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
【摘要】電子電器專業是中職院校教學的主要專業之一,有著極強的職業性和實際應用性,是一個將知識與技能融為一體的專業。目前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不斷前進,國家和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而中職院校電子電器專業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新的時代潮流,因此本文結合筆者自身的實際經驗對電子電器教學新模式開展探索,對開展教學模式改革應遵循的原則進行闡述,并提出了實現教學新模式的必要措施。
【關鍵詞】中職院校電子電器專業教學新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7-0021-01 1.教學新模式應遵循的原則
1.1互動性原則
互動性原則是指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互動,實現教中有學、學中有做、做中有教。過去的傳統教學模式多為灌輸式的教學,教師才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僅僅是接受知識的容器,這極大的抑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極為不利。在新的教學模式中我們必須改變這種現狀,將教師和學生都作為教學的主體,只不過前者是教的主體,后者則是學的主體。只有將老師和學生擺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才能真正促成雙方彼此間的了解,實現真正的互動。
1.2實效性原則
實效性原則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任務中增強對實際效果的關注,即在日常教學的各個環節應采取行動導向和理論導向并行的指導方針,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進行相關理論的教學,促成專業理論知識的模塊化。同時還應通過相關實踐活動,增強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訓,使學生可以學有所用,實現學與用的有效結合,進而促進中職院校電子電器教學模式的改良。
1.3學科性原則
學科性原則就是要求在教學中必須突出本專業的基礎技術特色,即以某一個單一的指向性目標作為基礎目標,再融入一些職業自身特點和相關專業知識。這就要求在中職院校電子電器專業的教學中必須將學生未來的發展作為教師的第一考量要素,將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作為自己的職責,為其今后的發展奠定優良基礎;此外教師還應結合行業發展特點,對學生進行一專多能能力的培養,在傳授相關技術技能時對學生進行廣泛的相關知識遷移,在促進其更加全面發展的同時,讓學生借由對行業的全面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
1.4“教、學、做”互相結合原則
教、學、做的互相結合就是要求在以學論教,學做結合,使三者相互依靠,協同發展。該原則強調了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是為學生的發展而進行服務的,兩者應該相互學習,共同成長。它要求學校將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師教學的目的,以市場的需求作為培養指導,培養不僅能滿足企業需求還能達到國家有關標準的專業技術人員,實現學生個人發展的同時滿足國家發展需求。其強調關注的核心是學生,教師必須確保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從有利于學生的角度去考慮的。
2.實現新教學模式的措施
2.1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改變授課方式
目前電子電器專業的技能授課中存在著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象。教師通常先利用大量時間對學生進行基礎理論的教學,隨后在學期末再利用數周時間開展技能的操作訓練。這使得學生在理論的學習中因內容的枯燥無味而效果欠佳,而在實踐訓練中又受之前理論教學的影響,使得操作訓練開展不順,極大的降低了課堂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應積極轉變舊有的教學觀念,摒棄過去以課堂理論教學為核心的模式,以學生未來就業的需求和行業特點為依據,開展“教、學、做”的一體化教學,將理論的學習融入實踐技能的訓練中,通過實際體驗,做到學中有做、做中有學,讓學生在相關實踐經驗的不斷積累中,實現自身專業知識的優化和專業技能的提升。
2.2對學生開展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就是通過對學生的教育,促進其心理品質和社會文化素養的全面提升。這就要求中職院校將培養有道德有能力有知識的高素質技能人員作為自己教學的指導方針之一。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首先應結合學生自身特點,因材施教,實現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全面調動,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此外素質教育應是學生技能、知識、道德等多方面的全方位提高,因此教師在教授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其他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單獨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不斷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的提高。
2.3依據教學內容,開展探究式教學
探究式教學是指通過老師的誘導和啟發,以學生的合作與獨立學習為基礎,參照現行教材,對周邊生活中的實際內容進行探究式學習,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其自身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例如教師可事先準備一臺有故障的電視,其故障為有伴音,無光柵。在沒有圖紙的前提下,讓學生參考教材對電視電路進行分析,隨后再對電視進行實際檢測,對其分析和檢測中存在的差別提出疑問,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對這些問題展開討論和研究,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力量完成實際問題的解決,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探究式教學中如何實現教師的“引”和學生的“探”是關鍵所在,教師應學會適時地點撥,在學生有需要的時候可以及時作出適宜的指導,幫助學生更好的思索與探究,促進動手能力的全面提升。
3.總結
電子電器專業是一個伴隨社會發展而不斷豐富、改進的專業,其必將會不斷開拓新的應用領域。因此在中職院校的電子電器教學中,學校應充分聯系實際,積極吸取新的理論與技術,不斷充實教學過程,實現教學過程的漸進性和遞進性。在課程的設計安排中,老師則應將學生能力的培養作為重點,以能力為關鍵點進行全新教學模式的探索。此外教師還應針對學生自身特點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因材施教,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為其今后成功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齊成.職業技術學校電子技術專業課程教學模式探索[J].實踐與探索,2008.9
[2] 張根嶺.中職學校電子電器專業課教學方法初探[J].教學研究,2012(8)
[3] 楊穎.電子電器“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原則與實踐[J].科技視界,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