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慧榮
【摘要】高中語文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本文通過更新教育觀念,提高師資力量,優化課程結構、創新教學理論、改進教學方式和創新考核評價體系等一系列對策,從而提高高中語文的教學質量,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
【關鍵詞】加強和改進高中語文思路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7-0077-02 高中語文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通過語文學習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情感和智力,在新時期,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新時期下,如何加強和改進高中語文教學,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讓學校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已經成為當前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本文針對此問題提出一些對策,具體情況如下:
1.轉變教育觀念,建設高素質的師資力量
學校領導、教師首先要轉變思想,提高認識,一定要認識到中學素質教學的本質,學習新的教育理論,樹立新課程的教學觀,其次通過培訓、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注重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的培養,打造數量足夠、專兼結合、結構合理、能力突出、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以符合新時代社會的需求[1-2],最后把教師從以單純升學為主要目的禁錮中解脫出來,完成課堂“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認清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課堂上起到引導、輔助的作用。
2.優化課程結構,構建新的課程體系
為了培養符合時代需要的人才,在語文課程設置上,應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調整教學方案、教學內容,教師的教學方法可以靈活多變,富有自己的個性,如采取自學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獨立學習,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由于語文學科的學習不是一個由全不知到知的過程,所以學生完全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憑自己的已有知識進行自學,又如設立討論課,課堂教學是一種師生間的信息交流,通過討論課,努力創造,適合學生學習的氣氛,挖掘課文中豐富的內涵,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這樣,既發展了學生之間的橫向交流,并與師生之間縱向交流相互交織,構成立體型信息傳遞。討論課能最大限度地給學生以活動的機會,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充分展示其才智的機會,讓他們鍛煉自己的綜合能力,在教學方案的設計上面,要在遵循學生心理特點及已有知識結構的基礎上對教材進行分析、歸納、處理和加工,從而逐步形成非常有效可行的教學思路及具體的針對性強的教案。
3.創新教學理論,重組教學結構
教學過程中,要創新教學理論,重組教學結構,具體如下:(1)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從旁輔助和引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2)合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直觀、形象、生動,運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呈現事物現象的本質屬性,美妙的自然風光,奇特的自然現象,事物的本質特征,事件過程的演繹等,還可以運用各種技巧,如對比、疊合、拖移、夸張,以及將事物變大為小,變小為大,變快為慢,變慢為快等等,使學生對事物的本質,事件的發展有直觀的感受,清晰的邏輯,深刻的印象,能夠最大程度的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習看成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引發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好的學習各種知識。
4.豐富互動形式,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
教學中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才是主要的,教師只是起到輔助和引導的作用,當學生在實踐中遇見難題時能夠向教師咨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要切合學生的實際,精于設計課堂提問,教師的問要問得有價值、有廣度、有深度,要有引起大多數學生思維的動力、回答的愿望。過去教學,大多數是教師問,學生答,學生既然是學習的主體,就應該是學習的主動者,把問的權利還給學生,歡迎學生突發奇想,教師的問,不宜問盡,有的問題應留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想、去問,哪怕是極細小的閃光點,也應及時肯定和鼓勵,讓學生樂于思考[3-5],樂于質疑,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通過生動的事例分析提高學生互動興趣和互動能力,最關鍵的是在這一過程中構建起了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這種融洽的師生關系要求必須不但是民主平等各互相尊重的關系,而且還應該是互相學習和共同發展的關系,在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中,老師可以指出學生的錯誤,學生也可以對老師的講解提出質疑,徹底拋棄那種為了應試而追求問題的答案必須標準一致的語文課堂授課模式,也就是說對知識的學習和對問題的考究是老師和學生彼此合作才完成的,不是老師一人說了算,也不是所謂的“標準答案”說了算。
5.創新考核評價體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創新考核評價體系,評估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的成效,自我檢查,做好總結歸納,以便進一步完善,在考核評價體系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發揮考核評價體系的促進和激勵作用,幫助學生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潛能,只有這樣的考核評價體系才能幫助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不斷取得進步,并且考核評價體系要將學生平時課堂上的表現,如遵守課堂紀律情況、發言情況等列入評價項目之中,將終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實現緊密的結合,注重學生語文素養提高的過程,而不是結果,是學生在整個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促進學習積極性,更加努力學習,從而形成良性循環,實現整體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陳鵬.文言文教學中多媒體與傳統教學手段的有機結合初探[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11(5):115-116.
[2] 朱云超,語文教學中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優勢初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5(22):199-200.
[3] 孫計康.淺論高中現代文閱讀教學中的誤區及應對策略[J].語文知識,2011,12(4):261-262.
[4] 倪素平.語言模因視域下的中學語文句式教學策略[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12):52-53.
[5] 趙清林.高中語文選修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J].中學語文,2011,13(16):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