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梅
合作,是現代社會人生存的基本技能之一。回溯到人生學習的最初階段即幼兒時期,筆者早就發現,現在的幼兒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而這種因素對幼兒的合作能力有著相當大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更多的時候是隱形的。當他們有一些表現顯得有些異常的時候,旁觀者很少從幼兒的合作能力角度去判斷。而錯誤的原因探究,會使得對幼兒的教育走上一些彎路。因此,筆者萌生了促進幼兒提高合作能力的想法。可是,合作能力的培養并不是空虛的,它是需要載體的。作為一所農村幼兒園,什么樣的載體適合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呢?筆者經過精心挑選,選擇了種植活動為本課題的研究載體。
為了讓課題研究少走一些彎路,筆者還翻閱了相關的資料。目前對于合作能力培養的研究可謂汗牛充棟,但一般都顯得比較空,缺少實證。尤其是這種走出室內、走向室外種植的研究,則相對更少。因此,本課題的研究應當說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尤其是相對于農村的幼兒園而言。
一、尋找種植活動與合作能力的聯系點
作出這樣的選擇,是因為我在種植活動與合作能力的培養之間尋找到了一些聯系點。而尋找聯系點本身的過程,也成為課題研究中一個非常有意義的過程,同時也能給其他幼兒教育的研究帶來一定的啟發。
自從我園搬進新園之后,筆者發現:借著得天獨厚的農村自然資源,可以形成獨樹一幟的田園特色。幼兒園為每個班開辟了一塊種植基地,這為課題的研究提供了物質基礎。而在初步的實踐中筆者發現,孩子們對田間體驗活動特別感興趣,走進田間的時候往往是他們最真誠最快樂的時候。而且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們也特別愿意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比如說,筆者發現相當一部分幼兒平常在室內學習時表現內向、不善言語及交流,可到了種植活動時,常常會像小鳥一樣飛來飛去,嘰嘰喳喳地與旁邊的伙伴說個不停,這說明種植活動可以給合作能力的培養提供一種語言情境。這些只是表面上能夠看到的,那么還有沒有隱藏在這種直接情形背后更為復雜的機理呢?這一問題也成為我課題研究的另一個重點。
種植活動是一種戶外活動,它需要幼兒不僅動腦,而且動手。這種手腦并用的過程中,幼兒的肢體協調能力,動作與語言的協調能力,思維對語言交流的調動能力,幼兒與幼兒之間語言交流過程中的理解等,都是合作能力培養的具體細節,自然也就是兩者之間的精確聯系點。
二、通過種植活動培養合作能力的研究
在具體的課題研究中,我通過實踐操作(實踐法)、談話交流(交流法)等多種方法進行了研究,通過問卷調查(調查法)等對研究結果進行了分析。通過種植活動培養幼兒合作能力的研究,我積累了如下一些經驗。
其一,種植活動更重要的是看成一種體驗,并在體驗中邁向合作。很多幼兒活動也能吸引幼兒的興趣,但唯有將活動看成是一種體驗,才能讓活動不僅僅成為一種單一的活動,也就是說幼兒活動中要賦予體驗的意義。在本課題研究中,幼兒的種植活動圍繞著不同季節的種植特點來進行。于是,從土地的準備,到種子或植物種類的選取,再到種植過程的具體進行,最后到對種植成果的收獲等,是一個系統且完整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能只是滿足于讓幼兒參與到種植活動中來,還要讓幼兒在參與的過程中去習得一些常識,而常識的習得過程必然是一個合作的過程。因此,可以讓幼兒對土地的準備進行猜想。幼兒常常會說要準備一塊平整的、肥沃的土地,那就可以讓幼兒去討論土地怎樣才會平整,怎樣才會肥沃,而討論的過程就是交流的過程。可以讓幼兒對所要種植的植物種類進行選擇、討論,由于不同幼兒有不同的喜好,因此,在討論的過程中他們會力陳自己的觀點,以讓同組的幼兒認同他們自身對種植必要性的認同。這其中,既帶有辯理的過程,又是一個合作的過程。其他過程也類似于此,只有經過幼兒的諸多思考,才能說活動走向了體驗。
其二,合作的過程重在合作能力的培養。合作能力的培養是種植活動中的一根主線,這一要求主要是相對于教師而言的。這就意味著在幼兒的種植活動中,不需要明確地跟幼兒強調“你們要合作”之類的話語,而是在活動的設計過程中要考慮哪些地方需要合作。在種植活動的過程中,觀察幼兒的合作水平,然后在種植活動告一段落后再評估幼兒的合作過程,并對下一步的種植活動提供更具指導意義的準備。比如說,在一次“種植絲瓜種子”的活動中,筆者跟幼兒商量絲瓜的種子從哪里來,又應當怎樣進行種植等。由于任務的提前性,因此幼兒可以回家后跟父母商量。結果不少幼兒的家長在家園互動的過程中說,以前孩子回去總是向父母單一地提某個要求,而現在回到家里就拉著爸爸或媽媽討論怎樣找絲瓜種子,怎樣種植才更合理(比如知道種絲瓜是需要搭棚架的)等等。可以說孩子現在不僅會說了,還說起來特有道理,這其實就是一種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的增強。
其三,合作能力的培養重在總結。在一次完整的種植活動過程中,筆者會拍下幼兒在種植活動中的表現,拍下種植對象的成長過程(比如說種子的發芽、開花、結果、收獲、分享等)。這些素材的呈現,實際上就是一個隱形的總結過程,是讓幼兒看到自己努力的過程。這一活動本來是自發的,后來發現每次提供這些照片時,幼兒興趣十分強烈,他們會圍繞這些圖片討論交流,而且氣氛非常熱烈。筆者敏銳地注意到這是一個良好的培養合作能力的機會,于是進一步豐富了這個活動。
三、種植活動中培養合作能力的生命力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筆者覺得這一研究是具有一定的生命力的。因為其遵循了讓幼兒從室內走向室外的教育原則,豐富了幼兒在園內的生活,真正能夠起到培養幼兒親近自然、注重綠色環保的作用。
幼兒在這一過程中的收獲是立體且豐富的,合作能力的收獲只是其中一個主要的方面而已。即使從本課題的主題即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角度來看,這一研究也是具有生命力的。因為這一過程是一個真正的在種植合作中培養合作能力的過程,而不是一種口頭的教育,或者是虛擬活動。真實的合作收獲的是真實的合作能力,因而值得在同年級組中進行推廣。
當然,由于水平和條件所限,這一研究可能還存在諸多不足,但走出這個成功的第一步,我就堅信以后的努力成果會越來越豐碩。
(江蘇省如皋市磨頭鎮場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