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
學習興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培養形成的。人對感興趣的事物總是使其不知不覺地心向神往,表現出注意的傾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很有必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實現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呢?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數學教學經驗和實踐談談體會。
一、融洽師生關系,產生學習興趣
數學教師由于任教課時少,師生交流機會不多,很容易在學生中形成固板、嚴厲的印象。如果學生感覺老師很可怕,就很難喜歡他上的課。教師要尊重、理解、寬容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的選擇、學生的個性,關心每一位學生。在學生有錯時,不過分批評指責,而是給他們改過的時間和機會,使學生感到“老師在期待著我”,從而自覺投入到學習中。特別是在小學高年級,常常會有一些后進生,教師對他們尤其不能動輒訓斥,而應該循循善誘,特別注意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經常運用表揚、獎勵的手段鼓勵學生。特別是對那些基礎較差成績落后的學生,只要有進步,哪怕是微小的進步,教師也要及時表揚,這樣才能使他們從怕上數學課變為愛上數學課,對數學這門課程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加強直觀教學,指導學具操作,培養學習興趣
小學生具體形象思維較強而抽象邏輯思維較弱,有意注意較差,對具體形象的實物、教具、學具比較感興趣。因而加強直觀教學,指導學具操作,使學生手腦并用,可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具,恰當﹑合理地進行直觀操作,能讓學生做的都應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一做。
三、創設情境,引發學生好奇心,自主學習
“好奇”是兒童的天性,是興趣的源頭,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動機。例如:我在教學“能被2整除的數的特征”時,先寫出一個數“128”,問學生:這個數能不能被2整除?經計算,學生回答:“能!”接著,我讓學生每人報一個數,看老師不用計算能不能迅速判斷出誰說的數能被“2”整除,誰說的數不能被“2”整除。這時,課堂氣氛十分活躍。當教師對學生報的多位數都能準確說出能否被“2”整除時,同學們感到非常驚訝。接著,我進一步質疑:“你們能不能不用計算,就準確地一眼就看出一個數能否被2整除嗎?”學生都搖搖頭。此時,我緊緊抓住這個機會,迅速出擊,說道:“你們想知道能被2整除的數有什么特點嗎?”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想!”我繼續說:“今天我們就來找一找能被2整除的數有什么特點。”這樣的情境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樂學、愛學。
四、更新教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他們的興趣易被新奇的東西所激發。因此,可以從更新與改革教法入手,運用靈活多樣的教法,加強新異刺激,喚起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大腦皮層始終處于興奮狀態,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
五、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成功的快樂
學生的學習是認知與情感的結合,每個學生都渴望成功,這是他們的共同心理。因此,教師要認真研究課堂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體現學生的主體;要有意識地創設各種情境,為各類學生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要了解學生的需要類型,盡可能地創造各種條件,滿足他們的不同需要,使他們都能獲得成功。比如:提出問題時,可以根據問題難度程度的不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這樣可以使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都能在學習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六、教學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習興趣
教學緊密與實踐相結合,是培養學生興趣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在結合生活實際講解數學知識的同時,注意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并組織與指導他們參加必要的實踐活動。所以,我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每天做好記錄,從學生的記錄來看,他們不僅對課本上學的知識理解得更透徹,而且將課本上沒學的知識也掌握了。比如稅收、藥品的劑量、汽車載重量,加油量和排氣量、衛星發射和回收等。從而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七、表揚、賞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世上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其實每個孩子身上都有獨到的天分,這種天分能否很好地發揮出來,關鍵在于老師能否發現并且挖掘它,而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老師的素質和責任感。學生在回答老師提問后獲得了表揚,老師在作業本上加上一句稱贊性的評語,等等,這些都能使學生直接獲得歡樂,心理上得到滿足,這種滿足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八、通過課外活動發展學習興趣
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僅僅依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還應充分利用課外活動時間,組織課外興趣小組,把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有機結合起來,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拓展知識面的深度和廣度,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產生自覺探求數學問題的強大動力。如:利用課外活動時間舉辦數學知識競賽、數學板報、墻報等有關課外活動,使已產生的興趣不斷得到鞏固發展。
總之,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應該從多方面入手,多觀察學生的心理活動,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換位思考。學生到底需要什么?喜歡什么?怎樣做才是他們樂于學,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真正地把學生看成是“發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識的容器,一切都要圍繞一個目標,那就是為學生學習創造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喚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創造性,讓學生樂學、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