;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貸款余額達15.22億元,比年初增加0.43億元,增長2.93%,占服務業貸款的比重達12.26%;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貸款余額達12.47億元,比年初增加0.83億元,增長7.14%,占服務業貸款的比重達10.04%。
(三)服務業金融服務環境建設得到加強
一是金融機構組織體系日趨完善。近幾年來,保山市針對金融需求的特點,切實加快金融機構網點建設步伐,進一步構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產權明晰的金融體系,充分發揮各類型金融機構對地方經濟的支持作用。據統計:2014年上半年,保山市金融機構網點數共計270個,從業人員2546人,小額貸款公司23家,村鎮銀行2家,證券機構2家。二是金融服務信息化水平明顯提高。近幾年來,保山市加快了金融服務信息化建設,不斷加強銀行卡用卡環境建設,特別是隨著現代支付系統的上線運行,大大提高資金周轉速度,金融服務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同時,全市信用卡業務、電子銀行、網絡結算、ATM機、POS銷售終端系統等業務都有了較快發展的。據統計:2013年末,保山市累計發放銀行卡288.68萬張,同比增長27.97%;布放ATM終端520臺、POS終端10104臺,同比分別增長34.02%、36.74%。
(四)中小微型服務企業信貸支特有所增強
近幾年來,保山市各級金融機構根據信貸調控要求,積極調整和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對中小微企業等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不斷拓寬實體經濟融資渠道,切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同時,嚴格控制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以此影響,全市中小微型服務企業信貸支持有所增強。據統計:2014年7月末,保山市中小微型服務企業貸款余額達99.84億元,比年初增加12.86億元,增長14.78%,占所有行業企業貸款的比重達45.47%。
三、保山市服務業發展及金融支持存在的問題
(一)服務業產業層次偏低
近幾年來,保山市服務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從發展層次結構上看,傳統消費性服務業仍占據主導地位,智力型服務比重低,產業較為分散,服務業鏈條不長;服務品種不豐富,科技含量不高;企業規模不大,缺乏大型骨干企業,整體層次有待提升,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同時,科技、教育、文化和信息咨詢服務等新興行業發展明顯滯后,制約了服務業整體結構的優化和綜合效益的發揮。2014年上半年,保山市交通運輸、批發零售業和住宿餐飲業三大傳統服務業實現增加值39.3億元,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達45.96%,占比較大。而信息、物流、科研、文化、中介服務等現代服務業所占比重較低。
(二)地方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制約服務業快速增長
受國內經濟下行影響,同時市場有效需求不足,經濟增長動力不足,保山市部分主要經濟指標增速較慢,第三產業中比重較大的交通運輸總周轉量、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額、住宿餐飲營業額、一般公共服務支出等指標增速有所放緩。特別是公共支出減少導致今年上半年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增加值僅增長1.9%,較去年同期回落26.9個百分點,拉動服務業增長0.2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降低3.2個百分點。
(三)服務業信貸支持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
近幾年來,保山市各級金融機構根據地方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相關要求,通過積極調整和優化信貸結構,不斷加大對服務業的信貸支持力度,較好滿足了服務業信貸資金需求,但在支持服務業發展的過程中,其信貸支持服務業結構的科學性還要有待加強,仍需進一步優化。一是新興產業服務業貸款比重明顯偏低。2014年上半年,保山市投放到與新興產業相關的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業的貸款余額僅為1760萬元,占同期各項貸款的比重僅為0.04,占比較低。二是對教育、助學、衛生及家庭最終消費等民生保障類服務業信貸支持力度較小。2014年上半年,保山市教育、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的貸款余額分別為1926萬元和904萬元,占同期各項貸款的比重分別為0.05%和0.02%,占比較低。其中:教育業貸款較年初減少342萬元。下降15.08%;衛生和社會工作行業貸款較年初減少8235萬元,下降15.33%。三是對物質消耗高的服務業貸款較多。近幾年來,保山市各金融機構對部分投資高,耗電、耗油大的行業如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貸款較多,該行業貸款持續穩定快速增長,貸款規模不斷擴大,占比較。截止2014年6月末,保山市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貸款余額達15.11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的比重達3.68%,遠高于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業、教育、助學、衛生及家庭最終消費等新興產業、民生保障類服務業。
(四)籌融資渠道狹窄,制約服務業發展
一是直接融資比例過低。目前,保山市尚未有服務業企業上市融資,也無使用股票、債券等直接融資工具進行融資,其他融資渠道來源資金占比也較低。單一的融資結構使得部分具有優勢的服務業企業難以有效利用資本市場實現增資擴股,難以提高服務業的規模經濟效益和產業競爭力。二是過渡依賴銀行貸款。目前,銀行信貸資金仍然是服務業企業的主要資金額來源。從企業的融資結構看,銀行信貸資金所占比例較大,沒有股票上市、發企業債、外商投資、境外舉債等方面融資。這種現狀一方面使企業融資難情況加劇,另一方面加大了銀行信貸風險。同時,隨著銀行貸款利率的上升,企業的融資成本也明顯加大。
(五)企業融資負擔較重
目前,受經濟下行等因素影響,保山市絕大多數服務業企業屬于中小微企業,普遍存在銷售不暢,庫存加大,流動資金短缺,貸款需求明顯加大的現象。但由于各金融機構因貸款指標的限制,難以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這使得部分企業貸款到期歸還后難以獲得新的融資。而部分企業通過信托資金、融資租賃等方式進行融資,其融資成本要高于銀行貸款,其利率達到15%至18%,高于銀行貸款利率8%至10%。這使得企業的融資成本較高,負擔較重,對企業自身的生產經營產生了影響。
五、保山市服務業發展及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議
(一)優化服務業發展結構,提升服務業層次
一是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鼓勵交通運輸、郵政商貿、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企業通過改造提升增強整體素質和競爭力,促進規?;⑵放苹?、網絡化經營。結合“南菜北運”試點工程、農村“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義烏商貿城改造提升傳統商貿業,降低社會交易成本,增強社會消費活力。二是培育發展現代服務業。順應新型工業化和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新形勢,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圍繞制糖、制茶、制藥、紡織等制造業,配套發展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科技服務、廣告會展等現代服務業,促進制造業與服務業的有機融合、互動發展。同時,緊緊圍繞城鎮化和人口老齡化的要求、小康社會目標和消費水平提升的要求,積極發展市政公用事業、家政服務和社會養老、旅游文化、休閑娛樂等服務業,不斷培育形成服務業新的增長點。
(二)增加消費需求,推動服務業全面發展
一是積極推動旅游文化產業發展。積極推進旅游與文化、城鎮、生態、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旅游業轉型升級和國際化進程,深化騰沖旅游綜合試點改革,推進騰沖至緬甸密支那無障礙跨境旅游合作區建設。同時,加快推進特色旅游小鎮建設,大力發展生態及鄉村旅游,扶持一批特色旅游村、旅游農莊,規范提升“農家樂”經營服務的水平。二是積極擴大消費需求。認真落實國家促進消費和收入分配調整的政策措施,不斷提高城鄉居民消費預期,增強社會消費能力和意愿。努力促進餐飲、住宿、購物等服務性消費增長,著力培育住房、教育、文化、醫療等消費熱點,大力發展社區商業、物業、家政、養老等便民服務,加快形成一批拉動力強的消費增長點。三是加快推進服務業重點項目建設。切實加快義烏國際商貿城、五洲國際廣場等項目建設和招商拓展,主動對接國家、省、市的投資導向和相關政策,做好項目謀劃、篩選和論證。同時,有針對性地開展招商活動,引導外商投資發展現代物流、商務服務、旅游文化等服務業,借助外商、外資推動市域服務業發展。
(三)優化服務業信貸支持結構,提高金融支持服務業發展效果
一是找準金融支持服務業發展的切入點。各金融機構要充分發揮社會融資主渠道作用,積極轉變經營理念,在支持服務業發展的過程中調整客戶結構,優化信貸資源配置,為服務業提供特色化金融服務。同時,農村信用社要立足三農、面向縣域經濟,大力支持農村服務業發展,拓展農民就業和增收空間。二是加強對新興服務業的金融扶持。加大對廣播、影視、出版、報業等文化產業龍頭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名牌文化產品。積極支持信息資源開發、信息咨詢、電子商務等新興服務業的發展,不斷增加對電子政務工程、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信貸投放。同時,加大對教育、衛生等民生保障類服務行的信貸支持力度,促進服務業協調發展。
(四)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寬服務業企業直接融資渠道
一是支持符合條件的服務業企業上市融資。加大對服務業擬上市公司的培育力度,對從事服務業的擬上市公司,給予優先輔導。二是支持服務業企業通過債券市場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服務業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集合債、公司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等方式融資。同時,支持各類社會資金通過參控股或債券等投資方式支持服務業發展,鼓勵各類社會投資基金加大對服務業的投資力度。
(五)完善信貸管理體制,降低服務業企業融資成本
一是建立適合服務業企業融資特點的銀行信貸融資體系。各金融機構要不斷調整和優化信貸結構,既要重點關注產品有市場、技術含量高、發展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服務業企業,更要關注法人代表信譽良好,產品有潛在市場,經營前景樂觀,但效益暫時欠佳的中小服務企業。二是積極開發適合服務業特點的金融產品。對信譽度高、資產質量良好的成長型服務業企業,積極推行倉單質押、訂單融資、應收賬款托管等特定資產項下信貸業務品種,支持其做大做強;對于缺少抵押物的中小服務業企業,可以采取多個自然人聯合保證為基礎的個人保證擔保方式。
參考文獻
[1]尹優平.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金融支持策略,北京,中國金融,2012.5.
[2]傅國文.多措并舉發展服務業,北京,中國金融,2013.23.
[3]徐紹峰.商業銀行和資本市場應加力支持服務業,北京,金融時報,2014.9.
作者簡介:范應勝(1978-),男,云南保山人,經濟學學士,經濟師,供職于中國人民銀行保山市中心支行,研究方向:經濟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