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隨著種植業結構的調整和農業園區的建設,溫室農業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果蔬植物在溫室內得到廣泛栽培。但由于溫室是個相對獨立的小環境,幾乎沒有自然授粉昆蟲,作物授粉直接受到影響,造成結實率低、果實質量差等現象。把蜜蜂引入溫室,不僅降低人工輔助授粉的費用,而且可大幅度提高坐果率和產量。在蜜蜂授粉中,熊蜂因其生物習性和形態結構的特點,成了溫室授粉最理想的昆蟲。熊蜂個體大,渾身長有絨毛,每次可攜帶花粉數百萬個,授粉專一、及時、有效。對低溫、弱光、高濕環境適應能力優于蜜蜂、壁蜂、切葉蜂等傳粉昆蟲。所以推廣應用熊蜂授粉是市場的要求,是人類健康的要求,是國內外形勢發展的要求。
1 適用范圍
各種開花授粉的作物:如番茄,草莓,甜椒,西瓜,甜瓜,蔬菜制種,果樹。
2 操作技術及注意事項
2.1 棚室準備
要求棚室密閉性、通風性良好。棚室頂部的通風口及棚室放風口用防蟲網(頂風口選用15~20目便于通風,腰風口用40目以上阻擋外界害蟲進入)封閉,檢查棚膜完整度,防止熊蜂外逃,造成蜂群損失。放蜂前嚴禁使用高毒、高內吸、高殘留的農藥。不要選用防紫外線的棚膜。
2.2 溫濕度要求
授粉適宜溫度10~32℃,溫度過高與過低會影響熊蜂的工作能力,也會導致花粉發育不良,畸形花嚴重發生。授粉適宜濕度50%~80%,濕度過高或過低會降低熊蜂工作效率,也會影響花的發育與花粉的活力,從而影響授粉效果。
2.3 蜂箱擺放
當作物開花數量達到25%以上時可開始放置熊蜂進行授粉。熊蜂可以全年使用,季節不同擺放位置不同。
4~10月份,蜂箱放于棚內中央前放風口處,挖坑70~80厘米(將水缸埋于地下,或將塑料膜鋪入坑內,蜂箱放在缸內或坑內),在坑內做好防潮、防蟻措施,坑外搭建遮陽板,防止陽光直射蜂箱。
11月至翌年3月份,蜂箱平衡掛在棚后墻上,距離地面1~1.2處左右,在蜂箱上方搭建遮陽板,防止陽光直射到蜂箱上。
巢門朝南或東南方,便于熊蜂定向,巢門附近不能有物體遮擋,以免影響熊蜂識別;蜂箱放置后不可任意挪動巢口方向及位置,以免個別熊蜂迷巢死亡。蜂箱放入棚內靜置1小時以上,再打開蜂箱巢門。
2.4 檢查訪花
每周至少2次檢查訪花痕跡。部分作物在熊蜂訪花后,會在花柱上形成褐色標記,標記顏色隨時間推移由淺變深,秋冬季棚內70%左右的花帶有此標記則授粉正常。熊蜂剛進入大棚時,會有1~3天的適應期,如果花太多,可先人工點花,等熊蜂適應后,即可訪花。注意正確配比蜂群與作物授粉面積,注意過度授粉現象,影響坐果和產量。
2.5 栽培管理
避免使用高毒、高殘留、高內吸農藥,建議使用“熊蜂伴侶農藥”。噴施農藥之前4小時或前一天下午,將蜂箱巢門設置成只進不出的狀態;熊蜂回巢后用紗網包裹蜂箱,將其搬到沒有農藥污染的適宜環境,或者另一個棚內讓其繼續工作。打藥結束后加大棚內通風;藥效安全間隔期后將熊蜂搬回原位置,靜置1小時打開巢門開始授粉。不使用含有大量氯元素或硝態氮的復合肥,不使用含有大量氯元素或刺激氣味較大的肥料。注意操作人員不可敲打或隨意挪動蜂箱,盡量不穿黃色、藍色等顏色艷麗的服飾,不可喝酒、噴香水或使用香氣較重的化妝品。
熊蜂授粉無污染、無殘留,不與農業爭水爭肥,不污染環境,能夠減少化學農藥和生長調節劑的使用量,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有益消費者的健康,是發展生態可持續農業的重要環節,也是生產綠色健康食品的基本保證,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都十分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