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瑩
【摘要】文章從氣質的角度來論證男高音這門藝術。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男高音依然活躍在世界舞臺上。不論是歌劇的詠嘆調還是經典歌曲的抒發,處處表現了男高音這個藝術的經久不衰,文章正是說明它特有的因素。
【關鍵詞】男高音;氣質;藝術;情感
一、男高音的發展
聲樂藝術誕生的時候,還沒有聲部的出現。早在古希臘的歌、舞、樂三位一體和古羅馬的軍樂時期,歷經數個世紀的發展,從單純的器樂為主的時期到12~15世紀復調音樂的出現,即奧爾加農,當時有兩個聲部,后來發展到四個聲部(平行四度或者平行六度),這是聲樂史上的一個轉折點,此時的男高音聲部擔當演唱的“固定歌調”圣詠旋律聲部。
到16世紀末17世紀初,由于歌劇的出現,美聲唱法誕生,促使聲樂藝術提升了一個臺階。它的原文是Bel canto,意思為“美妙的歌聲”。它是注重聲音圓潤、剛柔并濟、音色優美及連貫的一種唱法。同時,男高音也隨之發展,直到17至18世紀的盛行,美聲唱法的技法也逐步成熟。它需要氣息的支持,起音時要柔和、圓潤,線條連貫,聲音有著良好的控制等等,但多為小號的抒情男高音。
此時男高音的發展并不順利,出現了假男高音。由于當時教會不允許女性唱歌,從而使得假男高音盛行起來,導致了閹人歌手的盛行,這是聲樂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期”。后來,巴洛克時期的作曲家亨德爾的作用和以后乞丐歌劇、喜歌劇的出現,真正為男高音帶來了發展方向。但是受到技法的制約,音域比較狹窄,不到g2。
古典主義時期是男高音發展的主要階段,特別是作為重要音樂家的莫扎特,大大地提升了男高音的地位。19世紀浪漫主義時期是聲樂發展的第二個黃金時期,當時正處于資產階級上升的時代,大歌劇開始出現。此時的觀眾們開始熱心地追求高聲區輝煌的嗓音,男高音符合了他們的口味,因此迎來了高度的發展。同時,許多音樂家創作出優秀的歌劇作品,奠定了男高音在歌劇中的主要地位。此時的技法也突飛猛進,杜普雷的“關閉唱法”解決了唱高音的門檻,后來雷思克的“面罩唱法”把男高音推上了歷史舞臺,直到今天。
二、男高音的類別
男高音的分類有多種版本,迄今為止都沒有一個科學的、規范的統一命名。男高音的分類主要是根據每個國家的文化背景和角色的需要來劃分?!啊懈咭舻姆诸惛鼮橛腥ぃ⑿勰懈咭舻穆曇舫志糜辛Γm合瓦格納或施特勞斯的大部分作品;戲劇男高音特點相仿,卻與意大利和法國的更有緣。相比之下,抒情男高音音色甜一些、音量輕一些,尤其適合唱較輕的曲目。除此之外,還有極高男高音、強力男高音、優雅男高音、雄壯男高音,甚至有表達聲音更加有力輝煌的加重男高音……”下面主要介紹一下大概的分類類型:
(一)輕型抒情男高音
輕型抒情男高音俗稱為“小號男高音”(leggiero Tenor)。它是男高音中輕型的一種,聲部具有線條優美的特點,高聲部有華彩、明亮、柔和、優美輕快、愉悅的特點。在歌劇中有著重要的角色,高聲區有著高亢的音色,頭聲明亮自然,胸腔卻顯著單薄一些。由于生理特征的原因,聲帶淺薄,短小,共鳴腔體不大,有著“奶油小生”之說,但是風度翩翩。它的音域從c1到c3,換聲區在d2和g2之間。俄羅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諾維琴科稱這個聲部的聲音應該是“天籟之音”。與之相匹配的歌劇有羅西尼的《塞爾維亞理發師》、莫扎特的《唐璜》、普契尼的《蝴蝶夫人》等等。代表歌唱家有弗洛雷斯、阿萊爾、楊陽等。
(二)抒情男高音
抒情男高音是最常見的一個聲部,比起輕型男高音要重一些。音域在b到b2之間。音色甜亮而有連貫性的線條。高音集中明亮,靠前,是很多歌劇中不可或缺的聲部,而且也是歌劇中典型的聲部,一般作為男主角出現。它的優勢就是聲音的控制能力、連貫的抒情及細膩的聲音線條,又有著跌宕起伏的旋律。適合于扮演一些紳士、浪漫的角色、王子和青年角色等等。如《愛的甘醇》中的莫利諾、《弄臣》中的杜卡、《女人心》中的費朗多、《波西米亞人》中的魯道夫等等。這就是抒情男高音的獨特魅力。
(三)抒情戲劇男高音
抒隋戲劇男高音的號數與抒情男高音相比要大些。音色較重,豐滿厚重,共鳴腔體大。有著強大的戲劇張力,但小于戲劇男高音。它的音域在c1到c3之間,可以從c3拓展開來。抒情戲劇男高音不僅具有抒隋男高音的優美特性,也有著相當的力度和穿透能力,同時兼得抒情男高音和戲劇男高音的品質,所以價值很高。但是抒情戲劇男高音的音色較暗,高聲區與中聲區較擅長,雖然力度強些,但不缺乏抒情性,總之,戲路較寬。與之相匹配的歌劇有《卡門》中的唐何塞、《西部女郎》中的約翰遜、《奧賽羅》中的奧賽羅、《托斯卡》中的卡瓦拉多利等等。
(四)戲劇男高音
這類型的男高音有著很強壯的聲音,聲音具有金屬色彩。音域在c1到b2之間。一般都有著龐大的身軀,音色比較濃厚,適用于情緒激昂的作品或角色,整個聲音可以貫穿整個音樂廳,在德系的國家里,被稱為“英雄男高音”,表現一些英雄氣概的角色,在瓦格納的作品中出現多次,也被稱為瓦格納式的男高音。
(五)假男高音
俗稱“反男高音”。這種類型的男高音不同于閹人歌手的唱法,沒有經過手術的洗禮,類似于女生,是通過一定的歌唱技法定義的。它從中世紀開始出現,到巴赫、亨德爾時期較盛行,由于角色的需要,在技法上比較注重頭腔共鳴,又不同于純假聲的演唱,經過長時間的演練,始終保持著男生的特點,清晰、亮澤、純美且音域很寬。至今仍有很多活躍在世界舞臺上的反男高音歌唱家。
三、男高音的內涵氣質
(一)音色
根據不同類型的男高音和個人的生理條件的決定,有著細小的音質差異,在此,不再復述。只是討論一下共性的特質,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音色。
音色(tone-color)是指音的色彩、音的感覺特征。歌唱中的音色通常指聲音的濃郁、甜美、深沉、明亮、表現力等,具有鮮明的個性。男高音中音色的變化與調整是隨著角色、情感、劇情等一系列因素的變化而變化的。對于以上說辭,男高音演唱時會出現明亮的、沉悶的、灰暗的、柔美的、輕快的等等情愫,這些音色的變化隨之給觀眾帶來的是喜怒哀樂,明亮和灰暗會使人產生不同的心理反應,這也說明了不同的音色特點表現著不同的戲劇情節。就如此所說,“歌唱家演唱歌曲就像畫家繪畫一樣,不同的是歌唱家用五彩繽紛的音色描繪歌曲,歌聲的色彩就是歌聲的表現力,歌聲色彩越豐富,歌曲的感染力就越強”。
(二)文化內涵
萬事萬物都是在不斷發展,男高音的發展經歷了幾個世紀,無不體現著各個時期的文化背景。男高音的發展與文化之間的關系緊密,透露出不同時期的文化反映出來的男高音也是不同的。不管是屬于文化的范疇,還是作為文化,更有與文化并駕齊驅的,在這里不需要過度論述(在楊燕迪先生的論文中已經論述),這里主要是談論文化和男高音的特殊關系。
在洛秦的論文中說:“人創造了社會,一個社會的特定自然和人文條件創造了特定的文化,音樂就是這個大的文化中的一個產物;反過來也是順理成章的,音樂作為文化的一類,必定會反映或表現它所生存的社會、文化環境的重要特性?!闭嬲f明了文化與音樂的一種特色的關系,蘊含著男高音的本質所在,印證了男高音的發展離不開文化這個大背景。
四、結語
男高音的發展與演變展示著這門藝術的特有魅力,與不同的內在關系和外在的藝術門類之間,相互扶持,相互發展,相互溝通,相互磨合。釋放出與人類情感直接掛鉤的獨特藝術,充斥著人類深處的靈魂與寫照。表達不同內容的藝術類型,使男高音這一門類屹立在世界舞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