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翠
【摘 要】本文針對農村公路的使用情況和目前養護管理體制的不完善與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提出了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工作的措施。
【關鍵詞】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存在問題;對策;綜述
1 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基本特點
1.1 量大面廣,區域間差異大
農村公路就像人體的毛細血管分布在廣闊的農村,只要有村落的地方就有農村公路。全國每年新建農村公路30余萬公里,目前部分地區村級公路不但“通村”,而且通“社”通“隊”,因此農村公路分布區域大,管著工作量大。
1.2 公路等級低,簡易養護比例大
農村公路一般等級較低,村級公路占了相當大比例,大量等外級公路往往承擔很小的交通量,其養護工作主要包括除草,清理邊溝,保養等,這些工作雖然簡單,但是保持農村公路正常發揮使用性能的必需。
1.3 經費緊缺,區域間差異大
農村公路建設任務繁重,經費相對緊缺,主要來源于中央,地方各級財政和農民集資,捐款等,而對于長期的養護按理工作,資金缺口更大,已經嚴重影響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開展。
2 存在的弊端
2.1 人浮于事,效益低下
近年來,各地由于重復設置機構,擴充人員,特別是由于公路養護管理系統工資福利基本有保障,加之大鍋飯的體制,使公路系統的人員急劇增加,且有工不出或出工不出力的現象比較普遍,生產效率低下,再加上農村公路項目分散,不受重視,因此長期處于無養護狀態,服務質量低下。
2.2 公路養護部門即道班形同虛設
農村道路處于一種無人管養狀態,再加上使用不規范,“三無”車輛較多,造成了農村公路的提前破壞,嚴重影響了道路的正常使用及當地農民修路的積極性,給農民帶來了直接的經濟損失。
2.3 缺乏專業的養護技術隊伍及高效率的機械養護設施
基層養護部門沒有相應的高素質的養護技術人員,道班工人僅僅了解砂石路面的養護,對于瀝青類,水泥類道路的常見病害不能處治甚至養護材料也不具備,這種情況與現有農村公路養護的需求極不相稱。
3 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3.1 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短缺
一是農村公路養護資金;二是水毀經費無著落。
3.2 農村公路技術等級低,抗災能力差
受到建設資金投入等條件的限制,建成的農村公路普遍性地存在技術等級偏低,抗災能力薄弱的缺陷。在自然災害來臨時,極易發生塌方,擋墻倒塌等險情,給公路安全和行車安全埋下了隱患。
3.3 農村公路實行有效管理難
根據公路管理部門現有的實際情況來看,因為農村公路點多,面廣,線長,過于分散,而且進去后往往是條“死胡同”,需原路返回,增加了巡查和管理的里程和難度。
4 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工作的措施
解決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問題,必須改革現地的農村公路管理體制,把農村公路管理納入各級政府的職責,納入各級交通主管部門的行業管理,合理劃分農村公路的管理層次和管理權限,建立適宜的農村公路管理機構。
4.1 農村公路養護走向市場化道路
加快培育和發展公路養護工程市場,建立適應市場規律的運行機制,撤消現有的公路養護道班,允許和鼓勵組建不同所有制形式的養護工程專業隊或公司,參與公路養護工程項目競爭,逐步轉為具有一定規模的養護企業,推向市場,改變目前公路養護生產單位過于分散,效率低下的狀況,實現規模化,專業化,以提高養護質量和投資效益,也有利于公路管理機構從生產型向管理型的轉化。
4.2 建立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構
成立辦事高效,人員精干,面向社會的新型農村公路管理機構,負責監督并調控的農村的公路的養護工作。
4.3 完善機制,措施到位
要對農村公路實行長期有效的管理,還必須完善相應的責任機制。公路管理部門應結合當地實際制訂出一套切實可行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明確農村公路養護質量評定標準,要有與之配套的獎勵機制,逐級簽訂養護責任全責,其中明確養護管理人員管養的路段,養護質量要求、責任、工資等。
4.4 拓寬渠道,籌集資金
要對農村公路實行長期有效的管理,養護資金保障是關鍵。從目前情況來看,農村公路建成通車后的養護資金是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由固定的,充足的資金投入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顯然是不現實的,雖然上級公路主管部門正在研究對策,因此要解決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資金問題,必須拓寬籌資渠道,擴大融資方式。
4.5 農村公路養護走市場化道路
我國現行的公路管理體制是按照計劃經濟的要求,以及“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建立起來的,多年來,這種體制較發地發揮了中央和地方投資公路建設的積極性,在公路規劃,建設,養護,管理等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4.6 立足于農村公路特點,推薦分級管理和養護
農村公路包括縣道,鄉道和村道,不同區域的同級別道路也有較大差異。因此農村公路的管理和養護應依據不同級別道路的不同性能要求,開展分級管理養護。對于縣道,由于公路等級較高,承擔的交通量大,對道路性能要求相應較高,因此應建立專業化管理養護隊伍,保證管理養護的專業化。對于鄉道和部分交通量大的村道,應努力創造半專業化的管理和養護。
4.7 組建隊伍,確保暢通
要對農村公路實行長期有效的管理,還必須建立一支強有力的農民養護工隊伍。公路養護是一項長期性,連續性的工作,所以它要求養護隊伍要保持相對穩定,同時農村公路又具有點多,面廣,線長,管理難的特點,在養護作業上又是“單兵作戰”,因此,在選擇養護隊伍時要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心,能獨擋一面的養護能力。
4.8 建立農村公路檔案,開發實用的農村公路管理系統
由于農村公路分布區域廣,基層單位技術力量薄弱,農村公路普遍缺乏完備的路況資料。然而隨著農村公路建設的不斷發展,已建道路經多年使用后性能衰減,養護維修工作量會逐年增加,占用資金也會越來越多。因此應建立農村公路檔案,逐步完善路況資料的收集和整理。
5 結束語
農村公路的管理養護是一件長期而艱巨的工作,養護管理建立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長效機制,促進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規范化,科學化是一種必然趨勢,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需要資金保障,還需要技術力量的參與與支持。
【參考文獻】
[1]李浩亮,趙偉杰.農村公路的養護治理與治理體制研究[J].科技風,2009(16).
[2]肖明鳴.論農村公路養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J].廣東科技,2009(06).
[3]石玉榮,李佰海.淺談如何加強農村公路養護和管理工作[J].科技致富向導,2013(07).
[4]關于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與管理體制的研究[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9(04),總182期.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