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冠華
【摘要】新課程下的地理教學更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在地理教學中巧妙融入鄉土地理,可以提高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強化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使整個課堂充滿活力。
【關鍵詞】鄉土地理地理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7-0185-01 一、善用鄉土地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布魯納曾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鄉土地理就在學生的家鄉,很多地理事物和現象都很熟悉。但是學生由于缺少生活經驗,很難將這些常見的地理事物和現象與地理原理聯系起來。教師應善于在課堂上適時滲透鄉土地理,搭建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橋梁。
例如在學習必修一常見的天氣系統一課時,如果僅是根據教材的順序依次介紹冷鋒和暖鋒的圖示、概念和區別,學生會覺得比較晦澀難懂,而且很容易造成知識上的混淆。在導學案的小組探究活動中,筆者給學生準備了大連本地近一周以來氣溫下降前后連續三日氣溫變化的數據材料,在學生充分預習本節課的基礎上由學生探究大連這三天氣溫發生變化的原因。在課堂尾聲時,利用課上所學的有關鋒的知識在帶有鋒移動方向的氣象圖上模擬氣象員對大連天氣進行預報。課堂上,學生學習熱情高漲,注意力高度集中,高效地掌握了所學知識。由此可見,將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知識學習的出發點,可以很快打開學生興趣的大門,啟迪學生的智慧,喚起學生地理問題的意識。
二、巧用鄉土地理,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新課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學,不僅注重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強化,更注重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高中生雖然具有一定的社會生活經驗,但看待有些問題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在教學中,可針對教學內容圍繞鄉土地理設計一些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圍繞問題進行討論。
例如在學習人口遷移產生的影響一內容時,可引導學生對大連的農民工現象展開討論:農民工對于大連城市的發展有何影響?問題一提出,因為學生對自己身邊的現象耳聞目睹,所以很快就展開了七嘴八舌的討論,課堂氣氛非常活躍。課上很多學生都舉例說明了大連的農民工現象,并表明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看到了農民工的消極影響,認為農民工素質較差,擾亂社會治安,存在歧視農民工的現象;但也有的學生看到了農民工的積極影響,舉例說明了其對城市發展所作出的貢獻,正因為有了農民工的辛勤勞動,才促進了城市的建筑、商業、家政等行業的發展,為城市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教師在這個時候及時進行點撥,告誡學生看待問題時應采取一分為二的態度,辯證的分析問題,應同時看到事物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三、活用鄉土地理,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新課標下的地理教材中所例舉的地理案例雖然具有全局性和典型性,但是對于學生比較陌生,不夠親切。如果能運用鄉土地理案例進行教學,使學生“由近及遠”,從簡單到復雜,從具體到抽象去觀察、分析地理事物,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例如,在學習城市內部空間結構這一內容時,舍棄了教材中北京市的功能分區案例,而是利用鄉土地理案例進行替換。課堂上利用google earth 軟件逐漸放大并找到大連市,然后繼續放大展現大連市區地圖,讓學生認真觀察,從地圖中找到大連商業區、工業區和住宅區的位置,由學生歸納不同功能區位置的特點和范圍的大小,從而使學生對城市內部功能分區的特點掌握得更加透徹。然后在學習城市空間結構的影響因素時,為了使學生充分的理解經濟因素的影響,課前讓學生利用休息時間調查走訪西安路商圈和華南商圈的地租價格,在課上針對調查的數據結果進行小組探究,為什么西安路商圈地租水平要高于華南商圈?學生通過討論很容易歸納得出受離市中心遠近和交通的便捷程度兩個方面的影響。
學生有了家鄉這個案例作為知識學習的基礎,以后碰到類似的問題腦海中就會浮現這個鄉土地理案例,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知識和方法融會貫通,實現知識和能力的升華。
四、重用鄉土地理,強化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新課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學更注重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熟悉的鄉土地理,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識和原理,讓學生發現地理就在身邊,更有助于知識的理解和消化。
例如在學習農業區位這一地理概念時,以大連“蘋果之鄉”瓦房店市為例,分析區位的兩層含義。一是產蘋果的地方——瓦房店市;二是瓦房店地區具備了很多盛產蘋果的優勢條件:晝夜溫差較大、沙質土壤、丘陵地形、充足的光照條件、便捷的交通條件等等。教師重用鄉土地理課程資源,會為地理理論找到合適的載體,有利于學生的理解,也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鄉土地理中蘊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更貼近學生實際,易被學生理解接受。當地理課堂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時,地理教學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發起學生學習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興趣。教師有針對性地利用鄉土地理教學,會使課堂更具有實效性和趣味性,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