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峰
【摘要】薩克斯管是一種普及面比較廣泛的吹奏樂器。本文針對在學習吹奏薩克斯管過程中出現的較為常見的一些問題進行有效地闡述,同時分析原因,提出筆者自己的見解及相應的解決方法。為眾多薩克斯管愛好者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薩克斯管;吹奏;音色;氣息;口型;指型
自改革開放以后,尤其是近些年來,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的需求不斷提高,音樂藝術也隨之得到了不斷普及與發展,薩克斯管這種樂器也不例外。隨著音樂藝術的普及與發展,薩克斯管這種樂器的愛好者與學習者逐年增多。薩克斯管以其豐富的表現力、柔美動人的音色、便于攜帶及使用方便等特點,廣泛應用在古典與流行音樂作品之中,這也正是廣大薩克斯管愛好者們情有獨鐘之處。不過,薩克斯管也如同其它管樂器一樣,易于學習和掌握,但卻難以達到精益求精的地步,這便成為了眾多薩克斯管愛好者們進行深入研究的地方。本文針對在吹奏薩克斯管的過程中易于出現的幾個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決方法。
一、正確理解音色的概念
音色是由發聲體的震動而產生的一定頻率的聲波,由此可以判定發聲體的特點。但由于不同的發聲體的形狀、性質、質量等因素的不同,不同的發聲體所發出的音色也是不同的。不同人的聲音不一樣,就是因為每個人的聲帶形狀是不同的。樂器也是如此,薩克斯管與雙簧管所吹奏的音色不一樣,人們很容易就能區分出兩者的音色。但是,同樣是吹奏薩克斯管,有些吹奏者吹奏得好聽,而有些人則不行。這是什么原因?其答案就是:不同吹奏者的吹奏技能水平,直接決定了吹奏薩克斯管的能力不同,這也直接導致了吹奏薩克斯管音色質量的高低。薩克斯管這種樂器本身所吹奏出的音色有三種特性:歌唱性、擬人性、多樣性。也正是因為薩克斯管音色的這三種特性,使薩克斯管這種樂器成為了最為接近人聲的一種樂器。若想充分展現薩克斯管的這三種音色特性,就必須將薩克斯管吹奏出帶有共鳴腔體的泛音。其實,無論任何樂器只有演奏出屬于樂器自身特性的泛音,才能將其真正的音色展現給聽眾。所謂泛音可以這樣理解,泛音就如同平靜水面泛起的一層層的水波紋。而樂器的泛音,是要通過將樂器的共鳴腔體進行充分振動,使之在空氣中泛起如同水波紋一樣的狀態,才能使樂器發出真正的泛音。有很多薩克斯管的初學者甚至包括一些有著多年吹奏薩克斯管舞臺經驗的演奏者們,長期以來有一個認識的誤區。這種誤區錯誤地認為:只要將薩克斯管的音量吹得越大越好。由這種誤區而導致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是:吹奏者唇部的力量難以控制,氣息過強、過粗、過短,上身緊張,易吹出噪音;同時吹奏者也很費力,非常容易疲勞。其實,大音量不是音色,而優美的、高質量的音色卻能夠吹奏出極富穿透力的聲音。薩克斯管這種樂器是由氣流吹起哨片的振動而引發的管內腔體共鳴,只有這樣吹奏,才能吹奏出真正屬于薩克斯管的音色。這就需要科學的吹奏方法與訓練技能。為此,對于廣大薩克斯管的學習者和愛好者而言,應多聽多看有關薩克斯管演奏大師們的音像資料,有機會一定要去聽一聽薩克斯管的專家課,多參加一些相關的學術交流活動,以此來逐步提升薩克斯管愛好者們對正確音色的鑒賞和鑒別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廣大薩克斯管愛好者們逐步正確地理解音色的概念。從某種意義上講,正確的音色概念是聽出來的。
二、正確理解規范的氣息
若想將薩克斯管吹奏出優美的、高質量的音色,還需要理解和運用正確的、規范的氣息。眾所周知,凡是吹奏樂器都必須運用氣息來吹響,但這并不意味著只要有氣就能夠吹響。對于薩克斯管這種樂器而言,有很多吹奏者和學習者都普遍認為,只需吸足了氣再使勁地吹即可,其實這是一個誤區。而由這種誤區所導致的現象為:吸氣過淺,呼氣過猛,氣息難以控制,易于疲勞缺氧等一些不正確的動作。由這些現象就可引發吹奏薩克斯管音色的不穩定,甚至出現噪音的現象。薩克斯管正確的音色應是優美、平穩而連貫的,若想吹奏出優美的、高質量的音色,其吹奏者必須具備平穩而連貫的氣息支撐力量,這種平穩的氣息和力量是由腹式呼吸的基礎所決定的。所謂腹式呼吸指的是:在吸氣時,由人體的橫膈膜肌肉與腰肌共同作用并同時張開,使肺部充分張開吸入大量的空氣;在呼氣時,有橫膈膜肌肉與腰肌共同收縮,拉動肺部將空氣排出。因為腹式呼吸是由橫膈膜肌肉與腰肌共同作用、相互配合而實現的,這種呼吸方式能夠使肺部吸入大量的空氣,是一種自然的呼吸狀態;而且吸氣與呼氣量的大小與呼吸速度都可由橫膈膜肌肉與腰肌進行相互配合控制;由此,腹式呼吸控制氣息的能力完全適用于薩克斯管的氣息運用;所以,建立起良好的腹式呼吸習慣,對于薩克斯管的吹奏者們來說是極為重要的。換言之,良好的腹式呼吸習慣是建立起規范的氣息狀態的重要前提。薩克斯管的吹奏者們可以通過良好的腹式呼吸習慣,配合科學的薩克斯管訓練手段,即可建立起平穩和穩定的氣息狀態。當然,這種高質量的氣息狀態是通過一定時間的腹式呼吸訓練而成就的。而若想建立良好的腹式呼吸習慣,同樣需要長時間的,堅持不懈的訓練。
三、正確理解規范的口型與指型
眾所周知,管樂器屬于吹奏樂器,而真正能夠駕馭吹奏樂器還需要口型與指型的相互配合,薩克斯管同樣如此。由于吹奏樂器的管口各有不同,其口型與指型也各不相同,這對于吹奏樂器薩克斯管而言同樣重要。吹奏薩克斯管的口型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氣息的運用及嘴唇的振動。在平穩氣息吹奏的狀態下,嘴唇肌肉的松緊、氣息的強弱及笛頭的放置,都直接影響到吹奏的音色質量及音準音高。若口型僵硬與氣息配合不上,可直接導致氣息增強,同時出現用力過大及鼓腮的現象。其效果是,費了很大的力氣,吹了大量的氣,音色不活、音準偏低,如此多次嘗試都不理想,甚至出現噪音和虛音的現象。若口型緊張,則低音偏高,音色雜亂發悶;若口型太松,則吹不動高音,音準偏低,聲音不響亮。若想獲得理想的音準及音色,則嘴唇與面部的肌肉都要同時保持自然松弛的演奏狀態,笛頭需由上牙和嘴唇固定。下唇要輕微地翻卷蓋在下齒上,大約有一半的下唇肌肉內翻蓋在下齒上,具體翻多少還需因人而異;下唇一般含在哨面的三分之一至一半處,這同樣因人而異。口型要與笛頭要相互配合,用力一定要自然而均勻。
薩克斯管的指型若與口型、氣息配合得不協調,就會出現吐音不清、連音不連、斷音不斷等現象。由此,規范的指型同等重要。氣息不足可導致:持樂器的姿勢僵硬呆板,使吹奏者被動地使勁用雙手按住樂器,嘴唇使勁包住笛頭,抬指及按指過重,大小手臂的肌肉過于緊張等一系列的技術動作不協調連貫的惡性循環。若想建立起正確的姿勢,則一定要使氣息、口型、手型等動作相互松弛而協調熟練;在持樂器時一定要使兩肩放松且自然下垂,大小手臂肌肉放松;同時手指能夠自然地、略帶有彎曲地進行準確的按鍵。在建立起規范和正確的姿勢的同時,還要將其養成一個良好的樂器使用的習慣。只有這樣,薩克斯管的吹奏者們才能夠更為精準地,正確地理解規范的口型及指型;與此同時,這些優良的技術動作才能在吹奏薩克斯管的過程中得以施展和發揮,進而即可吹奏出高質量的優美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