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雅


摘 要:隨著我國深化改革開放,加強與世界各國之間的對外交流活動,我國民航業也進入了一個欣欣向榮的發展黃金期。民航業的蓬勃發展,必將帶動民航產業的結構調整及相應職位的高素質人才的火爆需求。我校為適應民航業的這一發展趨勢,開設了民航服務業,包括空中乘務等專業,并將日語選為民航服務專業的第二外語,教學時間為二學年,以培養學生具有基本的民航專業聽說能力,初步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為教學目標。
關鍵詞:音聲基礎;專業詞匯;職能教學
由于高校二外日語課時太少,學生對二外的重視度不夠,所以要達到這一目標并非易事。為此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淺談如何能夠提高民航服務專業的二外日語的教學成效。
一、打好音聲基礎,同步記憶平假名和片假名
我在教授音聲部分時,通常是先向學生介紹五十音圖假名表的結構后,在黑板上簡繪一幅發音器官切面圖,用于向學生介紹人體口腔內各部位器官的名稱。還可讓學生用自己的舌尖或舌面來觸碰各部位的器官,以此來確認各器官的位置。對每個假名的發音,我都要向學生說明這個音的發音位置,發音特點,口型大小或舌面隆平變化。很多學生在一個學期快結束時,平假名和片假名還分不清認不全,嚴重影響了教師預定教學計劃的推進。為了培養學生記憶假名的興趣,我自制了假名五十音圖小卡片,一面寫平假名,一面寫片假名。用于課上讓學生隨機認讀,訓練學生從開始就養成同步記憶平假名和片假名的好習慣。同時也要求學生自制此卡片,方便課下自主復習時使用。通過課上課下反復的練習,強化學生記憶假名,為以后的日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總結歸納民航業的有關詞匯,與崗位需求的專業詞匯相接軌
我把日語詞匯的教學分兩部分。一部分為日常交際中使用頻率較高的詞匯,主要選取《初級日語》與《新編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另一部分民航業相關詞匯選取《民航乘務日語教程》。這兩部分詞匯,基本能夠保障空乘人員和地勤人員運用日語進行無障礙會話。我在補充民航業專業詞匯前,先是讓學生回答其相應的英語詞匯。當學生們讀出這些片假名時,會很興奮地發現這些片假名的發音非常接近英語的發音,這一發現大大點燃了學生們心中的求知火焰,增強了他們學習日語的興趣,解決了學生所厭倦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感受到學到了想要學到的知識,提高了記憶外來語的速度,取得了較高的教學成效。
另外,課堂上要帶領學生大聲朗讀,讓耳朵熟悉每個詞匯的發音。再通過中日對比教學,剖析重點詞匯的使用場景及使用局限,解釋日語文化里相關詞匯的慣用語表現,要求學生對每個重點詞匯都盡量做到“三個準”,即讀準,寫準,用準。
三、重視助詞語法職能教學,引導學生在日語語境里體會小助詞的大功能
日語助詞雖數量不多,但用法復雜多變,個個都是三頭六臂,同一助詞都有多種接續和語法意義。如「が、を、に、へ、で、の、と、…」,雖然它們沒有具體的意義,但助詞支配著整個句子的結構,起著重要的作用。沒有助詞,句子的結合就無法實現。助詞猶如一個標簽,貼附在其他詞后,就可為詞的表達和句子的關聯添加某種含義。難怪有人說:你的日語好不好,看你的助詞用得對不對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我認為必須讓學生對小助詞的大作用有清醒的認識和重視。在各類教材里,助詞多是與句型一起導入,我在解析語法知識的同時,總是把此句型中助詞的語法意義清晰地剖析給學生。同時,把一部分動詞和助詞的搭配作為固定組合來記憶,對掌握助詞的用法也是非常有效的。另外,我也常采用如下講授法,形象地向學生詮釋助詞的各種語法意義和功能。在此僅以「に」「を」「で」為例來說明它們眾多功能中的一種。
「に」表示到達點或存在的場所
「を」動作經過的場所
「で」表示動作或行為發生地場所
總之,我對每課所出助詞的接續方法,語法意義一般遵守三講原則,學語法時講,學課文時講,做練習時講。并且對同一助詞的多種用法給予及時的總結,并通過練習加以鞏固,促使學生對助詞的用法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引導學生掌握日語動詞的兩大特色
日語動詞的七種變形和自他動詞的區分是日語動詞的兩大特色。日語學習入門雖然容易,但隨著動詞各種變形的導入和自他動詞的區分,使得很多學生一頭霧水,直接影響到后續學習的興趣、信心和效果。為了克服這兩大貫穿整個日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
日語動詞分三類,其中一類動詞的變形雖然看似比較復雜,但也和二類、三類動詞一樣,其變形特點是有規律的。一類動詞的變形分不變的部分「詞干」和變化的部分「詞尾」。各動詞變形時詞尾的第一個音都在「a,i,u,e,o」上,以一類動詞的辭書形「u」為中心,向前進位,向后退位來完成動詞的變形。所以也把一類動詞稱為「五段動詞」。因此在教授音聲部分時,我要求學生把五十音圖橫著按行,豎著按段背誦,各假名的前后左右鄰居的位置關系,都應像一幅假名圖清晰地繪在腦海里,為掌握動詞七種變形做好準備。
關于日語自他動詞的區分,是日語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和重點。依靠傳統的死記硬背法來教學,是很難達到讓學生正確區分和運用自他動詞用法的教學目的。我一直以來都試圖按照循序漸進法來引導學生逐步了解自他動詞的區別,同時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教學實踐中,首先讓學生明白自他動詞區別的基礎上,把自他動詞與助詞搭配起來記憶。一般來說,「助詞が+自動詞」表示主謂關系,「助詞を+他動詞」表示動賓關系。我常用場景設置教學法向學生詮釋它們的區別。例如:在講授「落とす」和「落ちる」這對自他動詞時,常以旁白的形式設置場景,再舉出含有「落とす」和「落ちる」的例子來反映它們兩者的區別。例如:
旁白:一位媽媽走過來看到自己的口紅躺在地上,旁邊站著她的孩子。
媽媽:[口紅を落としたの。]“是你把口紅碰掉的嗎?”
孩子:「落としたじゃなくて、口紅が落ちたよ」“不是我碰的,是它自己掉的?!蓖ㄟ^此例可以使學生清楚地看出他動詞「落とす」和自動詞「落ちる」的區別。
另外,并不是所有的自他動詞都遵循「助詞が+自動詞」或「助詞を+他動詞」這一對應關系。比如表示移動的自動詞「行きます」常用「助詞へ+行きます」來表示去的方向;自動詞「來ます」常用「助詞に+來ます」表示到達的地點;自動詞「登ります」常用「助詞を+登ります」表示動作的通過點。特別是「助詞を+自動詞」中,不表示動賓關系,是表示主謂關系,這里的「を」不是賓格助詞,而是表示伴隨行動主體的動作而通過的某一點或某個場所。
最后,要求學生對每一組自他動詞至少要記住一個,然后結合下表中歸納的自他動詞的10種對應法則,對分辨、記憶自他動詞會有事半功倍的成效。
另外,上表不涵蓋自他動詞詞尾變化沒有規則的動詞「消える/消す」「入る/入れる」「生まれる/生む」等動詞;對自他動詞同形的如「開く、閉じる、吹く、增す、働く、伴う、持つ、結ぶ、觸れる」等動詞,因數量較少,可讓學生通過例句來記住它們的用法。
以上是我幾年來教學中一點體會的淺談,對日語教學整體運用的認識還很有限,還需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和改進,不足之處也期望各位同仁給予批評指正。
|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