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學禹

“2013年,我們接待投資者來訪90場329人次,加上路演、參加投資者會議,全年跟投資者見面的活動共辦了220場,涉及708人次。全年處理接聽投資者電郵、電話、來函超過1000次。”中國鐵建董秘余興喜談起投資者關系管理,如數家珍。而數字的背后,沉淀的是更多的耐心和責任。
余興喜說,曾有一位身體殘疾的個人投資者,除了拿出家里的全部積蓄外,還借了錢買入中國鐵建股票。不僅如此,他還說服岳母等親戚將全部積蓄投入,哪知天有不測,遇上大盤不好,股價下跌較多。這位投資者心灰意冷,帶著刀子坐了幾天火車來到公司想探個究竟。“我們熱情地接待了他,介紹了他關心的公司情況,并和他一起分析了股價下跌的原因。我們也善意地指出,在股票投資上這么操作是不適當的。”
經過傾心交談,這位個人投資者情緒逐漸穩定下來,當場表示這一趟沒白來。公司隨后派人將他送到火車站,并表示,今后有什么問題可以隨時打電話來問。“在去火車站的路上,他才吐露,如果公司真的不行了,股價上升無望,他就不打算回家了。這件事,讓我們深深感受到肩上的責任和壓力。”余興喜說。
據了解,為了讓投資者和社會公眾更多地了解公司,中國鐵建在法定的信息披露之外,還增加了一些自愿性的披露,例如投資者比較關注的訂單情況和投資項目情況。此間,余興喜要求,確保在信息披露上不出現不符合“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原則的任何疏漏,“零紕漏”是信息披露工作的基本目標。
2013年,中國鐵建在上交所披露定期報告、臨時公告等文件79個,在香港聯交所披露中文文件93個、英文文件53個,沒出現過一次被監管機構要求更正、補充等“打補丁”的情況,更沒有被采取監管措施、調查或紀律行動的情況。對此,余興喜直言,對所有可能涉及信息披露的事項,一定要嚴格按規則辦事。對可能需要披露的事項拿不準時,及時與交易所溝通,取得交易所的指導和幫助。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信息披露必須站在投資者的角度,就是投資者想知道的重要信息都應在你的披露中有完整、準確的描述,在披露中都能找到答案。
“時常會有人對我說,某某公司對同類信息沒有披露,某某公司只作了很簡單的披露。我說別的公司如何做只能作為參考,不能作為依據,只有規則才能作為依據。一方面,別的公司有什么特殊情況我們不了解;另一方面,每年有很多家公司的信息披露出錯,如果不加甄別地簡單照搬別的公司做法,就可能在重復別人的錯誤。”他坦言,自己喜歡親自上手,這已經形成了習慣。比如對年報,自己每次審查修改都在十遍左右。
除了工作外,生活中的余興喜既為人子、為人夫,也為人父。他說,在盡責任與義務中,自己也從中獲得快樂和享受。平日的他喜歡讀書、旅游、攝影,也做一些運動。他覺得,自己永遠都有想做而沒時間做的事情,從來不會感到無事可做,不會感到寂寞無聊。“工作和生活都是美好的,我很享受我的工作,也很享受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