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
摘 要:對語言與言語進行區分是索緒爾最重要的語言學理論。“這兩種絕對不同的東西”既相互區別有相互聯系。索緒爾對語言和言語的區分是必要的。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索緒爾;語言;言語
[中圖分類號]: H0-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20--01
為了研究“語言學又完整又具體的對象時什么?”這一問題,索緒爾提出“要解決這一難題只有一個辦法,一開始就站在語言的陣地上,把它當做言語活動的其他一切表現準則。”為此,索緒爾在充分借鑒前人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語言和言語的區分問題。
一、語言和言語的含義及區分
索緒爾用langue和parole兩個術語。高名凱先生將其翻譯為“語言”和“言語”。對于語言和言語各自內容的具體劃分,語言學學界的理解并不一致。中國研究索緒爾的學者中,方光燾先生(1997)、范曉先生(1994)、張紹杰、王克非先生(1997)、姚小平先生(2003)、岑云強先生(1996)等等都曾發表過一些看法,這里不再細談。下面僅談一談索緒爾的語言和言語理論。為了解決語言學的研究對象問題,索緒爾提出了語言和言語理論,但什么是語言呢?索緒爾解釋道:“在我們看來,語言和言語不能混為一談;它只是言語活動的一個確定的部分,而且當然是一個主要的部分。它既是言語機能的社會產物,又是社會集團為了使個人有可能行使這機能所采用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規約。”相反言語卻是“個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為”。《教程》第36頁對語言的特征進行了概括。縱觀《教程》我們認為語言是言語活動中社會性的、系統性的部分,言語是個人的或然的部分;語言是心理的,言語是心理的、物理的;語言是抽象的、穩定的,而言語是具體的、變化的;語言是存在于語言社團成員大腦中的一種約定俗成的抽象的符號系統,是集體心智的產物,它的存在不取決于具體言語,而言語是語言的具體運用,是個人的行為,不能脫離語言存在,個人的言語行為要受到語言系統的制約。因此,語言要比言語更適合作為語言的又完整又具體的對象。同時也表明語言和言語的對立性。
二、語言和言語的和諧性
索緒爾把二元對立的偶值性看作是語言系統無處不在的基本結構原則。明確強點語言和言語的二元對立性,以及語言學研究對象的唯一性、純質性。為此很多學者批判索緒爾這種絕對對立的劃分以及對言語的忽視。近年來,隨著索緒爾研究的深入開展,人們逐漸認識到,索緒爾在區分語言和言語的同時并沒有割裂他們之間的聯系,而是將語言和言語和諧統一起來的。“毫無疑問,這兩個對象是緊密相聯系而且互為前提的:要言語為人所理解,并產生一切效果,必須有語言;但是要使語言能夠建立,必須有言語。”“言語事實總是在前、促使語言演變的是言語……”由此可見,索緒爾并沒有忽視言語的存在和作用,更沒有割裂語言和言語的聯系。而接下來索緒爾說“但這一切并不妨礙它們是兩種絕對不同的東西”又似乎顯得矛盾。我認為索緒爾這樣說的目的不是在強調語言與言語的絕對對立關系,而是為了說明、肯定語言學又完整又具體的對象是語言這一根本目的,更是為了純化語言學的研究對象。而且,索緒爾在區分語言與言語的同時提出了語言的語言學和言語的語言學這兩種語言學說。索緒爾只是把自己沒有來得及做的事情交給了我們后人,我們后人需要在索緒爾研究的基礎上繼續全面深入的研究。
三、劃分語言和言語的意義
語言和言語的區分對語言學的發展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一直以來,我們太過于關注語言和言語的內容的劃分問題,以及對兩者絕對對立的批判上,而對劃分語言和言語的意義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語言和言語的區分不但明確了語言學的研究對象,理清了語言學的研究思路,而且論證了語言的客觀現實性,它純化了語言學的研究對象,這在語言學的發展進程中是完全必要和合理的。裴文認為,只有在言語體系中區分了語言和言語,才有可能建立真正的語言學理論,語言學才能成為一門真正的科學。“這一區分是索緒爾構建的語言學理論一系列原則與關系中的最為根本的。它既是索緒爾理論完善的前提條件,又是語言學研究的出發點。” 王希杰認為,語言和言語的區分是現代語言學的最重要的方法論原則之一。不僅如此,索緒爾對語言和言語的劃分給予我們很多教學啟示:其一,為語言的學習和研究提供了一個“言語—語言—言語”模式;其二,對詞匯學的研究給予指導。把語言詞和言語詞進行區分,可以講靜態的詞與動態的詞對立統一起來,是的詞匯學的研究對象不再是孤立的語言詞和言語詞。
四、結束語
索緒爾的元以內和言語理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我們,用岑云強的話來說“不但應該用貶值那個唯物主義的觀點而且應該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重新挖掘并解釋索緒爾語言和言語的重大的而深遠的意義。”我們應該用開放的、包容的、批判繼承的眼光和心態站在索緒爾這個巨人的肩膀上去開辟語言學研究的新思路、新領域,推動語言學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瑞士)費爾迪南·德·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著;高名凱譯. 普通語言學教程. 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1983
[2]裴文.索緒爾:本真狀態及其張力[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