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李
豬流行性感冒時由A型流感引起的一種豬的急性,高度接觸性豬呼吸器官傳染病。以突然發病,咳嗽,呼吸苦難發熱衰竭及傳播速度,康復快,死亡率低位特征,但是經常與豬副嗜血桿菌或巴氏桿菌等病菌混合或激發感染,使疫情加重,本病也是很多傳染病的“導火索”,同時豬流感病毒可傳染給人,是禽流感和人流感的放大器,其傳播流行不但影響到畜牧業的穩定,并嚴重影響著人類的身心健康,因此,應把本病的預防放在豬病防治的首位,本文就把豬流感的流行病學,癥狀,病理變化及其綜合防治措施談談筆者的認識,僅供參考。
1 流行病學
1.1 易感動物
A型流感病毒可以感染豬馬禽和人等動物,某些亞型能從一種動物傳染給另一種動物,包括人和豬,人與禽之間的傳播,不同年齡,性別和品種的豬對A型流感病毒都有易感性。
1.2流行特點
本病流行無季節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多見于天氣多變的秋季,早春,冬季,在豬群中常突然發生,全群豬幾乎同時發病,表現臨床癥狀,發病率100%,目前流行的豬流感病毒主要有H1N1和H3N2兩種血清型,該病呈世界性分布,但主要呈地方流行為主,能夠迅速在某一地區傳播并蔓延。
1.3 傳染源
人和病豬和帶毒豬是本病的主要傳播源,病愈后可帶毒6~8周,病毒存在于帶毒豬和帶毒豬的鼻液或氣管,支氣管滲出液以及肺和肺淋巴結內。
1.4應激因素
飼養管理,環境衛生條件差,營養不良,體內外寄生蟲病都可以促進本病的發生和流行,特別是近幾年養豬行業中豬病較復雜,一旦暴發本病后常與藍耳,多殺性巴氏桿菌,副豬嗜血桿菌,鏈球菌等混合感染,是本病延長,病情加重,死亡率高達50%以上。
2 臨床癥狀
急性感染豬只突然發病,豬群中多數豬只同時發生癥狀,表現為體溫突然升高40.5~42℃。精神萎靡,不愿站立或走動,食欲減退或廢絕,出現結膜炎和鼻炎癥狀,眼和鼻流出黏性分泌物,有時從鼻孔流出血色濃稠鼻涕,呼吸急促困難,咳嗽,打噴嚏,部分豬口腔有白色分泌物流出,發病期較長的豬只出現嘔吐,大便干燥,小便短少,尿質呈黃色,少數病豬后期出現微循環障礙,全身皮膚發紺,尤其耳部、背部、腹側臀部病變明顯。
各階段感染豬只的臨床癥狀:
2.1 公豬感染后降低精液品質,可持續4~5周,影響母豬的受孕率。
2.2 母豬,病毒侵入豬群,病情會迅速蔓延,體溫升高,大群普遍厭食,出現繁殖障礙,懷孕母豬出現流產,死胎,不良仔豬增多,流產后正常配種,但母豬斷奶后到發情的天數延長,配種21 d內返情的母豬明顯增多。
妊娠母豬表現為突然發病,迅速傳播,體溫升高,出現咳嗽,肺炎,產仔后仔豬發育不良或易患病,斷奶成活率低。
2.3 育成和育肥豬,多呈急性發病,體溫升高40.5~42℃。皮膚潮紅,突然不愿站立或走動,這是典型癥狀,豬流感病毒本身可致嚴重的肺炎,如繼發感染很難處理,因此對病情嚴重的患豬個體給予抗生素治療,防止繼發其他肺部感染
3 病理變化
主要的病變在呼吸器官,肺臟組織病變區和正常區有明顯界限,有深紫紅色的硬結,通常在肺尖葉,心葉和中間葉呈不規則的對稱,肺間質有明顯的水腫,鼻眼,氣管和支氣管黏膜出血,氣管內有大量黏液狀血泡沫或化膿干酪性物,部分患豬脾臟輕度腫大,心包積液,腸黏膜有卡他性炎癥。
4 豬流感的防制
4.1加強飼養管理
保持豬舍清潔干燥,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人為的控制晝夜溫差,盡量不在寒冷多雨,天氣驟變的天氣進行轉群或長途運輸豬只。
4.2 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體系
進場人員都必須淋浴,更衣,消毒,并確認沒有流感癥狀后才可進入,嚴格控制進入豬場的一切車輛,車輛必須進行徹底的清潔與消毒。
嚴格執行常規的洗手盆洗手和腳踏消毒池進入豬舍。
周邊地區有流感疫情時,嚴格控制引進種豬。
加強舍內帶豬噴霧消毒,每天使用消毒藥噴霧消毒一遍,可大大降低流感病毒感染的機會,還可以降低舍內有害氣體、灰塵和空氣中懸浮病原微生物,如果豬只感染的情況下,也應開窗通風換氣,可降低舍內空氣中的病原數量。
4.3 免疫接種
豬流感危害嚴重的地區,應及時進行疫苗接種,由于病毒的亞型很多,交叉保護力弱,因此豬流感疫苗應選擇當地的分離株或當地血清型的毒株制成的。
4.4 通過藥物保健,提高豬群免疫力
在飼料中添加廣譜高效的抗生素預混劑,或在飼料中添加增強免疫力的維生素,微量元素。
4.5 嚴格執行全進全出的制度
4.6 治療。豬流感尚無特異方法,在疫情出現時要做出及時的反應,對于感染豬只采取飲水,飼料中添加藥物,注射抗生素等各方面的綜合措施,控制繼發感染。■(編輯: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