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強
“老師,我家小孩初中數學很好,為什么現在越來越差呢?”“老師,你上課講的知識我都能聽懂,為什么下課后我仍不會做作業呢?”“我每天都很認真地聽課做作業,可為什么成績不提高呢?”……對于高中數學老師來說,這樣的話語應該是不絕于耳的。作為高中數學老師,我經常遇到學生和家長反映:高中數學內容多、難度大、見效慢、成績不如初中,總之學起來很吃力。對此,就初高中數學學習的銜接問題,我談談自己的感受與心得。
一、原因分析
(一)學生方面的問題。
1.環境的改變與心理的變化。
對高一新生來說,學習環境完全改變了,新同學、新老師、新班級、新校園……這些需要學生有一個熟悉的過程。再有,學生剛結束中考復習,又經過一個假期的放松,會產生一種懈怠情緒。
2.基礎知識不扎實。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因課改和升學壓力的影響,教師會刪減未列入考試的內容或自認為不重要的內容,導致學生知識結構不完整,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比如立方和(差)公式,因式分解,幾何部分有關概念,等等,這些內容在初中教材中已刪去不講或只是很淺顯地講解一下,但在高中卻是學習的重點內容。這樣由于部分內容的新課學習時間不夠,學生感到困難,帶著這樣的陰影,學生到高中碰到這些內容的學習時就感到恐懼,還沒有學就產生了畏難情緒。
3.心理準備不充分,承受力不強。
高一新生由于對高中數學學習的難度沒有足夠的估計,心理準備不充分,加之當突然遇到困難時,心理承受力不夠,因此一進高中學習就感到不適應,在數學學習上出現較大障礙。
4.學法和學習習慣的差異。
在初中,教師講得細,類型歸納得全,練得熟,考試時常見題多,一般均可對號入座。因此,學生習慣于圍著教師轉,不注重獨立思考和對規律的歸納總結。到高中,由于內容多時間少,教師只能選講一些典型性的題目,以落實“三基”培養能力。剛入學的高一新生,往往繼續沿用初中學法,這顯然不能適應高中數學學習。
學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適合初中學習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學生遇到新的問題不是自主分析思考,而是寄希望老師講解整個解題過程,依賴性較強,不會自我科學地安排時間,缺乏自學能力。
(二)初高中數學存在的差異。
1.數學語言上的差異。
高中數學在數學語言上變化很大,對于集合、映射等概念不好理解,不像初中的內容直觀易懂,這就使得部分學生陷入困境,覺得數學高不可攀。
2.思維層次上的差異(由直觀到抽象)。
初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只限于直觀的平面幾何證明,知識邏輯關聯較少,運算能力要求不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對較低。但是,高中對數學思維能力和數學思想的運用要求較高,高中數學教學中要突出四大能力: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滲透四大數學思想方法:數形結合、函數與方程、等價與變換、劃分與討論。這在初中數學中只能很模糊地體現出來,但在高中卻需要充分地理解和運用,這對學生學習會造成很大的障礙。
3.知識體系的差異。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雖說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難度,但由于受高考的限制(考察內容以及難度變化不大),高中教學難度基本沒有降低。課改后的教材不僅沒有縮小初高中教材內容的難度差距,反而無形中拉大了,導致學生一進入高中就感到力不從心,打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二、學習方法指導
(一)擺正學習心態。
要盡快走出中考成功或失敗的境地,重新開始,調整好心態,不要過高或過低估計自己,放平心態,好好學。
(二)轉變學習習慣。
在初中,很多學生都養成臨考前突擊一周就能得好成績的習慣,對數學的認識不夠。進入高中,這種學習習慣千萬要不得,要養成科學的適合自己的學習習慣。要做到課前預習,課上認真聽講、做筆記,課后及時復習、整理筆記,將自己沒聽懂或模糊的知識點整理出來及時找老師解決,還要做好階段性總結,長此以往,自然見效。
(三)重視基礎。
高中生經常會出現簡單題不屑做、難題不會做的現象。其實,高中數學并不像大家認為的那么難,做題不用多,但要經常做。什么叫基礎題,自己一看就懂、一做就對的就是基礎題,把老師講的題重新做一遍,80%能做對就是高手。
三、教學方法指導
(一)做好新生的心理輔導。
教師應對高一新生分析初高中數學在內容、思想方法上的差異,使學生正確認識高中數學,消除恐懼感。可以適當降低對學生的要求,鼓勵學生勇于挑戰困難,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二)適當調整教學進度和節奏。
由于初中生學習節奏相對較慢,因此剛開始,教師要有意識地放慢教學進度,待學生慢慢適應后再逐漸加快教學節奏,使學生逐步適應高中數學教學的節奏。
(三)加強學法指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針對高一新生仍沿用初中的學習方法,教師要教會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
(四)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學水平。
1.加強新課標的學習。
加強新課標的學習,深入研究教材,抓住初高中內容的聯系,突破教學難點,做好初高中數學知識點的銜接工作。
2.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學水平。
學校應針對新課改后初高中數學的差異,就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問題,組織教師進行培訓。
3.加強初高中教師的學術交流
學校應根據實際情況,與當地初中學校聯系組織針對初高中數學內容和教學實際的學術交流,使高中教師深入了解當地初中的教學實際,制訂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為更好地銜接好初高中教學做好準備。
總之,抓好初高中銜接教學工作思路和對策是多種多樣的,只有針對學校實際情況,有的放矢,靈活多變,因材施教的策略,才是最有效、最成功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