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明
【摘 要】隨著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大量建設,由于施工技術、原材料選擇以及管理等原因,在其使用過程中出現的病害較多。本文分析了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瀝青路面施工的施工管理及質量控制。
【關鍵詞】瀝青路面;質量問題;施工管理;質量控制
0 前言
在城鎮道路及公路中,采用瀝青路面,具有良好的力學強度、表明平整、平穩舒適的行車性能、耐磨抗滑、低噪音、施工周期短、維修簡便等特點而被廣泛應用。但是由于施工技術、原材料選擇以及管理等原因,在其使用過程中出現的病害較多。我們必須從施工、管理控制等方面考究,而這兩個方面的因素又是相互影響和關聯的。
1 施工的質量問題
1.1 半剛性施工質量低劣
市政道路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普遍存在下列違反規范的行為:①集料級配嚴重失控,集料大于40mm顆粒數量占粗集料總量的30~40%,10~40mm顆粒數量嚴重不足,混合料產生嚴重的粗細集料離析現象;②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采用普通攪拌機攪拌,人工攤鋪,嚴重影響了拌和料的均勻性,導致混合料離析現象產生;③為保證混合料成型,采用提高水泥用量并用細料罩面;④施工縫多但處理草率等。這些問題導致半剛性基層裂縫增加,直接影響到通車后瀝青路面反射裂縫增多。
1.2 層間連接施工質量沒有保證
市政道路路面施工和高速公路相比,其層間連接施工質量更難以保證,主要表現為:①未能封閉施工的客觀環境,更易造成連接層面間污染,導致瀝青路面結構層層間連接不嚴密;②基層透層油噴灑往往在鋪筑瀝青層時進行,由于污染和粉塵,實際上不能達到透和聯的作用,而半剛性基層暴曬時間過長將產生干縮裂縫;③瀝青面層間粘層油施工沒有按照規范進行,現實中因急剎車導致面層整塊滑移、撕裂或脫落現象時有發生。如果層間連接不緊密,易導致地表水侵入,此時若在層間有浮塵或散顆粒,水進入層間縫隙后,縫隙中飽和水在行車荷載作用下產生動水壓力及以后荷載重復作用,對縫隙產生沖擊,形成唧漿,使縫隙處結構層強度降低,最終形成空洞,造成路面損壞。
1.3 瀝青面層施工工藝粗糙
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攤鋪,由于通車的需要,在施工中往往是半幅施工、半幅通車,由此導致縱向冷接縫現象較為普遍。由于處理冷接縫的工藝粗糙,影響了路面施工質量,其主要表現為:①壓實機具配置不合理,碾壓操作未能按工藝要求嚴格進行,影響路面壓實度和平整度;②交叉路口鋪筑分塊不合理,人工作業增加,影響路面鋪筑質量;③冷接縫處常產生骨料離析現象,影響路面質量且易產生路面病害。
2 施工管理及質量控制
2.1 人的管理
瀝青混凝土路面項目施工中,施工人員有管理人員、現場指揮人員和作業人員。這些人員在工程上也稱為特種工作人員,應該具備有經驗并經過培訓獲得上崗資格。在施工前,應該建立競爭機制,要明確崗位責任,如管理人員應該明確施工項目的質量目標等。現場作業人員應該熟悉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作業流程,明確各自的施工作業任務,并服從指揮人員調度,做好每道工序的施工。
2.2 機械的管理
先進、良好的機械設備是保證質量、提高效率、加快進度與改善勞動條件的基礎。機械設備的管理主要是保證各種瀝青路面施工機械處于良好的作業狀態,滿足施工的正常需要。在工程的整個過程中應該配備一個精干的機械維修小組,并配備足夠的配套機具和機械零件,一旦發生機械故障能及時修復;各類操作機手應按操作規程進行;漏油的機械、車輛不應上路,以避免給路面造成污染和損壞。
2.3 環境的管理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時,氣溫不低于10℃(高等級路面)或5℃(其他等級路面)。瀝青混凝土路面在陰雨天施工時,現場項目經理要高度密切關注天氣預報,保持施工現場、瀝青拌和廠與氣象的緊密結合,做到“早預防、早控制”,使各項工作有序進行。運料車和施工現場應備有防雨防潮設施。
2.4 加強集料質量控制
瀝青混凝土面層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的最關鍵因素是集料質量和集料級配。集料應符合下面兩項要求:①碎石表面微觀糙度大,且形狀接近立方體,質地堅硬;②使用人工砂,限制使用圓形顆粒的天然砂。從目前市政道路就地采購的碎石來看,其規格普遍不符合要求,因此瀝青路面施工用碎石必須向無風化片石料場定點采購,要求料場采用二次破碎工藝進行碎石加工。以減少針片狀碎石含量,且篩孔的尺寸應與要求的碎石最大粒徑相匹配。采購進場集料應按規范進行檢驗,盡可能加大抽檢密度,不合格的材料堅決退場。堆場必須進行場地硬化,避免堆場表土摻合于集料中。
2.5 提高基層施工質量
①改變施工方式。淘汰水泥穩定碎石層現場拌和、人工攤鋪的施工方式;采用水泥穩定土拌和樓集中拌和,機械攤鋪的方式。②抓好原材料控制。水泥等級應選用低于32.5級且不帶R的初凝在5h以上、終凝時間12h以上的普通硅酸鹽水泥;碎石集料用做基層時最大粒徑不得超過31.5mm,并形成良好級配。③嚴格控制水泥用量太大,這既不經濟,還會使基層裂縫增多增寬;水泥用量宜控制在5%以內。④重視混合料攤鋪接縫的處理。盡量減少施工縱縫,采用全幅攤鋪或兩機攤鋪;當縱縫不可避免時,務必把松散部分挖除并做成垂直整齊的下切面,把握好松鋪厚度按規范要求碾壓;對于橫向接縫,一般以兩構筑物間作為一個施工段落,無構筑物較長路段,應加大一個作業班次內的施工長度,盡量減少橫縫。⑤壓實、養護環節不可忽視。壓實時,壓路機的機型、激振力應與基層厚度相匹配,碾壓長度需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確定,應在最佳含水量時碾壓,碾壓長度要隨之調整;養護宜采取噴灑透層油進行,并用土工布覆蓋,以利于成品保護,避免車輛、行人闖入,噴灑應選擇在半剛性表層風干時即可進行。
2.6 強化混合料配合比設計與執行過程控制
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應在調查以往同類材料的配合比設計經驗和使用效果基礎上進行,這里強調生產配合比驗證階段。拌和機按生產配合比結果進行試拌,必須輔筑100~200m(單幅)試驗段,并取樣進行馬歇爾試驗,同時從現場鉆取芯樣觀察空隙率的大小,從而確定生產用的標準配合比;確定施工級配允許波動范圍,按質量管理要求制訂施工用的級配控制范圍,用以檢查混合料的生產質量;嚴格執行經檢驗的標準配合比,如遇材料變化并經檢測混合料的礦料級配,與實測技術指標不符要求時,應及時調整或重新設計。
2.7 加強路面施工作業質量控制
在瀝青路面施工作業質量控制中,平整度和壓實度的控制是最重要的,是直接影響瀝青路面使用性能的關鍵。控制好市政瀝青路面施工作業質量,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①混合料要制訂好現場作業計劃,配置匹配的施工機具,在運力上要有所冗余,壓路機必須3臺以上(包括一臺輪胎壓路機)。②選擇合理的壓路機組合方式及壓實工藝,進行初步、復壓、終壓三個碾壓步驟,以達到最佳碾壓效果。③注意接縫處理,市政道路接縫較多,應嚴格按照規范操作,特別由于通車需要縱向接縫冷接縫較多,鼓勵攤鋪設備加設瀝青加熱系統,實現冷接縫熱處理,最大限度改善冷接縫產生的問題;認真對待縱向接縫產生的接縫離析現象,在作業現場應采取有效措施,并通過嚴格的施工工藝加以避免。
3 結語
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質量存在經濟性、適用性不足以及病害多的問題,既有參建個方主體行為不規范的原因,也有政府相關單位監督不到位的原因。因此,要提升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質量,需要業主單位工作深入有效、設計深度有確保、施工單位自控到位、監理檢查把關、檢查結果要客觀、政府主管部門要確立瀝青混凝土路面設計、施工標準體系,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工作要有力,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取得預期效果。
[責任編輯: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