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美術高考生的基礎訓練主要是素描、色彩和速寫,但考試時涉及的問題是多方面的,是一個綜合工程。現在的教學雖然在一定層面上解決了學生一些認識物象和技能的問題,但并沒有真正落實到開發潛力和提高能力上,文章從思想方面和教學方面對此進行了相關探索。
關鍵詞: 高考 美術教學 師生思想 教學方法
一、師生思想方面
1.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教學的組織者。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和組織者,是學生學習的輔導者和促進者,美術教師也不例外。想讓學生畫好畫,首先必須讓他們心胸開闊,用心專一。美術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激勵和鼓勵學生積極探究事物,在探究過程中,以引導和協助增進學習替代知識和技能的傳授,使學生獲得成功。對學生來說,在探究路途中隨時會產生發展中的心理問題,這些問題并不是以知識的傳授或簡單的說教所能解決的,在藝術實踐中,技能上的運用既有知識和經驗的,又有身心發展中的個性問題。教師通過與學生交談和悉心觀察,找出表面現象下的深層原因。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盡可能通過觀察體會,將自己置于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會理解學生的行為,學生就會從自卑變成自信,從戒備變成包容,從攻擊變成友善,從驕傲變成謙虛。
2.師生多進行思想交流
任何教學活動都離不開師生間的心靈溝通,教師需要學會這種“傾聽”和“詢問”。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有多種方法,談話分為個別談話和集體訪談,個別談話可以在課堂上進行,也可以課外進行。要使學生敞開真實的內心世界,談話必須在平等氣氛中進行,要應用策略。涉及對學生評價的內容,需要旁敲側擊或先迎后合順勢轉入正題。總體上了解學生對教學的反饋,進一步了解學生學習行為背后的原因和真實的心理事實,了解學生學習上的困難和感受,使學生解除戒備,消除對立情緒。時代在變化,學生中有許多是單親家庭,造成他們性格孤僻,自我保護意識很強,有些自私。一些學生家庭經濟條件差,做事、作畫都畏畏縮縮,失去同齡人應有的快樂。面對這樣的學生,老師付出的心思要多些,經常同他們談心,多講些生活中美好的事情,讓他們改變心態。性格開朗了,畫畫就能進步了,畫面上的東西才能放得開,有氣勢,這是相當重要的。像齊白石先生的作品,內容雖然只是魚蟲花鳥,瓜果蔬菜,但看完后覺得生活有趣,充滿希望與生機。我曾教過這樣一個學生,她是一個文靜的女孩子,話很少,在畫班里成績中等偏上,很長時間以來我都沒有注意到她,因為她很懂事,也不添亂,總是一個人靜靜地畫畫,應該屬于有希望上大學的。突然有幾天我發現她和以前不太一樣,精神恍惚,總發愣,好像不開心。仔細詢問后得知,原來困惑學生的只是省幾個錢幫家里解決眼前的困難。我聽后有點傷感,她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只是想法有些幼稚。經過多次談話和幫助,這個學生最終考上了理想的大學。教學活動不僅需要精心策劃,而且需要在具體活動中善于管理和組織,以良好的心態處理教學中的各種突發事件,不僅要融洽師生情感,而且要處理好學生間的矛盾,爭取學校、社會、學生家長各方面的支持。因為藝術本身具有“個性化”和“形態化”的感性特點,離不開個人的感受,教師研究更應多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美術教師應具備處理事情的能力。
二、教學方面
1.教學方法
固定畫法只見表面效果,很難提高學生素質。好的教師是教規律,從不把自己的固定畫法強加給學生。在寫生訓練中,如果教師不是以啟發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和頭腦、觀察和思考為出發點,那么無論初衷有多好,都會變成概念先行。不提任何要求,讓學生自由發揮,學生在輕松狀態下會多或少地表現出一些特點,教師的作用是發現學生的特點后并告訴他。切不要給學生改畫,當學生無法解決問題時,教師可提多種建議,讓他自己選擇。在學生對客觀規律的認識和掌握達到一定程度,審美水平也相應提高時,學生的思維獲得啟發。例如畫色彩,除了天生色盲的生理因素外,所有人都存在色彩感受的視覺潛能,即便潛能的大小可能有差異,也與開發程度高低有關,從色彩的內在成分分析入手,眼睛對色彩的感受能力是色彩繪畫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我認為如何提高學生的色彩感覺能力是一個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要勤于每一次作畫時對客觀色彩規律的研究。在作畫過程中的一點一滴的收獲都有助于提高基本素質,實際能力的發展點是產生于種種成功和失敗的經驗,要更看重實實在在的收獲。
2.要有選擇的表現對象
一幅好畫,呈現出的因素很多,如形狀、結構、體積、色彩、質感、空間等造型元素。要求學生在一幅畫內考慮到所有因素是違背人生的生理活動規律和創作規律的,因為人眼無法同時注意到物象的所有特征,視覺是有高度選擇性的。讓學生明白一幅畫負載的信息越多,傳達的效果就越差,對物象中感興趣的幾點進行強化,使它更符合視覺和心理要求,把它說清楚便可以了。讓學生在每張畫中只做部分因素的訓練。如這張畫強調線和形態,減弱光影,下張畫突出體積,減弱輪廓。讓學生嘗試各種方法描繪同一物體。教師引導學生找到恰當的處理方式,使學生養成有選擇地觀察、有選擇地描繪的習慣。
3.重視情感的傳達
一幅好作品先必須打動人,無論是在構圖、形象還是線條等方面,然后才是看技法。只要準確表達真實情感,運用一些手段技術就能達到目的。不要一味追求外形、比例、透視、明暗的純技巧內容,就像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毫無毛病,但又毫無生機的作品,像凡·高的技巧在同時代畫家中不屬于優秀者,比他技巧高超至今默默無聞的畫家數不勝數,但他的技巧最有效地表現了情感,得到了世人的認可。
4.讀大量作品
閱讀一些好的書籍、作品是相當重要的。建議多讀些大師作品或美術院校教授教師的作品,擴大眼界。有些高考應試輔導畫冊功利性強,誤導學生眼光,造成審美能力下降。繪畫不像數學有明確的初中高級進度,也沒有規定先看幾何體,再看切面像、圓雕、人像,先看考前美術院校師生作品,再看大師的。學美術的人“高眼光”是畫出高水平作品的前提。
總之,在美術教學實踐中要使師生共同成長,共同進步,共創輝煌,就需要從思想情感和教學方法上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韓霞.談高考美術教學中的感受.內蒙古統計,2005.
[2]范建軍.論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內蒙古統計,2005.
[3]蘇杰明.高師美術基礎教育的思考與探討.內蒙古藝術,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