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哲超 豐洪微
【摘要】美國一位教育家曾說過:“告訴我,我會忘記,給我看,我會記住,讓我參與,我就會完全理解。”在高等職業教育背景下,學生們已有的知識、價值觀以及目的性通常會影響他們學習新知識的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們需要收集、整理、分析、掌握,并與已習得的知識進行融會貫通,通過實踐過程體現、反映。因此高等職業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要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能夠幫助學生圍繞新課題將新舊知識融合。
【關鍵詞】學習積極性學習策略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7-0046-01 一、積極學習及學習方式
通常教師自身的學習方式直接會影響其教學方式。例如你很喜歡聽講座,那么你會在講課時得心應手;如果你更喜歡角色扮演的學習方式,那么你在教學中會更多使用這個活動。作為高職教師,一定要注意我們自身的學習方式并不一定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一致。教學實踐被任何單一的教學策略主導必定會抑制其他學習方式愛好者的學習。而課上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偏好進行教學并不現實,但是一節課卻能夠被設計成一個學習方式的聚合體。長期在課程中加入多種學習策略能夠確保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二、積極的教學策略
以下積極的學習策略能夠幫助學生學習,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總結自己的策略,這些積極的教學策略能夠使學生、課程內容及教師融為一體。
(一)扔雪球式頭腦風暴法
在傳統的頭腦風暴法中,教師并不能真正的了解是否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在扔雪球式頭腦風暴法中,學生們通過互動創建了一個頭腦風暴清單。每一個學生拿出一張紙寫出關于頭腦風暴話題的答案。這部分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分組完成。然后將寫有答案的紙揉成團,像扔雪球一樣扔向教室其他方向。接下來學生每人找到一個雪球,將其打開,鋪平后添加另一個答案。該過程持續到形成一個頭腦風暴為止。接下來有學生說出頭腦風暴清單上的答案,教師將其總結成為答案清單。每個學生都會感到參與的自由性,因為他們對清單上的答案都沒有所有權。這個活動可以代替傳統的頭腦風暴法。
(二)課前閱讀匯報
該活動用于對在閱讀過程中獲得的關鍵概念或原理的解釋。盡管該活動在小說閱讀中被廣泛使用,它仍可以在閱讀類教學中廣泛使用。每一個學生展示或者被給予一個引言或者話題放在他/她面前。第一個學生將引言或者話題翻轉,并大聲的朗讀,并給出簡短的評論。不管學生給出的答案是同意還是不同意,任何一種情況下,都鼓勵學生根據個人經驗、課程內容以及其他相關資源來表達自己的立場。當一個學生在陳述的過程中,下一個學生可能會打開自己的引言然后構思自己評論答案。
(三)拼版活動
學生被指定的劃分為混合的小組,成為教學組。小組中的每個人負責教學信息的一個分支。根據信息分支教學組分裂成新的小組,這些新的小組被成為專家組。專家組的每一個學生都必須幫助組內其他人成為該信息分支的專家,因為他們在返回原來的教學小組時必須教會組內的其它同學。教師可以規定專家組學習信息的教學時間,或者將該項活動布置在課下。在課上教師可以檢查教學組的學習情況,必要時補充新的信息。
(四)創建流程圖或者過程圖
當學生們必須掌握特定步驟的順序時可采用該策略。學生可以通過調查這些步驟并創建順序,而不是單純的記憶給定的次序。學生們共同研究決定這個過程,并獲得流程的最終結果。他們在共同創建流程圖或者過程圖的過程中展示了他們的知識。
(五)分類坐標
當知識需要分類時,可采用分類坐標活動,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視覺類學習者愛好這類活動。學生將信息分類到合適的概念欄內并分組討論劃分結果。另一種形式是將學生分成小組,合作創建一個話題坐標,然后填滿坐標,或者將坐標交由下一個組進行完成。在小組坐標之外,可以通過選擇一些概念或者類別并且創建一個與之相關的術語清單形成一個班級坐標,將概念和類別放在坐標之上,術語放在坐標的旁邊。
(六)分組閱讀
該活動給學生創造了相互分享觀點的機會。每一個學生被基于一份閱讀材料。他們每人閱讀材料的一部分。分組后,他們輪流向其他組員描述閱讀內容。如有需要,就理解中產生的矛盾進行討論。當過程結束,每組可以討論全文并回答教師提供的引導性問題。
(七)問題角
問題角給學生提供一個提問的區域。課上,學生可以在便利貼上寫下自己的問題,并在課間或者課下將它貼到問題角。問題角就是班級中可以提交問題的空間。利用這個策略,害羞學生的問題能夠得到處理,同時授課過程也不會被課上有相關的缺失沒必要的相同問題打斷。
(八)1分鐘問卷
該活動被用于課程的總結或者引發討論的關鍵性思考。學生在給定時間內寫出給定的話題,一般不超過3分鐘,允許他們分析先前獲得的信息、相關經驗或者新的信息。當一個討論在某個方向在你意料之外無法繼續試,使用該策略也是很有用的。它會引導學生向著本節課需要完成的內容的新的討論方向前進。
三、結論
Wiggins和Mc Tighe(1998)證實積極的學習策略能夠幫助發展對概念的深程度的理解。他們提倡教師必須認真考慮在他們的課程中所使用的活動,那些能夠最好的幫助學生掌握特殊的學習概念。本文只提到了可使用的很多積極的教學策略中的一些,選擇適合你的教學形式及教學目標的活動。作為高職教師應該開發多種教學策略,實踐有效的教學策略,更換效果不佳的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Kolb, D.A.(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鄄Hall.
[2]Miggins, G., &Mc Tighe, J.(1998). Understanding by design. Merrill Education/ASCD College Textbook Series, ASCD, Alexandria, Virgi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