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新建 楊志廣 謝建平 陳亞紅 彭鵬
摘 要: 無機化學是我校化學專業的一門專業主干課程,也是應用化學、材料化學等專業的基礎理論課程;是大一新生學習的第一門專業基礎課程,也是后續專業課程學習的基礎。其特點是內容豐富,知識點零碎、抽象,理論性強,學生不易掌握。作者根據多年的實際教學工作經驗,從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大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思考與探索。
關鍵詞: 無機化學 教的思考 學的思考
無機化學是化學類相關專業本科生的第一門專業基礎理論課,既與中學的化學內容相銜接,又為大學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對學生的學習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該課程是研究無機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變化規律和應用的一門學科,是化學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無機化學教學內容分為化學基本原理和元素化學兩大部分,內容繁雜、零碎,記憶較多,較抽象,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難度。在有限的學時內,教師如何教好、學生如何學好,對于提高學生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和創新意識都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筆者根據多年的實際教學工作經驗,從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大面進行了積極的思考與探索。
一、關于教師課堂教學的思考
1.讓學生盡快適應大學化學的學習。
《無機化學》課程與高中課程相比,內容增加,難度加大,加上環境和角色的改變,使得很多大一新生對該門課程的學習感覺很吃力,甚至產生厭學心理。因此,教師要及時向學生講解大學課程的講授特點,大學化學的學習方法,幫助他們轉變學習觀念,盡快適應大學化學學習。另外可以邀請一些教師、學者或優秀的高年級同學進行學習經驗交流,幫助大一新生解除迷惑,明確學習目標,提高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同時要求學生努力學習,培養自學能力,為以后課程的學習和科研工作奠定基礎。
2.讓學生明確學習《無機化學》課程的目的和意義。
《無機化學》課程內容龐雜,知識點零碎且理論性強,大一新生普遍感覺很難。因此,教師應該讓學生清楚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以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可以獲得無機化學領域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可以培養學生嚴謹、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提高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
3.重視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無機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是其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具有理論教學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可以讓學生親自操作實驗,不僅能豐富課堂內容,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加深學生對無機化學理論知識的記憶和理解。例如開展綜合性設計實驗、化學趣味實驗、實驗技能大賽等可以培養他們科學研究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習興趣。
4.教學方法靈活多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首先,教師充滿激情、幽默生動、親切的教學語言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啟發式、互動式和討論式教學,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啟迪學生智慧,激發學生獨立思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2],激發學生主動學習。
5.把科學前沿引入無機化學課堂。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把無機化學中最前沿的科研動態和自己的科研成果講述給學生,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眼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講電化學一章時,可以介紹鋰離子動力電池、電解制氫等新能源技術。同時在無機化學課堂中引入化學史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敢于探索的科學精神。例如在講原子結構時,可以講述“法國王子”德布羅意兩頁左右的博士論文,薛定諤如何建立波動方程,還有我國配位化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戴安邦先生,等等,這些化學家的故事可以讓學生置身于化學史的發展過程中,體會到科學研究的樂趣,從中學到科學研究的方法,激發學習興趣。
6.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演示效果,學生感到直觀、清晰、新鮮,使課堂氣氛生動活潑,學習興趣濃厚。例如無機化學中雜化軌道理論、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分子軌道理論、金屬晶體的緊密堆積等內容都比較抽象,若我們在計算機軟件中,用二維、三維動畫模擬顯示[3],就可以將抽象枯燥的教學內容變得具體翔實、通俗易懂,加深學生對無機化學基本理論的理解與掌握。
7.嚴格要求自己,做好本職工作。
無機化學知識點分散、概念多,原理較抽象,教師應鉆研教材,吃透學生,精通教法,講解透徹,突出重點,抓住難點,靈活組織課堂教學。同時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多向同行學習,學會反思,克服庸、懶、散心理,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
二、關于學生如何學的思考
1.應加強自主學習。
《無機化學》課程是大學本科生入學后面對的第一門專業基礎課,內容零碎、抽象,理論性強,同時需要具備一定的數理知識,學生不易理解,往往使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不高。因此學生應加強自主學習,提前預習,帶著問題聽課,做好課堂筆記,課后積極復習,認真完成作業,善于歸納總結,找到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2.抓住關鍵,構建完整知識結構體系。
《無機化學》課程讓大一新生普遍感到“難、雜、亂、多”,其內容包括化學基本原理和元素化學兩大部分,前者包括化學熱力學和化學動力學初步,原子結構、分子結構和配位化合物結構基礎知識,酸堿溶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等;而后者包括ⅠA至ⅦA族和零族,ⅠB,ⅡB,ⅣB至ⅦB族和Ⅷ族,ⅢB族和La系、Ar系單質及其化合物的有關知識[4]。學生學習時應該分清主次,抓住各章節的重點,把知識點串聯起來,連點成線、構線成面,形成系統的學習體系,提高學習效率。
3.多看參考書或查閱相關文獻資料。
除了學習無機化學課本內容外,學生應有目的地查閱相關文獻、多看參考書或合理利用校園網、國際互聯網中豐富的教學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開拓學習思路,拓寬他們的知識面,同時有效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及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使他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提高學習質量。
4.強化實踐動手能力。
學生除了要學習無機化學基本理論知識外,還應該利用課余時間參加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社會實踐或社會調查、聆聽學術報告、參與教師科研課題等,培養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科研素質,鍛煉他們吃苦耐勞的意志和實踐能力,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5.學會合作交流。
《無機化學》課程知識面廣,信息量大而課時少,學生缺少合作交流、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應該加強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維的撞擊和智慧火花的迸發,加深對知識的印象,有利于促進學生知識水平的提高和學習能力的發展。
6.合理規劃大學生活。
由于環境、角色、學習方式及人際關系等的轉變,很多大一新生入學后感到迷茫、困惑,不知所措,因此應盡快進入大學生的角色,熟悉校園的環境,多與老師、同學接觸溝通,參與院、學校的社團和各種活動,克服自卑心理,重新認識自我,合理規劃大學生活,樹立新的奮斗目標,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奮力拼搏。
三、結語
“教育有法,教無定法”。教師只有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理念,多思考、多實踐,不斷探索教學規律,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學生也應該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盡快掌握大學化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才能優化學習效果。總之,只有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高勝利,陳三平,謝鋼等.西北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的教學改革工程與成果[J].中國大學教學,2008(7):29-30,33.
[2]戴紅霞,彭曉霞,陳暉.無機化學教學改革初探[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12,29(6):90-92.
[3]宋國拓,蔡俊.淺議化學教改前景-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應用[J].西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21(3):23-25.
[4]宋天佑,程鵬,王杏喬等編著.無機化學(上冊,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基金項目:周口師范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NO.J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