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洋
摘 要:《霸王別姬》原本是指秦末漢初時期,西楚霸王項羽遭遇兵敗,四面楚歌,愛妾虞姬從一而終拔劍自刎。后由李碧華撰寫小說《霸王別姬》講的是程蝶衣性格扭曲,與師兄段小樓一生的情感糾葛。通過影片反映了雙重性格下對人生價值觀的影響,影片中程蝶衣不斷追求真我,尋求藝術和人生的平衡點,然而在當時殘酷的現實之下最終拔劍自刎。我們對程蝶衣雙重性格從精神層面進行分析,并對這種性格產生過程進行剖析。
關鍵詞:霸王別姬;程蝶衣;雙重性格;精神層面
《霸王別姬》由香港著名作家李碧華創作,由陳凱歌導演執行拍攝。文章題材選自徽班在北京開唱200周年的背景下,故事來源于國家著名大師梅蘭芳和段小樓的演繹軼事,旨在從大師演繹戲曲似幻似真中尋求人性精神的突破。陳凱歌導演在拍攝過程中對小說進行了部分改動,加入了自己對人性的理解。通過對一個戲曲演繹有極高造詣的人物性格的描寫,體現在藝術和性格間艱難的取舍,呈現了一部戲如人生、人生如戲的電影作品。電影中程蝶衣沒有在戰亂中喪命,沒有被鴉片奪取生命,也沒有在“文革”中自殺,而是在最后一場與段小樓同臺后,拔劍自刎,表現人性中追求的無奈和悲劇。
一、影片回顧
小豆子(程蝶衣)年幼隨母親生活在青樓,見識了人性丑陋不堪的一面。9歲時被母親送去關家京劇科班學戲。在學戲的過程中多次受到大師兄小石頭(段小樓)照顧,兩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小石頭曾放小豆子逃走,為小豆子挨打。劇中,小豆子在唱到“我本身女嬌娥”時往往唱成“我本是男兒郎”為此常常造師傅痛打。最終,在小石頭拿著煙袋鍋戳進小豆子嘴里時,她一改唱詞,自
此,為前清太監倪公公演繹《霸王別姬》時,名氣大增。倪公公對小豆子百般凌辱,讓她心灰意冷,后遇袁四爺也一度妄想霸占她,當得知師兄段小樓與妓女菊仙的感情時,異常氣憤,雖然最終菊仙與段小樓結為夫妻,程蝶衣依然愛戀師兄段小樓,并與菊仙一直爭奪對段小樓的愛。在遭受日軍、國民黨部隊戰爭時,都幸存下來,在“文革”中兩人遭遇重挫,段小樓的妥協,兩人相互指責,導致菊仙上吊自殺。改革開放后,兩人再次同臺時,程蝶衣拔劍
自刎。
二、幼時經歷對其性格的影響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人的發展階段分為幼年期,即出生到5歲,這個階段是性格初步形成時期;5歲到13歲是性潛伏期,這個時候性成長開始,是性格成長的依據,即男女性格成長;13歲到18歲是青春期,是性發展完成階段,性格在此階段所受影響最大;最后是生殖期。他認為幼年期對人性格在今后的發展極為重要。性潛伏期,性成長過程中人的男性女性性格開始分向發展,男孩在此階段有較強的戀母情結,女孩有較強的戀父情結。此時的教育應及時消除這種異性之間的情結,以便日后成長中回歸對異性之間的兩性關系,否則便會出現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現象。
程蝶衣幼時跟隨母親生活在青樓,性格初步形成時期受環境影響,性格懦弱。由于是單親家庭,性潛伏期嚴重依賴目前,有極強的戀母情結。電影中在其長大成人后,遭受迫害后,嘟囔著“娘,手又凍疼了”充分表現了戀母情結對人性格的影響。程蝶衣進入戲班后,失去了母愛,融入一個全由男孩子組成的環境中。戲班師傅看她長相清秀,便教她唱旦角。在學戲階段受到師兄段小樓的多次照顧,戀母情結稍有轉觀。在唱詞中“我本是女嬌娥”多次唱成“我本是男兒郎”即使被師傅打得皮開肉綻也不改口,表現性成長中男性性格的形成,是她內心本能對女性性格的抵觸,在后來登臺演出前,被師兄拿煙袋鍋戳進嘴里時,徹底打破了她最終的抗衡,從內心承認了自己的女性性格。
三、成長中人格的決裂
人格分為三種層次,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指人性是貪婪的,完全無意識地尋求歡樂,在人格中占有核心地位;自我是指人的活動依據現實,根據現實來滿足本我,是人格中行為活動的支配地位;超我是指擺脫人性中本我的一面,遵循現實道德要求,嚴格要求自己。自我和超我是完善本我的一部分,依據現實生活,遵循道德法律規范,完成本我的追求。三者相互均衡組成一個健康的人格。如果本我力量過于強大,便會做出有悖倫理道德的事情,過于放縱,如果自我過于強大,則過于拘泥于現實的束縛,使自己生活在一個人生夾縫中;如果超我過于強大,則使自己活得太累,沒有樂趣可言。
程蝶衣在成名之后,由于本我、自我、超我的激烈沖突,嚴重不均衡最終導致自刎而死。初次成名后,實現本我的滿足感,陶醉于戲曲舞臺上的成就感,現實中倪公公的糟踐使得她頗受自我束縛,以及經過袁四爺的層次誘惑,使得程蝶衣自我嚴重膨脹,加快了悲劇的產生。程蝶衣在成名之后一直不斷同現實進行反抗,此時,超我力量占絕對優勢,使得自己的生活一直頗受壓力。經過菊仙和段小樓的感情風波后,漸漸沉迷鴉片和舞臺,喪失了自我。由此,使得程蝶衣人格嚴重分裂,產生極端思想,選擇最后和段小樓同臺時拔劍自刎。
參考文獻:
[1]王啟東.從《霸王別姬》看程蝶衣雙重性格視角的悲劇[J].電影文學,2008.
[2]孟凡.人生若只如初見:淺析《霸王別姬》程蝶衣人物形象[J].東京文學,2011.
[3]李立.再看《霸王別姬》:以程蝶衣的成長為線索進行分析[J].青春歲月,2011.
|編輯 孫玲娟