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1976年3月出生,黑龍江雙城人,199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哈爾濱工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碩士研究生學歷,東北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博士學位在讀,高級工程師。
2000年7月參加工作,歷任三精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固體劑型車間、綜合劑型車間設備副主任、生產副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物流中心支持工作副主任、口服液劑型一車間主任,三精英美制藥有限公司和三精明水健康品經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哈藥集團生物疫苗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現任哈藥集團生物疫苗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提起“哈藥”,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且還會有許多人可以順口說出許多由哈藥生產和銷售的知名產品,但是提到哈藥集團的全資控股的子公司“哈藥集團生物疫苗有限公司(下稱哈藥疫苗)”,恐怕圈外人所了解的就不是那么的深入了。這個春天,本刊記者有幸約訪到了哈藥集團生物疫苗有限公司的掌舵人,關俊威董事長,走進身邊的“哈藥”,感受那份滿滿的信心、責任與擔當。
初次走進“哈藥疫苗”,初次見到這位傳聞中充滿干勁、滿懷激情的年輕司令官,他卻給人一種說不出的穩重之感。或許是因為師出工商管理,又是經濟管理學高材生的緣故,關總的舉手投足間透著一股嚴謹的大將風范,不禁讓人肅然起敬。
哈藥疫苗創建于1962年,是我國首家通過GMP認證的企業,憑借著專業的研發和生產技能,成為獸用生物制品及各類化學治療藥物的骨干企業,被農業部列為禽流感疫苗、高致病性豬藍耳活疫苗、豬瘟活疫苗定點生產企業,是集科研、生產、經營、服務為一體的國家級大型企業,動物用生物制品10強,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50 多年的生產、研發、營銷成就了國內動物疫苗領域的翹楚地位。
眾所周知,哈藥疫苗在研發的道路上一直是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的。她有什么樣的研發特色和怎樣的研發戰略規劃?
哈藥疫苗自1962年建廠以來,經過幾代人的辛苦耕耘,在省畜牧局,哈藥集團以及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發展到了今天。目前我們公司共獲得國家正式批準文號的產品有73個,擁有GMP驗證的生產線19條,生產制作部4個,年生產能力在322億羽份/頭份。2014年我們又確立了“穩中心,強兩翼” 這一發展戰略,其中助推企業騰飛的“一翼”就是科研驅動。足以見得我們對科研工作的重視。我們研發中心占地面積2 000平方米,有禽病研究室、豬病研究室等4個實驗室和1個檢測中心,研發人員全部是研究生以上學歷。特別是在2012年,在集團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吸引了哈藥疫苗歷史上的首位首席科學家——周建華老師。周老師以前是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的國家級一級崗位人才,也是國內疫苗領域內的核心人才,加盟到研發中心后,對研發中心的人才培養,項目引進,平臺建設和工藝研究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使公司在研發方面的工作更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并且公司也在努力實現科研成果不僅僅滿足企業自身的需要,也積極的謀求服務于行業,向外進行市場轉化的工作。
客觀的講,現在生物制品行業的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但作為市國資委控股的哈藥集團旗下的全資控股子公司,我們除了要體現競爭性以保證企業生存之外,我們還肩負著更重的社會責任,遵守政府主管部門的各項要求,守住我們企業在保證產品質量的這一紅線,服務終端、服務養殖、服務健康。現在公司的經營理念是“為客戶增值,為健康加分。”也是我們基于行業發展,基于價值鏈的一份責任。
想著來時路上與閆經理的一番攀談和公司大門口LED顯示屏上閃動著的 為員工生日祝福的字符,記者不由得被這個大企業的那份溫暖所吸引,當問及哈藥疫苗五十年積淀下的企業風格時,關總會心地微笑了。
公司目前處于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從企業經營角度講,管理問題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企業的發展是基于對外部不斷變化的需求和環境,企業用產品和服務來滿足和引領這種需求,適應環境的一個過程。多年來,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很多業內的企業如雨后春筍的快速成立、成長,如此一來,哈藥疫苗經過52年歷史沉淀的人才儲備優勢就凸顯出來了,為行業輸送了大量的人才,號稱行業的“黃埔軍校”。在外界看來,有認為企業內部的機制不適而引發的人才流失。但我不這樣認為,對于一個規范的市場秩序下,合理的人才流動對于行業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對于流動的雙方企業來說都是一個機會,會促使流程、機制、管理理念等的升級,處理好了是有著積極正向作用的。從哈藥疫苗走出去的人才在行業中的地位和價值以及少有對企業的中傷就足以說明問題。所以,多年來企業對人才的關注,對人力資本的執著,是有方向、有目標的。您所看到的僅僅是其中小到不能再小的問題了,這也正和我們的企業文化“微文化”高度關聯,從細微之處見功夫。
另外,管理學上有一種說法:三流的企業做產品,二流企業做服務,一流企業做文化。我們一直致力于從做文化的角度去引領企業的良性健康發展。
因此,我們依靠著哈藥疫苗五十多年的文化積累和哈藥集團的有力支撐,我們在保證員工業余休閑,提高生活、工作質量的人文關懷方面,進行了如員工的羽毛球、乒乓球、臺球的體育館、員工宿舍、員工圖書館等基礎設施建設,讓員工感覺到家庭式的溫暖,更好的工作,貢獻自己在價值鏈中的重要部分。
哈藥疫苗的業務人員大多會自發出資,在市場上做企業產品推廣,員工把工作當成了自己的事業。記者對關總是如何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產生了濃重的好奇。關總卻顯得很平靜。
在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使管理思路能夠真正的落地,能夠與需求真實的對接,對員工來說就是要激發個體的活力。當組織目標和個人目標能夠在一個高度趨同的前提下,這樣員工的工作能力和潛力才會被最大限度的激發。我們就是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給員工提供這樣一個平臺和展示的機會。同時呢,我們公司也配備了專職的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一職,并且搭建了基層黨支部、團支部和工作組織。對員工思想教育起到了引領,激發正能量的積極作用。今年年初我們也如期高質量的、順利的完成了哈爾濱市第一批群眾路線教育活動。
研發、團結、管理固然是企業發展的要素,但是在中國我們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成功因素,那就是政策導向,疫苗政府采購政策的變化,給哈藥疫苗帶來的是機遇還是挑戰?
作為國有競爭性企業,研讀國家政策是我們必做的功課。我們留意到,早在2012年末,國務院第六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中有這樣的表述:凡是公民、法人能夠自主決定的,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的,行業組織或中介機構能夠自律管理的事項,政府退出。我們認為后續的很多信息都釋放了市場在整個經濟運行中的重要作用,我們農業部的國家強制免疫已經規范的運行了一段時間,隨著發展和進步,相信會逐漸的放開市場,因此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一方面做好現有政府招標產品工作,確保產品質量,服務承諾外,我們更是積極布局市場苗的營銷工作。2014年,我們制定了《市場營銷工作要點綠皮書》,確定的經營理念是:為客戶增值,為健康加分。也完善了一些營銷政策,同時通過項目制、清單制啟動了一系列的營銷方面的工作。
在大轉折期更能體現蓄積厚重企業所擁有的強大競爭實力。不打無準備之戰,不做無目標之準備,這讓我們不得不敬佩企業決策層的高瞻遠矚,不由得心生取經之念,希望為處在這個“春秋戰國”時期,同樣面臨發展或轉型的企業取得些真經。在執業獸醫的政策推動下,處方藥與非處方藥的制度推行中,疫苗產品因為受運輸和保存等專業技術的限制,渠道商是需要企業的支持和指導的。基于此,疫苗企業的市場轉化會與化藥等產品有些區別,不知道身為行業領軍型企業的“哈藥疫苗”是否會考慮對接獸醫托管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