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成鋼


摘 要:盛極一時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從輝煌到走入低谷,而今又借自考專、本銜接模式考試強勢反彈,期間經歷著怎樣的無奈和變革?這種自學考試模式的出臺是對自考重振雄風的扶持,還是飲鴆止渴,助長了打著自考旗號、爭名奪利的歪風邪氣?針對這種自考模式的種種弊端,又該如何見招拆招?就此發表一點淺見。
關鍵詞:自學考試;專本銜接;歷史背景;原因分析;影響;糾錯方法
一、自考專、本銜接考試模式產生的歷史背景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從1984年開始,發展至今已有近三十年了。這所被譽為“沒有圍墻的大學”,因工學矛盾小,考試費用低廉,畢業文憑含金量高,在當時我國高等教育還處于復蘇、不能滿足千萬學子進高校就讀的狀況下,一度十分輝煌,其規模和數量甚至一度超過高校的在校人數。以浙江省為例,自考報名人數從1984年的81048人發展到2002年最高峰達902633人。在國家只投入有限教育資源的情況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既是對高等教育的大力補充,同時也為各行各業輸送了大量的有用人才。
21世紀初,因我國高校大量擴招,其他高等教育形式多樣發展,進出手續簡便,獲取文憑便捷,加上自學考試難度較大,又缺乏政策的后續扶持,報考人數急劇下滑,以2013年為例,全省年報考人數僅為25萬人左右。
浙江省自考辦(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前身)為應對自考人數下滑的局面,同時為推進不同高等教育形式之間的銜接、溝通,積極構建人才培養的立交橋,促進學習型社會的形成,2003年7月,下發了《關于發展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與全日制??平逃暯釉圏c的通知》。通知明確要充分吸引省內高職類院校學生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讓他們在專科畢業時可同時獲得自考本科文憑,以此為學生提升學歷、就業等提供有利條件。
通知一經發出,至同年9月,就有5所高校迅速呼應,申請了銜接試點學校。
二、銜接模式的現狀及快速發展的原因分析
1.現狀描述
自考銜接從個別學校試點開始發展至今,已有許多主考院校加入這一行列,專業也逐漸增多。從最近幾次自考報名情況來看,一些已經開展專本科自考銜接類考試的地市,銜接類專業考生在報名人數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以2013年的嘉興為例,每次自考報名總人數在5000人左右,銜接類專業考生占到近一半。嘉興當地兩所進行銜接類專業考試的高等院校,參加考試的在校生總人數超過15000人。每次辦理畢業的考生也有近1500人,其中銜接類專業考生竟占90%以上。而未開展銜接類考試的紹興市,每次自考報名人數為1800人左右,辦理自考畢業手續僅百人左右。兩個原先報考規模相當的地市,如今報考人數差距如此之大,特別是每次辦理手續的畢業生人數的差距如此之大,主要因素就在于是否實施了銜接類考試模式。
為了增加生源,目前參加銜接類專業考試的主考院校不只立足于本地高校內部,還以各種方法以聯合辦學的形式,發展一些中職、高職在校生人數較多的地市,與當地高校合作,利潤分成。考試過程既不規范,更不嚴格,為了方便,一些??颊n程和實踐課下放到了辦學點,同時沒有盡到監督的責任,放任辦學點自行操作。
2.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因考試知識面覆蓋廣,考風考紀嚴明,獲
得文憑的難度較大,一度獲得很高的國際認同。但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各類高等教育的多樣化發展,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地位受到沖擊,自考報名人數呈現出逐年萎縮的勢態。但隨著銜接類考試專業的出現,自考生源幾乎瞬間反彈,部分開展銜接類試點的地市報考人數激增,大有人滿為患的趨勢,原因在哪里?
(1)銜接類考試學?!白灾餍浴边^強
普通自學考試專業計劃設置科學、嚴謹,一個專業一般有十多門課程需要考試??忌鷪罂己螅夹枰獏⒓佑僧數乜嫁k組織的理論課筆試,只有部分專業有少數實踐課程需到主考院考進行考核??荚嚱M織過程規范、公正,考風考紀嚴明。而銜接類考試專業往往在專業計劃設置上給予主考院校過多的自主性。考生所參加的考試基本上由主考院校自行組織。更有甚者,部分專業的考試完全不用參加普通自考,由學校自主進行考試,自行評定成績。以浙江科技學院的《視覺傳達設計》銜接類本科的考試計劃為例:
該專業中三門公共基礎課(《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英語(二)》)申請免考,其他課程均為實踐課和??颊n程,相當于整個計劃的課程由這些主考院校說了算,考試過程全部由這些高校自行操作,考試主動權完全掌握在主考學校手中。
(2)銜接類專業考試的利益驅動
自學考試歷來以收費低廉為主要特點,考完一個專業報考費加上教材只需要千元左右費用。但經調查,以科技學院的視覺傳達設計銜接類專業為例,該院向紹興辦學點的每位考生收取費用為一萬兩千多元,利潤非常可觀。一些原先從事自考助學工作的高校成教學院,因利潤少,紛紛轉向函授和遠程教育等其他利潤更高的教學形式,在近幾年內又重新將發展重點轉向了自考,轉向的真實原因不得不令人深思。而對于那些參加銜接類的考生,因考試基本上為學校內部自行考試,通過率極高,也寧愿承擔較高的費用,以求在短期內獲得自考文憑。更有甚者,一些高校為了獲取更大的利潤,在全省各地和一些培訓機構合作,在社會上廣收學員,一些培訓機構規模較小,管理混亂,有的甚至打出“兩年自考包畢業”的廣告吸引社會考生前來報考。
三、銜接類專業考試造成的不良影響
實事求是地評價自考的銜接類專業考試,原先設立時的指導思想正確,基本內容也無可厚非。照此實施既可實現自學考試教育與全日制??平逃齼瀯莼パa,協調發展,又能加強在校考生的實踐能力培養,避免教學內容機械重復,最主要的是鼓勵在校生通過自學考試獲得更高層次的學歷,提高自身素質和就業能力。但這一政策在實施過程中走偏了,一些高校利用這個政策打擦邊
球,無條件削減必考課程,吸引考生牟取利益;同時,相關管理部門在設置審批銜接類專業計劃上的傾向性,有意無意地慫恿了此類行為;加上考試過程中監管的不到位,最終導致這個新生事物畸形發展。
就目前的狀態看,筆者以為自考銜接類考試造成了以下幾種不良影響。
1.嚴重影響自考聲譽
自學考試之所在以一定時期內吸引大量的求學者前來參加考試,并創造過輝煌的歷史,是因為自考的考試組考規范,考風考紀嚴明,獲得自考文憑路途正、難度大、含金量高,并獲多個國家的學歷認可。自考銜接類專業考試,按現在的銜接類專業考試模式,考試管理松散,缺少監督,基本是學校說了算;考試要求降低,只要交納學費,基本上能輕松通過,取得的也是普通自考文憑,和社會上參加普通自考,歷經多年,努力自學,辛苦考試取得的文憑同等效力。從目前每年畢業生辦理情況來看,銜接類專業的自考畢業生越來越多,占自考畢業生比例越來越大,而他們從參考到畢業的時間很短,獲得文憑也很容易。如此輕松自在獲取的文憑,其含金量大打折扣,自考的尊嚴在喪失,自考地位在動搖,自學考試的聲譽必將受到影響。
2.嚴重沖擊規范操作
在自學考試實施過程中自考報名和畢業手續的辦理環節最為繁瑣。實行銜接類專業自考的學校將報名和畢業辦理的環節推給當地考試管理機構,這些銜接類專業考生在當地考試機構注冊一個考籍領取了準考證后,不在當地考試機構參加考試,直接參加這些主考院校的考試,考完所有課程后又回當地考試機構辦理畢業手續。中間的助學和考試等費用最高的環節都由這些主考院校進行操作。很多考試管理機構因考生流失,利益受損及工作量的無故增加,不愿意承擔報名和畢業手續辦理工作。另外,在畢業手續辦理過程中,許多考辦也發現,公共基礎課的免考存在一些問題。如:某高校銜接類專業考生上午來辦理免考時,成績冊只顯示兩學期英語,(按規定需要三個學期以上英語成績合格才能免考英語(二)),申請被退回后,下午再來辦理,發現成績冊上自行加上了第三個學期的英語成績,學校解釋為原教務處電腦出錯,現已更正。如此輕率的舉動不得不令人生疑。
另外,部分專業還設置了多個主考學校,他們經常因搶奪生源,利益上的沖突,造成一定的矛盾,部分辦學點學生在報名時,有時因課程安排時間沖突或補考問題,未選原主考院校的課程,選了另一個相同專業銜接類學校的課程,按自考的要求規定,只要課程代碼名稱相同,即視為相同課程,效力相同。但原主考院校因利益原因,往往以該課程未在本校參加考試,成績無效為由,要求考生重新參加考試,否則不給考生申請畢業。讓無辜考生來承擔因高校之間利益沖突帶來的損失,造成非常不好的社會影響。
四、銜接類考試糾偏方法
1.合理調整專業計劃
可以說,銜接類專業考試的政策制定是非常正確的。一方面,為了應對自考日漸下滑的嚴峻局面;另一方面,為推進不同高等教育形式之間的銜接、溝通,積極構建人才培養立交橋,促進學習型社會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還為一些高職類院校的招生起到了積極意義。但這一政策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了偏差,成為一些高校獲取利益的工具,造成了一定的不良社會影響。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合理調整專業計劃,嚴格把控專業設置,不能對主考院校放權太大,甚至為學校量身訂制專業計劃,為學校獲利提供便利條件。首先,應取消問題最多的理論課校考形式。同時,對于一些理論性較強的專業,適當減少實踐課程的門數;對于一些操作性較強的專業,要嚴格限制實踐課程數量,增加參加普通自考的理論課程,使得銜接類專業的計劃更具科學性和公正性。其次,適當降低主考院校在這類考試中的自由度,適度減弱主考院校的自主權。同時嚴格論證新銜接類專業審批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嚴格控制新專業的審批。
2.嚴格審核規范管理
根據原來銜接類專業考試的文件精神,對參加銜接類考試的參考對象進行嚴格把關,避免魚龍混雜。應由省考試院定期組織人員,對參考的對象進行名單抽查,若有違規對象參加此類考試,要對這些主考院校作出嚴肅處理直至取消辦學資格。同時,要嚴格進行辦學成本核算,規范收費,合理收費,嚴禁主考院校與一些社會上的培訓機構合作搞虛假宣傳,使銜接類專業的考試形式走向科學化、規范化。
3.加強考試過程監督
為規范銜接類專業考試的實施,省教育考試院應針對目前的情況,要求這些主考院校在考試前公示考試的內容、時間和方式,由當地考試管理機構參與考試過程的管理,特別是對學校自行組織的實踐課程,在組織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進行全程監督,考試結果評估考試學校應回避,并及時公布成績。對于專業計劃中涉及的免考公共基礎課程,要認真檢查學校的課時及考核成績并及時存檔,避免在公共基礎課程免考過程中弄虛作假,確保整個考試過程公平、公正、嚴格、規范。
近日聽聞省教育考試院已經下決心對這類銜接類考試進行整頓,近期將有重大調整,出臺規范性文件,希望能糾正偏差,使其回歸正道,為自考“正名”。
參考文獻:
[1]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辦公室.考生必讀.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01.
[2]葛為民.走向學習社會:自學考試的不懈探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02.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