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確的聲音審美思想是學習聲樂的前提。文章試著從建立正確對待聲音審美的思想方法問題入手,用哲學的觀點來論述正確的聲音審美思想在學習聲樂中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聲音審美思想;聲樂學習;聲音審美觀;聲部定位
聲音審美思想是聲樂學習中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作為一個專業的聲樂學習者,聲樂審美思想影響著其發展過程。正如英國哲學家培根所說:“跛足而不迷路,能趕過雖健步如飛,但誤入歧途的人。”他切中要害,深刻地指出了在學習過程中要看清道路,明確目標,才能取得成功而少走彎路。
在今天的聲樂學習中,它同樣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著名聲樂大師、教育家沈湘先生曾精辟地指出:“學習聲樂的人,凡卓有成效者,除了具有學習聲樂必須所具備的條件外,無不具有良好的思想方法,這就是能全面地、辯證地用發展的觀點認識自己和對待自己的學習。”沈先生意在告誡我們在聲樂學習過程之中,潛意識之中的思維方法對聲樂學習具有重要作用,這也是沈先生之所以能培養大批國內外知名的聲樂英才,取得成果之關鍵。縱觀沈湘先生的著作,最讓人難以忘懷的是他不會首先論述具體的歌唱技巧或者唱法,也不會微觀地講述聲樂教學的具體方法和技巧,他首先教會聲樂學習者一種學習的思想觀和方法論。
一、聲樂思想方法與聲音審美觀的樹立
歌唱藝術是一門集唱法、技藝一體的舞臺藝術,它展現給觀眾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這種藝術形式成功展示與演唱者的技藝有密切的關系。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種技藝從初始到成熟,需要一個較長的學習過程。如果在學習中形成不好的習慣和錯誤的觀念,一時是難以察覺和改進的,對一個聲樂學習者來說影響較大。因此,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和思想方向是一個聲樂學習者首先要做到的,否則觀念的不正確不僅會對聲樂學習帶來很大困難,走很多彎路,而且還會對原本好的歌唱條件產生極大的破壞作用。在聲樂教學當中,經常會有這樣的情況:學生不愿意放掉他自己認為“明亮”、“甜美”、“響亮”、“發緊”的所謂輝煌的聲音,往往正確、松弛流動、有共鳴、發自內心、用心來感動別人的聲音,學生們聽起來是比較暗,又不明亮,特別是對嗓音條件好的學生,更容易發生這樣的現象,這是由于來源于主觀聽覺的矛盾錯覺和沒有正確的聲音審美造成的。窩在喉嚨里,卡在喉嚨里,這種狀況似乎距離學生很近,學生也似乎聽得亮,可未必所有的觀眾感覺一樣。還有,正確的聲音審美觀念與學生各方面的音樂修養以及文化素質也是密不可分的。遇到這種情況,重要的是從思想上加強對聲音審美的培養,加強各方面音樂修養和文化知識綜合素質的提高。把學生正確與錯誤的兩種聲音錄下來,然后讓學生以聽眾、欣賞者的身份,客觀地聽辨,認定正確的方向并向正確的方向努力。聲音審美觀是從聲樂學習方向和聲樂思想觀上解決聲樂學習中的問題,這種觀念試圖將聲樂學習中的主客觀因素統一起來,以達到逐步形成正確的聲樂觀的目的,成功完成聲樂學習。
二、聲樂審美思想與聲部學習
在中國傳統聲樂審美中,習慣于以高音唱法為美。客觀地講,也不是中國傳統對聲音審美習慣是這樣,據歐洲聲樂史書記載,最早美聲唱法前期“閹人歌手”在舞臺上為了炫技,長時間延長站在一個高音上,一定要獲得觀眾們的熱烈掌聲方可收場。這樣的情況延續到文藝復興時期,在人們崇尚人文、人性思潮和格魯克對歌劇的改革的影響下逐漸發展改變,而這種“亮”、“脆”、“高”等錯誤的聲音審美觀念,在基本觀念上造成了聲部定位的錯誤,造成了聲樂教學的失敗。在此錯誤審美觀念的影響之下,在日常的聲樂教學中,出現把低、中音聲部當成高音聲部訓練的現象,違背聲樂教學的規律。反之,則把高音聲部當做中音聲部訓練。聲部定位的錯誤對學習聲樂技術有非常大的影響。還出現一些歌唱者憑借自身的喜好,忽視嗓音條件和聲部判別。例如:女高音聲部根據音域、音色等又分為“戲劇女高音”、“花腔女高音”、“抒情女高音”,傳統戲劇也有“老生”、“青衣”、“花旦”之分。因此,正確認識自己的聲部對歌唱者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如果你是小號的抒情女高音,就不要去演唱大號戲劇女高音的曲目。如果你是小花旦的聲音條件,就不要撐著去演唱老夫人的唱腔。不要造成小馬拉大車、小孩撐著演大人等超負荷工作的現象。在聲樂教學中,各個聲部都存在這樣錯誤定位聲部關鍵性的問題。
聲部定位對一個聲樂學習者來說意義重大,它直接決定學習的成敗,因此我們必須嚴謹對待。目前來說,之所以出現聲部定位的錯誤有以下四個因素:(1)學生對自身嗓音屬性認識不全面;(2)學生在錯誤的審美觀指導下演唱;(3)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全面準確判斷學生的聲部屬性;(4)教師單憑聲帶醫學檢查結果來判斷聲部屬性,評價依據單一。
審視上述存在問題,歸納起來就是聲樂審美觀的缺乏導致的。這就是“因材施教”,對聲樂學習者來說,“材”就是自身的聲部。只要全面準確地了解自身的聲部,學習聲樂的方向和路子就算正確了。
三、思想觀念與聲樂學習方法的選擇和運用
通過學習我們可以發現,科學的聲樂學習方法對聲樂學習意義重大,直接決定學習的效率和結果。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如在強調高位置時,須注意氣息深度;在強調發音喉嚨打開時,須注意聲音的集中。相反,要求氣息深度時,聲音的高位置就顯得比較突出;強調聲音集中時,喉嚨的打開與否特別關鍵。同樣的道理,唱開口音時要注意聲音的集中,唱閉口音時要有空間感。
聲樂學習與其他學科一樣,需要有正確的思想方法作指導。就歌唱而言,唱法是為作品服務的,唱法只是工具,不應該簡單地理解為有個好嗓子、能把歌曲唱好聽而已。聲樂學習是一門復雜的、綜合性的藝術,它要求歌唱者有較好的文化修養和全面的音樂素養,并且對藝術充滿堅韌不拔的意志力和勇于開拓創新的進取精神。作為一個聲樂學習者,應當樹立正確的聲音審美思想,結合自己的聲音條件和教師的指導方法,不斷地實踐、探索、總結、提高,使其不斷地創新發展,與時俱進,從而最終成為優秀的歌唱者。
作者簡介:晏默(1966-),女,甘肅民勤人,寧夏藝術職業學院音樂系副教授,藝術碩士,研究方向:聲樂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