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媛媛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7-0122-02 一、大學生英語教學的現狀
隨著英語作為世界語言的廣泛應用,大學英語的教學越來受到國家的重視,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編寫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明確了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即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在聽力理解能力上提出了一般要求,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改革后的四六級考試,聽力部分的分值所占的比重有原來的20%躍至35%,與比值比重同樣占35%的閱讀平分秋色,成為新四六級試卷中分值最大的題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這就要求對大學英語教育進行改革,目前國內的許多高校都在進行這樣或那樣的改革,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一)以過級為導向的教學方式仍普遍存在。
許多高校還是把學生的畢業證與是否通過四六級作為衡量的標準,同時也作為檢查教師教學效果和教學水平的標準。結果就造成教師和學生在教育學的過程中采取題海戰術,教師上課講題,學生下課做題的局面。雖然四六級提高了聽力的分值,四六級考試在某種程度上能夠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但是過分要求四六級的分數,采取題海戰術和認真的研究真題的方法違背了語言習得的本質。最終導致了,語言教學沒能達到運用的目的;外語教學所花的多學時與實際效果極不相稱。很多學生經過8年或12年的外語學習,然而大多數學生都不能較熟練地閱讀外文書籍,尤其是聽不懂,講不出,難以與外國人直接交流。而且應對聽力考試,很多人以為不斷地做真題就足夠了,殊不知這是對英語聽力學習非常膚淺的認識。如果說考試成績是一座大廈,那么扎實的聽力能力就是地你基;基礎不牢,大廈將傾。沒有系統提高聽力能力而盲目做題的考試,不僅成績提不上去,而且備考信心也會受到打擊。
(二)統一的教材和現行的以教師為主體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提高英語的實用能力。
雖然各個高校選用的教材不一致,但在同一所大學選用的教材是一致的。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校的擴招,很多學校的學生英語的入學成績相差甚遠,采用統一的教材不利于因材施教。此外,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還是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課堂上主要采用翻譯教學法精講課文、單詞和分析句子和語法為主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學生始終是英語學習的“奴隸”,學了忘,忘了在學,幾年下來,卻無法把英語作為工具使用。
二、“聽寫”是提高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有效手段
英語是一項技能,是與人交流的工具。英語不能僅靠記單詞,學語法和背誦課文的方法來獲得,但從眾多從事英語教學的老師來看,通過這種方法達到自由交流和閱讀的可能性事多么的渺茫。英語學習就像是在蓋一座大樓,正常的程序應該是先打地基(聽力),再蓋樓房(信息積累),最后是封頂(建立英語思維)。如果你不打基礎,不進行有效地“可理解的語言”輸入,不打基礎,直接在平地上蓋樓,那永遠也蓋不起大樓,總是塌了蓋,蓋了塌。所以英語學習的第一步就是要系統的提高聽力能力,最佳手段莫過于做聽寫練習。早在20世紀初,聽寫以一種快捷和有效地提高英語實際應用能力被當做教學手段而備受推崇。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單詞發音與拼寫能力;提高學生的聽力和口語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和閱讀能力;最后幫助學生建立英語語言的思維方式,在掌握英語思維方式之后,就可以純熟的使用英語去學習其他的知識體系了。長時間的實踐,讓我們意識到英語聽力訓練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基于記憶的特殊技能訓練的過程。這種能力的基礎在于頭腦對于語素的快速反應。這種反應包含了單詞的辯音和句子結構的綜合把握等過程。訓練的目的就是在腦海里建立一個適合于自己工作生活等需要的語音反應庫,將刻意的、自迫的反應過程轉為無意識或準無意識過程,這樣您的聽力就能讓您對付工作和生活了。而這種訓練方法的核心是聽寫。
三、“聽寫”在實際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應遵循的原則
一般語言學家會把外語學習過程的能力階段分為四個:
1.早期(Early Stage)或初始理解期(Pre-production/Comprehension Stage)
2.提高期(Upping the Ante)
3.增長期(Getting Serious)
4.高級期(Scaling Everest)
我國的大學生在入校的時候已經學過六年的英語,有一定語言基礎,可以歸類為提高期,所以在運用英語聽寫來提高學生語言能力方面教師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幫助學生建立能夠運用英語語言的信心
情感過濾假設認為,心理上的因素影響著習得語言的速度和質量。這些因素是:1)動力。學生的學習目的是否明確,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效果。2)性格。比較自信,性格外向,樂于把自己置于不熟悉的學習環境,自我感覺良好的學生在學習中進步較快。3)情感狀態。在第二語言或外語的學習中,焦慮較少的人容易得到更多的語言輸入。同樣,心情放松和感覺舒適的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顯然學得更好。教師幫助學生樹立信心,通過半年或一年的正確練習,一定能夠達到設定的目標:自由地使用英語,使學生不再懼怕英語學習。
(二)選材適宜是提高聽寫能力的先決條件
進行聽寫訓練時,首先要選擇合適的材料。從材料的體裁內容上來說,可以選擇大學英語課本上的課文、經典的散文、美文、時事新聞等等,為了突出與考試的針對性,也可以選擇四六級往年聽力真題,總之不一而足,但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根據自己的水平選擇難度適當的材料; 2.文章的以自己能聽懂80%為宜;3. 剛開始練習時,材料篇幅不宜過長,以錄音能夠連續播放一分鐘為宜;4.基礎不佳者不宜用影視劇對白來練習聽寫;5.選擇與現在學習和生活相關的材料;6. 選擇與自己學英語目的最接近的磁帶; 7.選擇的聽寫材料一定要有原稿。
(三)在練習聽寫時要合理的安排時間并注意到量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得過程。語言學習也不例外,如果沒有一定的努力和量的積累,想突破英語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就引申到聽力學習的量的問題。所謂量,就是數量,具體到聽寫,就是tape hours,也就是您到底聽了多少盤磁帶,或者多少小時的語音資料。從《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得知,學生在入學時已經具備了一定單詞量大約在2500個。如果以此為起點,想要提高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根據我在實際教學和學生做聽寫的實際過程中,學生應做到以下幾點:
(1)每天要抽出1個小時進行英語聽寫練習。
(2)每天一個小時的聽寫練習要持續6個月。
(3)每周要休息兩天,即在這兩天里即使你的聽寫的興趣很高,也不要再做英語聽寫和英語學習。
這樣你的耳朵已經對英語非常的靈敏,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也會越來越高,當你的耳朵被完全打通之后,你會發現讀和寫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聽寫”在英語學習中的操作方法
(一)準備階段
為了能夠提高聽寫的效率和質量,首先要做好環境和頭腦的準備。環境準備是指在做聽寫時要找一個安靜的環境,沒有別人的打擾;頭腦的準備是指要頭腦清醒,不能混混欲睡,在做聽寫時要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其次,要準備好聽寫音頻和文字材料,字典和記錄本。推薦同學們在記錄本而不是在電腦上做聽寫,這樣有助于對單詞的掌握;準備的字典應該是英英字典,這樣有助于幫助同學們建立英語思維。
(二)具體操作
(1)首先要對要做聽寫的材料通聽幾遍,堅持到完全聽到所有的內容為止。
“完全聽到”,顧名思義就是“聽到全部”的意思,并不是“完全聽懂(理解全部)的意思”。 也就是說,能夠聽到由磁帶傳來的所有的“聲音”。對每個單詞的發音都非常熟悉,雖然聽不懂也不能準確地拼寫,但能模仿其發音,這就算達到“完全聽到”的程度了。在這個過程中千萬不要查字典和看文字材料。
(2)做聽寫練習時,一句一句地聽。
聽完一句后,先按暫停,把剛才聽到的寫下來,反復聽,直到完全聽清這句為止。不會的單詞根據發音大致拼寫出來即可。需要注意的是,聽一遍寫一個單詞,再聽一遍再寫一個單詞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必須首先聽完一句話能記住多少就先寫多少,然后再注意聽一遍沒聽清楚或只是大致寫下來的單詞(遇到聽不懂的單詞可以寫一個接近的拼法)。在這時候也要注意,不能看著已經寫下的部分聽寫,要一直眼望空中或閉上眼睛去聽,然后再寫下來。這樣我們對外國人的發音、語音語調和語氣有一個整體的了解,隨著聽寫量的增加,在你的腦海里就慢慢地建立了英語的思維。
五、“聽寫”之后的操作
當我們了解了聽寫的具體方法之后,我們還要在我們的每天的英語學習中加上聽寫之后的用英英字典查對照文本材料后的單詞和大聲朗讀所做的聽寫材料的環節。這個環節需要額外的一小時。用英英字典查單詞有利于我們建立英語思維,讓單詞語音與您的腦子反應建立起快速、牢固的關系;大聲朗讀不僅僅是在練習說話,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深入的理解了其中的含義,建立了英語思維,自然而然的習得了英語,從而達到了用英語思維和會話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