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蕓芳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115頁(例1)-116頁。
【教學目標】1.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找出直觀事物的變化規律。2.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3.培養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使學生知道事物排列的規律中隱含的數學知識。
【教學重點】幫助學生理解“有規律的排列”,引導學生發現圖形的簡單排列規律。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圖形的簡單排列規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從教材的主題圖入手,直接切入正題。用多媒體展示小東家新裝修的房子,從客廳的墻面到地板、擺設等,說說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規律的,讓學生充分“看規律”,回憶所學的知識,并將看到的規律說出來。繼續展示廚房,看看廚房里的裝修是否也有規律,學生自然是肯定的,就是一時間說不上來,那么今天這堂課就讓我們一起去小東家《找規律》吧!
二、引導探索,尋找規律
1.感受規律。師:我們去小東家新裝修的房子去看看吧!小東家的房子真漂亮,請同學們仔細看他家廚房的墻壁和墻面,選擇一種你喜歡的進行研究,看看它們是否有規律,如果有,請說說它是什么規律,可以在4人小組中先討論,再說一說,看誰的眼睛最會發現?(3~5分鐘時間,學生在小組中各抒己見,教師巡視著各組中說的情況,適當地給予幫助。)
教師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演示。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小眼睛亮極了,發現了這么多,像這樣幾個圖形按照一定的規律不斷地變換自己的位置,這樣的規律我們就把它叫循環排列規律。”教師邊說邊將規律用多媒體再演示一遍。
2.前到后,向前移(第一關);這是小東家臥室墻面的設計圖,你能接著畫嗎?多媒體出示_____ _____ _____ _____有了前面主題圖的規律經驗,學生看到例1顯得很興奮,例題中的變化規律與主題圖中的變化規律是一樣的,只是不再按行列方陣的形式排列,而是排成了一行,每組圖形呈循環排列,先讓學生擺一擺,再向同桌說一說,試著擺出第五組圖形,最后再畫出來。一小部分有困難的學生,也能通過同桌互相講述后獨立畫出第五組圖形。順利攻下第一關例題,全依賴于前面主題圖的鋪墊。
3.擺水果圖。(第二關);過渡:好客的小東很高興大家來參觀他的房子,所以為我們準備了很多好吃的水果,看看都有些什么?可是,他只擺了三組,你能根據規律擺出第四組水果圖嗎?
4.后到前,前后移(做一做)(第三關);學生獨立完成書中115頁中的做一做_____ _____“做一做”是鞏固例1的練習,沒有任何提示,基本規律類似,只不過每組圖形循環變化的方向相反,讓學生獨立觀察思考,培養逆向思維。
5.聯系生活,運用規律。(第四關)師:“今天我們認識了循環規律,也用這個規律的知識解決了一些問題,那么小朋友們能不能自己創造出這樣的規律呢?”(邊說邊用多媒體展示設計要求)1.請在正方形紙上設計有規律的花邊和圖案。2.圖案可以用老師提供的材料來粘貼,也可以自己畫。3.獨立完成任務,看誰設計得又快又好。
三、學生設計,教師巡視
學生展示作品,并介紹設計的規律,教師及時點評,鼓勵有創新的作品。
四、欣賞有規律的圖片
說說生活中你發現的規律,教師多媒體展示自然界及我們生活周圍的規律。
五、課堂小結
今天這堂課我們學習了規律,還運用規律解決了一些問題。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有規律的事物在美化著我們的生活,你們要用自己的智慧去發現它、運用它,將來就能把我們的生活裝扮得更加美麗!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